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地坼天崩淬本色 四川成都公安机关全力抗震救灾

来源:法制网 作者:马利民 金文 宗原如 谢良奎 发布时间:2008-05-18 18:15:28 浏览次数: 【字体:

       重车驶过?大风吹袭?
  听见窗户上传来哒哒哒的轻响,安坐在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2楼的徐太婆心中狐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微一犹豫,地面的震动真切地传来,连座椅也开始移位,有人突然醒悟:“地震!”
  5月12日下午2:28,强烈的地震撼动了整个成都。在市公安局等待办证的数百名群众惊惧莫名,一窝蜂地发足狂奔。徐太婆在2楼,当她颤巍巍地起身下楼时,楼面过道已经一片混乱:奔跑的群众和从楼上赶下来的机关民警,使狭小的过道愈显逼仄拥堵。仓皇中徐太婆的雨伞和水杯掉在地上,她俯身弯腰去捡;不料身后一股大力传来,一名收不住脚的中年人重重地撞在她身上。
  “一个穿蓝衣服的警察抓住了我,我不认识他。”5分钟后惊魂始定的徐太婆告诉记者,那个不知名的警察一边挽住她一边振声高呼:“不要慌,不要挤,不要往街上跑,那里汽车多……全部走小门进市局大院!”
  民警的呼喊重建了逃生的秩序。下午2:31,大部分办证群众生平首次进入了市公安局机关大院,无人受伤。此时距离第一波强震还不到3分钟。
  迅速疏散群众、在拥堵的生命通道中建立起良好秩序,出入境接待大厅有惊无险的局面是“5·12”事件中成都警方工作的缩影。那一刻的情形让正在现场的记者深感震撼喜慰;而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成都民警用他们的行动表明,在大震大灾之中他们始终是成都市民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依赖。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就在徐太婆安然“着陆”的时候,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李昆学和市公安局党委成员正疾步迈出综合大楼,直奔设在公安局内的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立即启动预案;向市委市府上报灾情;110报警台必须保证畅通;所有民警不准离岗!”刚刚进入指挥中心,李昆学便语气促迫地下达了连串指令。从这里望出去,市公安局对面的两幢居民楼冒出浓浓的烟尘,从刑侦局大门内冲出的民警已迅速向这两幢楼集结;而惶遽万分的居民一窝蜂地向文武路大街中间跑去,过往车辆紧急刹车……李昆学心里陡然一紧,转身下令:“立即通知交管局,所有交警全部上路!”微微一顿,他又加了一句:“一个也不能少!”
  此时有民警小声提醒:“李局长,通讯已经完全中断,交警那边……”李昆学厉声打断了他的话:“跑!你立即跑到交管局通知!”
  2:35,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已经全部启动:通过电台,“防震抗灾”的指示传达到了全体民警中间,所有交警和城区公安分局民警迅速走上街头,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疏散群众;成都消防支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启动;位于郫县的成都市公安局监管处民警也立即奔赴监区,确保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地震发生后短短8分钟内,全市17000名民警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在城区人头涌动的街头,随处可见藏蓝色的警服和闪烁的警灯。
  警方快速反应让惊恐的市民慢慢镇定下来;市公安局党委成员们直接奔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但奉命留守的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建生却丝毫不敢放松。他深知天灾固然可怕,但如果有犯罪分子趁火打劫,在110报警服务台出现拥堵、市民大都离家外出避震的情形下入户盗抢,这样的人祸将让市民更加恐慌。坐镇指挥中心的何建生利用电台遥控各分局民警,要求他们在疏导、安抚群众的同时加强巡逻防范,将可能发生的刑事和治安案件降到最低。
  下午2:40,成都市上空黑云密布,压抑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从红星路到茶店子,聚集在大街上的市民心怀惴惴:难道还有更大的灾难在后面?
  但是民警们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作无谓的猜想。指挥中心全速运转、调度警力,维持中心城区的治安和交通秩序。此外,五百多名民警迅速集结,赶赴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两大重灾区。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紧急赶往都江堰市的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张俊国早已没有那种闲适的心情。注视着车上的仪表盘,张俊国连声催促:“快点,再快点!”
  隐藏伤痛与牵挂,只为百姓淬炼生机
  此时的都江堰市弥漫着绝望和死亡的气息。半小时前地震发生时,房摧屋塌之中女人的呼救和小孩的哭喊响成一团,绝望中有人望天祈祷,更多人手足无措。忙乱中有人看到几十名警察从公安局列队抢出,直接冲进了附近的小学;跟着是第二批、第三批民警……
  奔赴新建小学和城区各地抢救遇险群众,这只是都江堰民警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民警们将全部心力投入到救援行动中,用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一桩桩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地震突临后余震不断,指挥中心的一名民警在局办公楼可能倒塌的情况下,甘冒奇险奔上10楼指挥室,将通信应急箱搬到楼下,使都江堰市公安局的灾后紧急通信系统得以迅速启动,———他叫仰文偈;
  蒲阳路派出所副所长王永在地震发生4分钟后便组织起民警,在派出所旁几乎成为废墟的楼房中抢救出3名伤员,并及时与指挥中心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当地玉带桥电站的安全隐患,避免了水漫全城的重大事故;
  地震发生后,在看守所值班的22名民警和50多名武警一起,在外围围墙倒塌的情况下,手拉手组成人墙,避免了脱逃事件发生;
  ……
  当我们在新闻纸上看到这些事件时,读者可能会对民警报以掌声和微笑;但是在事件背后,每一个民警都隐藏了一份伤痛与牵挂。截至目前,仅都江堰市就有1名民警死亡,1名民警重伤,另外还有2人下落不明。死者已矣,这些不幸可以归咎于天灾;但是还有12名民警的家属死亡,4名民警家属身受重伤……当他们遭遇不幸、急需救助的时候,这些民警在哪里?
  他们在救人,救助那些素不相识、但又同城一家亲的百姓。
  都江堰市交警大队蒲阳中队民警杨建的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时,他正在路口指挥交通。队上同事辗转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执勤点,拍着肩膀告诉他:“兄弟,你要稳住,你母亲过世了。”杨建沉默了半分钟,一言不发转身继续指挥交通;古堰景区派出所民警张健的妻子因楼房垮塌亡故,但张健只能坚守岗位,压抑住自己的巨大悲痛救助受灾百姓,3天后他才在殡仪馆见到了妻子最后一面。
  对市民来讲,这样的坚韧压抑是无可抗御的巨大力量,民警正是用这种力量为受灾的老百姓淬炼出生机和希望。但是有谁知道,杨建、张健他们背地里流了多少眼泪?即便男儿有泪不轻弹,那种深埋在心底的伤痛遗憾又岂是化入纸面的“悲伤”二字所能尽表?
  他们用生命为赌注,赌的是居民的平安
  一边是亲友,一边是百姓。大地震来临之际,成都市所有的民警都面临着情谊与使命的两难选择:何者为先?当道义和责任的砝码压在肩头,私情都被轻飘飘地卸在了一边。
  彭州市龙门山镇,抗震救灾工作“前沿的前沿”。与震中汶川直线距离仅10公里的龙门山镇也是白水河派出所的驻地。这个只有12名民警的派出所,辖地面积却与一座县城相仿。在5月12日地震之后,两名民警在银厂沟谢家店子附近失踪,至今杳无音讯。
  对于派出所全体民警来说,那是一段沉痛的记忆。当天下午2:08,常瑞广和陈静两人进入银厂沟执行任务,20分钟后便是地崩山摧的强震。龙门山镇的地面剧烈颤动,居民房屋晃动、扭曲、垮塌,白水河派出所也成为危房。此时所中的10名民警冲入危机四伏的废墟,先后抢出70多名受伤群众;而在山体滑坡、道路被巨石大树彻底阻断的情形下,民警们手持菜刀,演绎出现代版的“五丁开山”。
  与古蜀国“五丁开山”的传说不同,白水河派出所的民警是在反复的余震和持续的山崩之中,用几把菜刀生生劈砍开了20多株拦路的大树。第二天60多名重伤员全部从这条路上疏散下山时,民警们才能腾出人手去寻找并肩战斗过的亲密战友。
  寻人组出发的时间是下午2点,留守在镇上的所长杨洪焦躁万分。他牵挂38岁的常瑞广,更担心20岁出头的陈静。心思灵巧的陈静从仁寿县调到白水河派出所还不到1个月,万一遭遇不幸,自己如何向他的父母交待?一时间他只盼望寻人组早早“复命”,又唯恐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在反复煎熬6个多小时后,寻人组沉默地返回。原来谢家店子早已不复存在,聚居在山谷中的几百户人家被两旁垮掉的山峰悉数掩埋,方圆十多里内一片死寂。常瑞广和陈静影踪全无,他们驾驶的警车也不知去向。
  杨洪说,他知道两位战友已经永别了,但全所10名民警绝口不提“死”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坚称:“我们所里有12条汉子。”
  从民警的感受上讲,这是孤凄动人的故事;对龙门山镇的居民来说,看似愚不可及的“菜刀劈山”却是“警民一家亲”的宏大乐章。山崩,余震,大雨,暗夜,奇险无比的山路上是五个民警在向茫不可测的大自然宣战,他们赌的是居民的平安,赌注却是自己的生命。
  不独白水河派出所如此,连日连夜来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莫不心同此念。人民公安为人民,喊响了几十年的口号在灾难来临之际化为成都人共同见证的铁铮铮的事实。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倍努力
  白水河派出所民警的坚持有了回报,菜刀劈山的壮举也将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传奇。和他们相比,成都市特警支队的120名民警在灾难降临之后徒手在倒塌的学校废墟下挖掘,换来的却是满盈的泪水。
  5月13日下午5点,奉命驰援的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120名特警来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在堆积如小山的破碎砖瓦下面还埋压着100多名师生。时不我待,立即开挖!
  不在现场的人永远无法想象那天的挖掘工作是何等艰难。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停工了,为免钢筋铁骨在翻动砖石时伤及深埋其中的群众,特警们只能戴上手套刨开砖瓦。身强体壮、能拳碎车窗的特警毕竟是血肉之躯,很快有民警的手套被砖头划破,手背上飚出殷红的鲜血;再往后来,特警们的手指变得麻木,与碎砖反复触碰后指甲盖翻转破裂。在椎心的剧痛中,年轻人们冒着夜雨翻动砖块,突然间砖缝中露出一截蓝色衣角!
  几名特警喜慰交加,小心翼翼地将面上砖头移开……然而这名学生已经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平素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特警们再也按捺不住,眼泪默默地流淌下来。
  从5月13日下午6点到次日下午6点半,120名特警不眠不休地连续挖掘了24个半小时,但最终只在废墟中抢出了111具遗体。在将遗体交还给死者亲属时,每一名特警的动作都异常温柔,仿佛他们手中还扶持着一个个沉沉入睡的生命。
  后来有特警告诉记者,那一天过后他一直心情抑郁。不过更多的民警必须把全部心思和时间投入到对生者和伤员的照顾上,而不是在悲伤中缅怀死者。
  成都交警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巨大的灾难袭来之后,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紧急集结了全部警力,确保了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顺利进入灾区,同时也确保了进出城主要通道的畅通。对于医院、捐赠点等重点场所,交警全力以赴,保证了这些地方的交通畅通,为抢救伤员、抗震救灾开辟出一条又一条生命通道。
  在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的值班记录上,清楚地记载了交警们倾情守护生命通道的每一次行动:5月12日14:52,十余名重伤员需送往华西医院急救,交管局在正常通讯瘫痪的情况下迅速传出指令,一、二、六分局民警沿途护送,伤员得以在第一时间进入急诊室;15:08,交管局按照省公安厅指令,指派交警立即赶赴都江堰市,在当地成立临时指挥部…….
  强震至今,来自外地的救援物资和人员源源不绝地驶入成都,翻飞的爱心让原本笼罩蓉城的惨厉气氛变得温柔动人。在这一条条生命通道的背后,凝聚着全城交警的心血和努力。
  并未结束,忠诚、责任、公正、民生在延续
  民警在全力以赴,市民在踊跃捐款,在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无数感人的故事让成都人拥有了奋然前行的力量。但总有让人措手不及的意外让事情变得复杂,比如5月14日早晨开始流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谣言。
  5月14日一大早,一条谣言从都江堰市蒲阳镇流传开来,并迅速传播到成都市民中间:位于蒲阳镇的化工厂爆炸,造成水污染,导致成都的自来水无法饮用。此事在市民中引起极大恐慌,不少市民甚至开始囤积桶装纯净水。
  事实证明此事纯属造谣。当天下午6点半,经过缜密侦查,成都警方将两名涉嫌散布谣言的违法人员抓获,在“百度贴吧”上散布谣言的曹某和在“仁寿人”论坛上散布谣言的韩某均被给予治安处罚,同期被处罚的还有利用网站群发短信“都江堰一个化工厂爆炸,水资源被污染”的刘某。事发后市公安局立即向外界公布了事情真相,迅速平息了市民的恐慌情绪。
  几起案件的快速处置,在成都市数千民警被抽调到都江堰、彭州等重灾区的情形下,显得加倍不容易,留守的民警必须通宵达旦地巡逻守候、侦查捕现,用数倍于常日的劳苦保证这座上千万人城市的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他们与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民警岗位虽异,但忠诚、责任、公正、民生的价值观却毫无二致。这些沉淀下来的理念必将继续促发成都17000名民警的使命感,在今后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延续……

抗震救灾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