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不仅是一道风景:南昌双语岗“警花”爱心二三事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02-25 15:58:10 浏览次数: 【字体:

 

    “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bookshop?”(请问,书店怎么走?)“Walk along this street,at the firstcrossing,you will see it on your left。”(沿着这条路直走,第一个路口的左手边。)这是一次外国友人和南昌市西湖交警大队女子双语岗“警花”的对话。

     在八一广场边的南昌市孺子路与八一大道交叉口,有一个女交警双语岗,这是江西第一个女子双语交警岗。

    21日,适逢该女交警双语岗建立一年半的时候,记者来到这个特殊的岗亭,近距离“观察”这群精通英语的“警花”。

“警花”交接班

“警花”疏导交通

    ■双语岗:“警花”一天做上千个手势

    2006年7月,南昌市西湖交警大队组建了江西省第一个女子双语岗。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她们于当年9月1日走上了孺子路与八一大道交叉口交通岗的岗台。南昌市西湖交警大队教导员赵寒怡告诉记者,目前女子双语岗共有4名队员:刘赟、谢莉娜、徐萍、林菁菁。刘赟任岗长,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3岁。

    “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城市,八一广场是南昌的城市中心,同时也是外事活动繁多的地方。此外,今年北京奥运会将召开,2010年全国城市运动会也将在南昌举办,设立一个女子交警双语岗是非常必要的。”赵寒怡说,有很多外国游人来广场游玩,以前由于语言障碍,遇到问题往往无法解决。现在有了女子交警双语岗,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已经没有问题。

    2006年11月的一天,刘赟正在岗前执勤,一位20多岁、戴眼镜的英国小伙骑着一辆自行车闯红灯,被她拦下。但小伙子以为刘赟听不懂英语,就用英语说了粗话。没想到,刘赟也用非常流利的英语教育小伙子,闯红灯很危险,在任何国家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小伙子听后,满脸通红地说,今后他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21日上午10时许,在岗亭上执勤的“警花”谢莉娜告诉记者:“双语是这里上岗的基本要求。”

    据悉,女子双语岗建立以来,每人每班次做交通指挥手势上千个,指挥机动车8000余辆次,非机动车5500余辆次,人流量12000余人次。

    “第二课堂”宣传交通安全

    原本,“警花”们的本职工作是站好岗,可她们把工作内容进一步延伸,在去年6月26日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台,下班后轮流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服务半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交通安全的问题,还准备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资料发放给前来咨询的群众。

    岗亭执勤之余,女警们经常深入社区,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向社区的居民和驾驶员宣传交规,在社区里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在社区内的几所中小学校成立交警助学岗,每天放学时间,指派民警护送学生过马路,定期到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做到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现在,这个岗已经成为南昌第二职业学校的德育培训基地。

    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这个女子交警双语岗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日常的执勤中,女子双语岗还设立了“便民服务车”,工具箱、医药箱内存放了打气筒、气门芯、外伤用药等,热天有冷水,冷天有开水,还有茶杯,以备群众的不时之需。

    ■牢记线路成南昌“活地图”

    “请问从这里去火车站应该坐哪路公交车?”3个外地年轻人走向执勤的徐萍警官。

    徐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2路公交车就能到达。”类似的问题,这些“警花”们一天要回答很多次。这些问题中不仅包括问地名、乘车路线,还包括很多琐碎小事。

    久而久之,“警花”们都成了南昌的“活地图”,受到问路游客的一致称赞。

    岗长为抗灾执意推迟婚礼

    刘赟,2006年从赣州环保局考入西湖交警大队,成为女子交警双语岗的一员,并担任特殊岗亭的岗长。

    刘赟原本定于去年年底结婚,但突来的一场冰雪灾情,严重影响着省城的交通。她立即向大队领导请缨推迟自己的婚期,留在岗位继续执勤。“当时大队领导没有同意她的做法,毕竟婚姻是件人生大事,但刘赟却执意推迟婚期。”赵寒怡说,当时她差点急哭了。

    “选择了交警,也许就是选择了奉献。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没有时间将自己打扮得像同龄的女孩子一样美丽。外表坚强的队员们,眼角也会藏着泪光。但我们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们是人民警察!”刘赟说,和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相比,她推迟婚期“算不了什么”。

    赵寒怡告诉记者,长期超负荷工作让“警花”们不堪重负,但是她们都是咬牙挺过去,从没有耽误过工作。

    一次,刘赟疏导交通时扭伤脚踝,关节处红肿异常。医生交待需要静养,不能走动。时值南昌市开展创卫工作,刘赟不顾病痛,坚持到创卫结束,本就难愈的伤处更加恶化。领导知悉情况后,关切地要求她多休息几天。但她只是休整了两天,便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委屈时常有 QQ来减压

    “女交警外表看起来英姿飒爽,但是内心都各有自己的委屈——在执法过程中,她们有时不得不要面对个别司机的冷嘲热讽。”赵寒怡说。

    一次,“警花”谢莉娜在值班时,发现一辆小车压过双黄线,超速行驶,当即将其拦下。谢莉娜对着男司机行礼之后,指出其违法情节,并告诉司机,设在路上的摄像头已经记录下了他的违法行为。“一个女的不坐办公室,整天在路上晃什么晃?回去回去。”司机嘟囔后又下车和谢莉娜大吵大闹。谢莉娜一直礼貌地回应着,但回家后气得连饭都没有吃。

    200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女子岗全体民警连续三天加班至深夜零时,当时交通拥堵,“警花”们既要疏导车辆,又要注意行人安全。有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妇横穿马路,不服从执法,在马路中央对谭娟破口大骂。已连续工作6小时的谭娟仍然耐心劝导,希望他们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当文明交通人。夫妇俩被谭娟的耐心和诚心所折服,最终服从了管理。

    这种委屈经常发生,而“警花”们“减压”的方法各不相同。刘赟的男友也是一名交通警察,有什么委屈她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个不停,而男友则是一个很好的听众。

    谢莉娜、徐萍、林菁菁曾是赛场上的对手,现在成为亲密战友,虽同在一个中队,但因轮流上岗,却不常聚在一起。下班后,她们常在QQ上聊得没完没了,工作中的委屈在键盘上一吐为快,相互之间的鼓励,成为她们之间最好的减压方式。

    儿童突患病 “警花”伸援手

    “警花”双语岗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优秀团队。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已经下班的刘赟看到人行道上躺着一名儿童,孩子的母亲在一旁失声痛哭。刘赟立即抱起男孩,拦下一辆轿车,把孩子送往医院。她背着孩子一口气跑到抢救室,拿出自己的钱楼上楼下为孩子挂号、取药……由于抢救及时,男孩脱离了危险。

    从2006年起,女子交警双语岗就与青联小学的贫困生刘某、三店小学的熊某结成帮扶对象。刘赟每次都带头捐款,给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多次到他们家看望,辅导他们学习。每年春节前后,民警们还来到南昌敬老院,送去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为孤寡老人洗衣、梳头、料理生活、陪他们聊天。

    一桩桩、一件件,一年多来,女子交警双语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无从计数,无论何时何地见到老人、盲人或小孩过马路,她们总要上前搀扶;路遇载重的板车、三轮车,她们会自然地帮忙推拉一把;群众的自行车坏了,她们也免不了伸出援助之手。(文、图/熊玮、记者刘平、方晨)

 

双语岗“警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