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青藏铁警:千里青藏线上最响亮的音符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仓煊 哈建 秦娥 发布时间:2008-05-06 17:26:05 浏览次数: 【字体:

 

     2008年春天,全国铁警精英继南方抗雪救灾之后又鏖战高原,反恐维稳,保卫天路。与兄弟公安局援藏民警相比,青藏铁警也许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他们却是最坚强、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就像高原上的胡杨一样,风吹不倒,雪压不垮,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们都无怨无悔,严防死守,无私奉献,他们付出的是健康、忠诚甚至生命,是他们,拨响了千里青藏线上最响亮的音符。  

  “我得回去了!”民警刘海荣扔下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在妻子幽怨的目光中离开了病房。

  3月27日上午,已经在南山口车站坚守了十多天的格尔木所民警刘海荣,突然接到教导员袁建国的电话:其妻子郝秀梅在上班时昏倒,已被送往医院。妻子身体不好,刘海荣心里有数。放下电话,他照例去巡视线路。一个小时过去了,一直守候在病房的教导员袁建国着急了——30公里的路怎么还没赶回来?他再一次给刘海荣拨通了手机。此刻,刘海荣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匆匆交待完工作,他急忙驱车赶到格尔木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已经苏醒妻子面色苍白,气若游丝,刘海荣心如刀割。原来妻子突发心脏病,呼吸和脉搏都非常微弱,幸亏同事们发现得早,经过90分钟的抢救,才逃过一劫。

  为了让刘海荣照顾妻子,袁教导立即安排其他民警前去接替刘海荣的工作,刘海荣却坚决拒绝了:“现在是关键时期,保安全胜于一切。我在南山口有段时间了,情况比较熟悉,换别人去我不放心,还是让我去吧,我必须得去!”下午3点,安排好妻子后,刘海荣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二

  “妈,这事就劳您费心了,这也是为青藏铁路做贡献啊!”张生昌在电话中俏皮地和母亲说。

张生昌是格尔木公安处财务室一名会计员,随着援藏大军来到了那曲。因为多年从事财务工作,他对线路治安工作并不是很在行。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痛苦难耐,但他知道,自己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和其他同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白天他和同志们一起巡查线路,晚上,当大家都在吸氧休息时,他还在翻阅那曲警务大队的基础台账。三天下来,他把整个辖区的情况已经悉数掌握。3月24日,妻子从格尔木来电话,告诉他不满三岁的女儿因为感冒引发肺炎,高烧不退,已经住院。希望他能回去一趟。因为妻子在银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无法照顾孩子。想到女儿天真可爱的笑容和妻子疲惫期盼的眼神,张生昌一时难住了。回去,就是“逃兵”,不回,病中的孩子无人看护。

  于是,他想到了乐都老家的母亲。

  年近古稀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这个时候让他再受车舟劳顿来格尔木帮忙,张生昌真的很不情愿。可是,为了天路的安全,他还是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联通河、底吾玛、岗秀是青藏线上的三个无人值守小站。援藏以来,格尔木处6名民警负责这里的安全,驻守巡逻,维护稳定。因为警力紧张,6人分为两班,也就是每个车站每天出勤警力只有1人。因为没有固定车辆,他们换班成了难题。经过与太原局援藏民警协商,搭乘他们的夜间巡逻车进行换班。正常情况下,每次换班晚上22时30分出发,休班人员返回驻地那曲通常都在凌晨三四点。

4月2日,那曲地区普降大雪,积雪厚达10厘米。换班民警搭乘的巡线车在茫茫黑夜、漫天飞雪中艰难行进。积雪覆盖的羌塘草原白茫茫一片,寻路异常困难。因为车底盘太低,不时陷入坑洼,民警们只能下来推车。一路上,他们推了不下10次。为了不让汽车误入坑洼危险地带,民警们只能在车下摸索找到路面,再指引汽车前行。就这样,凌晨3点,他们到达距那曲驻地最远的联通河车站。

  与此同时,等待换班的另3名民警也不约而同地巡视在各自辖区的线路上。因为90002次重点列车和90004次货物列车即将通过。他们在风雪中深一脚浅一脚,手电微光与飞舞的雪花交相辉映,在苍茫的夜色中,却照亮了整个青藏铁路。

  眼下,他们还在三个无人站坚守着。他们是格尔木处民警陈磊、王国勇、张兴荣、华国良、方铭、董晓波。

  

  唐南车站位于唐古拉山南麓,海拔接近5000米,这里积雪终年不化,空气含氧量极低。自反恐维稳保卫战打响以来,格尔木处刑警支队侦查员李振海在这里驻守已达20天之久。同其他无人值守车站一样,李振海与车务、电务等部门3名同志一道,负责这个小站的行车设备及附近线路的安全保卫工作。因为这里处在常年冻土地段,打地铺和睡在冰面上没什么区别。简易的行车室几乎起不到任何保暖作用。晚上,因为寒冷,他们只能依偎在一起天南海北地神侃,以次来打发漫漫长夜。 3月25日晚,当大家正准备休息时,行车室门外突然响起了沙沙沙的声音,随即似乎有人在敲门。这个地方不可能有人来的,三人神情紧张起来,他们谁也不敢出声。大约5分钟后,沉重的脚步声消失了。“是熊!”电务部门的老张突然说。老张年过四十,自青藏线开通运营以来,一直在唐南段工作。

  为了证实老张的说法,后来几天,李振海想起了在刑事技术工作中提取足迹的方法。每天晚上,他都在休息前,往门口撒上一些细沙土。果然,第四天早晨,大家发现,细沙土上清晰地留下了三个巨大的踩痕。

  这下,他们都相信,有只熊已经来过了,大家互相提醒:夜晚巡线,要小心啊。

  

  最近到过安多警务区格尔木工作队的同志都会看见一名一条腿跳着走路的民警,大家戏称他“独脚伙夫”。

  身高173cm,体重近100kg,因为偏胖,未过而立之年的王凯军过早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多种疾病。每一种疾病都足以成为不去援藏的理由。然而,在维护祖国安全稳定的关键时刻,他还是来到了海拔4800米的措那湖车站。 4月8日是个好天气,没有风沙。王凯军早早起床,开始了这天的巡线。走过了信号机、检查了“5T”机房,份内任务已经完成。想到难得天气好,王凯军没有返回,他想多巡一段线路。在海拔4800米的高原上巡线,是一种考验,何况他100kg的体重。一路走来,他边检查边巡视,不知不觉间措那湖站已在自己的身后看不见影迹。突然脚下一滑,他一头栽倒在路基旁,左脚脚踝传来了揪心的痛。他强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往回走,两个小时后,他终于回到了车站行车室。第二天早晨,他被接回安多。

  “下午我送你上N918,回格尔木好好治疗,那边我安排人到车站接你!”领队干部说。

  “没事,明天再说,我已经擦了红花油,不就脚扭了嘛,歇两天就好。”王凯军很固执。

  第四天,王凯军能下地一个腿跳着走了。那时安多警务区还没有厨师,吃饭得自己做。他来到厨房,要帮同志们择菜,被同志们强行抬回了床上,可是不到十分钟,他又跳到了厨房。

  就这样,王凯军每天扶着墙从厨房到水房,从储物间到宿舍,把当天要吃的蔬菜洗净、切好,给每个宿舍灌满开水。开始,大家都劝他休息,可他执拗的脾气让大家慢慢习惯了。每天,他都是第一个起床,楼道里便响起了一只脚的脚步声。从此,“独脚伙夫”的美誉也在安多警务区传开了。

  

  如果你曾经乘坐火车或汽车去过拉萨,你一定会发现,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时而你左我右,时而你右我左,总是一道向前延伸,就像一对志同道合的伴侣。

  华旦与琼嘎是一对藏族青年,他们在今年藏历新年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丈夫华旦是格尔木公安处刑警支队一名侦查员,妻子琼嘎是青藏公路局一名职工。3月15日,为了确保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绝对安全,这对夫妻同时来到西藏安多县。从唐南到措那湖,安多警务区所辖的4个无人车站都留下了华旦的足迹。每天巡视线路、检查行车设备,就连休班期间,他也随带队领导一起,往返在各个执勤点,为同志们送去生活给养。繁忙的工作让他几乎忘记了近在咫尺的新婚妻子。

  相对丈夫华旦来说,妻子琼嘎就显得有些“清闲”了,她的任务是协调好青藏公路安多段的养护工作。每天,她都会给丈夫打电话,可每次不是因为信号太差无法通话,就是丈夫寥寥几句匆忙挂断。终于,一个月后,她请了半天假,带了丈夫爱吃的牛肉干,来到安多警务区看望丈夫,没想到华旦却因临时任务去了那曲……

  艰苦的天路安全保卫战仍在继续。天路警察用热血和忠诚拨动着这个春天里最响亮的音符,奏响了最扣人心弦的乐曲。让我们祝愿所有的天路卫士及他们的亲人们扎西德勒,平安吉祥。 

青藏 铁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