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峰投入7500名警力 广州成功应对"史上最难春运"
前天(5日),广东春运捷报频传:13时,驻扎在广州火车站的广州地区春运办正式撤离;广州地铁二号线恢复正常营运,琶洲会展中心等8个异地分流点陆续撤销;15时,全封闭多日的广州流花地区撤销交通管制,路面交通恢复正常。经历了风雨交加的13天,广东春运迎来了决定性的胜利。
今年的春运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春运”。作为其安全保卫最核心的部门,广州警方在人流最高峰的时候,曾投入7500名警力和2500名备勤。火车站广场一带有多少人?最高峰时有26万多!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春运预演
春运对于广州来说,算得上是一场大考,广州警方历年来一直很重视。今年1月2日,广州警方提前制定下发了《2008年春运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其中最核心的是“三级预案”:涉及春运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预案。其中特别针对广州火车站地区可能出现的旅客大量滞留等突发性事件,做好了从全局抽调1200警力分梯次出警处置的准备工作。
方案一:当出现临时列车晚点,人流大量聚集时,从全市11个分局、业务处抽调400警力出警处置,最大限度地利用火车站及广场周边区域(如火车站站内的站台、花园、售票厅、货场以及广场内的地中海停车场、环市路公交车道、省汽车站路段等)用于人流疏导。紧急调用450个铁马围蔽环市西路段内环路对下路段,采取分格化解、次序前移等方式,通过监控系统总体调控,确保整个广场旅客流动有序,秩序良好。
方案二:当滞留人数达14万人,滞留时间达24小时,900名处于备勤状态的警力马上到位,将火车站地区全部封闭成为一个大广场。
方案三:当滞留人数超过14万人,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时,1200名第三级备勤警力到位,并往火车站地区外清撤人。在广州全市设置好14个应急疏散点,主要是沿地铁沿线,如锦汉会展中心、广交会旧馆、103中、流花中学,最远的是琶洲的会展中心。
全国春运正式开始的元月23日,广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三级预案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同时对如何抽调警力,包括广州公安系统的各个分局、各个支队、处室等的人数规模、预案细化到了每一个人。
至此,整架“春运”公安行政机器的马达已轰鸣,开动起来了。
战斗!站斗!
事情正在起变化,“最难的春运”很快在这一天直接考验着广州警方,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那一天是1月25日。当晚11时,广州火车站广场春运旅客疏导应急方案首次启动,火车站广场对开的环市西路由东往西道路单边封闭。
据当时信息:当天持有当日火车票的旅客就有18万人。当晚,约有19班北上列车晚点,广场上滞留大量旅客,临时风雨棚已是拥挤不堪,寒风冷雨中,有的旅客就站在广场上,也有的缩聚在人行天桥下。
当天晚上23时,广州警方首次启动疏导预案,广州市公安局立即在流花地区视频监控中心设立重大自然灾害(Ⅱ级)应急指挥部,迅速完善原来预案准备,并进行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方案细化。其中很显著的是将火车站广场对开的环市西路由东往西道路单边封闭,2000多名旅客在民警的引导下走至环市西路高架桥下避雨。
这个时候难题还只是初露端倪,广州警方很快会迎来“史上最难春运大考”。
事情很快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官方的记录称:“从上月25日起,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持续严重受阻,超历史纪录的大量旅客长时间滞留广州。广州火车站从1月26日到2月6日需运输的旅客有180多万,而从1月25日开始连续滞留十几万。”
中央、省、市领导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关切的目光也盯在这里。
1月30日开始,因铁道部消息,大量旅客重新燃起了希望,再次涌向广州火车站,最高峰时达26万多,远远超过该地区的安全容量之极限。
必须分割,放人。公安做什么?人流疏导、安全保卫。
1月26日,便衣大队朱永章大队长早上8时就到火车站中广场岗亭指挥工作,一直工作到凌晨2时。他一直在指挥,声音渐渐沙哑,却没有人知道,从下午开始,他的旧患就已经发作,破裂,鲜血一直在不停流淌,不但浸透了三层裤管,还把最外面的深蓝色警裤染成了黑色!血,把皮肉和裤子粘连在一起。等到他实在坚持不住撤下来的时候,裤子和大腿脱不开,裤子和裤子分不开。他并没离开半分半秒。
就在人流越来越多的时候,民警、武警、部队等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春运当中来,越秀便衣大队民警徐永平说:“我们连续顶了30多个小时,很多同事站着都能睡着。”而当时处于放人激流当中的他,经常和同事一起去组成分流墙,硬生生地从人流中间插过去,将人流封堵在广场外。
超越利益
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广州火车站原设计日发送客流量仅为5万人次,而目前春运高峰期日发送旅客达20万人次,火车站广场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客流量。
以往春运的实际操作:每年春运期间,越秀警方都必须采取封闭火车站广场对出环市西路机动车道作临时候车区的应急措施来疏导广场密集的人流。“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启用环市西路机动车道疏导客流的措施是每年春运高峰期都必须启用的措施,而且随着广州火车站客流的逐年增加,启用次数有增加的趋势。”警方有官员表示。
一种观点:春运客流高峰期间,封闭火车站广场对出环市西路作为临时候客区来分流广场上超负荷的客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交通造成不便,但由于逐年增长的客流量与面积相对狭小的火车站广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决定了交通必须为生命让路。
“事实上,这属于利益的超越。”一位长期研究行政学的中央党校博士生这样认为。
警方的担心:“一直以来,在客流高峰期启用环市西路机动车道作为客流缓冲区这一应急措施并没有形成一个常态机制,而仅仅是一项紧急措施。在火车站广场客流已不能再容纳旅客时,才请示有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实施。往往由于请示的时间过长,部门之间的协调等问题,使火车站广场客流疏导容易出现险情。”
这一次涉及到不同部门的利益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检验。警方表示,“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启用环市西路机动车道疏导客流的应急措施常态化和制度化。”
非但如此,在春运的过程中,警方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封路范围不断扩大,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甚至地铁只到越秀公园。“这种把市民利益让度给旅客利益的做法很值得敬佩!”有关人士这样感叹地说。
同时,在各个部门利益的协调、铁路与地方的利益协调方面,在政令的统领下,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2月2日,按照公安部的要求,成立了包括军队、武警等部门在内的广州火车站地区春运安全保卫工作联合指挥部,吴沙任总指挥,24小时岗位指挥,现场分析研判旅客滞留动态,直接指挥春运安全保卫攻坚战。
钟摆式疏导
如何封堵?如何放人?如何疏导?
1月30日,2月1日、2日旅客大量蜂拥至火车站广场外围,广州警方对滞留旅客进行分段截流,对管控地区以内、广场防护围栏以外的旅客,用人墙、铁马穿插分割,实行网格管控,视广场内旅客数量分批放行滞留旅客入场,始终避免广场内的过度聚集。
同时,对广州火车站周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广场对出环市西路封闭管制,把该路段改为临时候车区。2月4日,根据铁路发车运力和火车站周边旅客滞留变化,科学疏导。
“如何放人:聚集人群采取先放人群尾,慢慢一圈一圈往外放,最后才到头那一边,这样会减少事故。同时让人在广场周边等,采取放水理论,一个方块相当于一个池塘,放满一个再放一个。”清池塘“也一样,一个一个来,从最外围开始。”龚文武的经验还涉及到治安学和统筹学——东、西两向人流做钟摆式疏导。
最危急的一个晚上:2月2日11时许,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来到指挥中心参与指挥。当时大北立交处还有5万多人滞留,“那边放一半、记住放一半啊”——命令从对讲机中刚刚传达,从监控屏幕上马上看到武警打开一道口,一队武警站在队伍前面,慢慢后退,控制住人流通行速度,再也看不到争先恐后冲关口的镜头了。人流被引导至中广场,中广场很快就要满员。
“中广场还能放人么?”朱小丹问,“还能放”。戚凡科答。
11时35分,“地中海入口处放不放人?”朱小丹自己操控探头器,屏幕上显示东广场黑压压的人群,足有2万多人。看到西广场上还有空地。
“我看能,趁地铁还没到,临时安置其他旅客!”戚凡科马上拿出一份广场地形图,召集“智囊”商议,制定出一个“S”形的行走线路。商议已定,朱小丹赶紧坐下来,抓紧时间吃了一碗面条。
一切准备就绪,3日凌晨1时,指挥员下令放人,旅客们“哗啦”一声地涌出来,队伍从容、镇静。10分钟不到,2万多名旅客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缓慢地行走至东广场。随后,指挥员又向广场上的增城、海珠公安分局民警喊话:海珠,放人!又有两股人流涌入广场。
3个关键词
这几天,当我们再度深入各个参战单位和一线战场时,一些鲜活滚烫的素材涌进我们的视听。“坚守”、“使命”、“病痛”,这几个必须要作出解释的词语让我们满怀敬意。
“坚守”:1月25日,是省“两会”保卫的最后一天,巡警二大队一中队的任显伟从上午7:30就开始到省政府上岗,中午继续上观察哨,晚上参加完省委礼堂演出的保卫任务后,26日凌晨1:30赶赴锦汉展馆春运售票点执勤。之前10天的“两会”保卫已经让他精疲力竭,可他咬牙坚持下来,面对春运值勤的巨大压力,他本打算继续默默承受,所以即使开始剧烈的咳嗽,他也没有动过请假休息的念头,他对同事的劝说也无动于衷,总是说“等上完这个勤再说!”直到突然有大口的鲜血伴随着他的咳嗽喷了一地,他才被战友们送往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严重胃溃疡,再晚来一会儿,就必须要动手术了。
“使命”:站南派出所的民警易行,从春运保卫开始就驻守省汽车站外的天桥维持秩序。他远在湛江的老父病危,家里几次三番打电话催他回去见最后一面,虽然当时人流的情况还没有现在这么严峻,可是他并没有放下工作请假回家。这两天形势异常严峻,他更是连电话都顾不上打,直到1月28日上午接到消息,父亲已经病故,巨大的悲痛向他袭来。同样在这次春运中表现出伟岸人格的还有巡警一大队的刘付洲海与沈启辉两位警察,群众是因为交通中断而见不到亲人,而他们却为了履行使命和责任而放弃了他们应尽的孝道。
“病痛”:2月2日下午6时,寒风冷雨在广州上空肆虐,火车站周边滞留旅客与前几日相比有增无减。在流花路口交通管制点,流花大队民警刘德智用标准的交通手势指挥着车辆,用响亮的哨音提醒司机和过往旅客注意安全。刘德智曾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至今还长期服药。由于长期疲累、受冻,致使旧病复发,加上前几天中央首长来穗视察时他冒雨保卫被雨水湿透全身,落下的畏寒症还一直困扰着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