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被确认合法身份的民间反扒组织获登记
2007年岁末之际,杭州市天水反扒协会被民政部门批准登记,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有合法身份的民间反扒组织。这一突破给国内处境艰难的民间反扒点亮了希望之灯。
2007年12月25日下午,邢鸿宾在杭州大厦内发现两名形迹可疑女子,两名女子离开大厦后,邢鸿宾叫来同伴一起“护送”。当两名女子在银泰百货二楼偷衣服得手后,邢鸿宾等3人将两名女子当场擒获。邢鸿宾眼下的身份是“杭州市下城区天水地区反扒协会”成员,两天前,他和伙伴们的这个身份刚刚得到确认。
12月22日,经杭州市民政部门审核登记,“杭州市下城区天水地区反扒协会”作为民间反扒组织正式挂牌,成为国内首个被政府确认合法身份的民间反扒组织。此前国内各地的反扒民间组织,尽管经历了10多年的艰苦之旅,其身份却一直未被政府部门确认。
民间反扒组织在尴尬中前行
“反扒协会被民政部门同意成立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反扒员觉得身份合法了。”杭州市下城区天水地区反扒协会的成立,使该协会会长顾灵华喜形于色。
此前国内的反扒民间组织属于没有登记的社团,身份不合法,开展活动被认为非法。同时,民间反扒组织在一些细节上也存在瑕疵,比如有时会抓错人等。靠民间自定制度规范反扒行为显然是权宜之计。
随着民间反扒活动的进一步深入,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随之暴露。
按法律规定,义务反扒队员是以公民的身份出现的,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抓获扒手只有扭送权。他们不能使用手铐、电警棍一类的警械、警具,更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审问、处罚等。
有关人士认为,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当公民看到有人行窃实施犯罪时,有权利、有义务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私力救济”权利,但市民积极主动上街寻找盗窃犯罪人并不符合法治精神。
既然是民间组织,反扒队员在行动时就必须局限在普通公民的权限内,遭遇危险时也不能行使特有的强制性措施。一旦出现伤亡事故,由于身份尴尬,无法申请国家给予的救助。
没有报酬,没有保障,甚至没有合法的身份,全凭着热情工作。民间反扒员游走在闹市的人流中,保障市民的安全,而危险随时有可能降临在他们身上。这就是民间反扒组织的现状。
同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支150人的“宁波反扒志愿者大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宁波市区1000多辆公交车上以及公交站点反扒,配合着宁波市公安局11名专职负责公交反扒的警察,5年来抓获的扒手数以千计,宁波市民好评如潮。平安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向他们赠送了300万元的人身意外团体保险。
尽管这支反扒队伍由宁波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领导,参与的反扒志愿者被要求在本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并经过严格政审。但这支队伍仍然一直未有合法身份。宁波市交通治安分局有关人士分析原因时称,在这个问题上,“上面”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另一方面还有经费的来源无法解决。
在多方重压的交织中,民间反扒组织艰难而又顽强地生存着。这种境况直到2007年岁末终于有了突破。
杭州天水反扒协会的成立,无疑有着破冰的意味。
一个特殊区域的民间反扒组织
与国内其他反扒民间组织一样,在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也有一支反扒民间组织,至今已有9年。不同的是,这个民间反扒组织不是由单个个体公民组成,而是由企业组织,这是由这些企业所处的特殊区域形成的。
该区域是被称为杭州市城市“客厅”的武林广场,在这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云集众多商家,其中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三大巨头都是全国零售商业企业20强。两大商场之间直线距离最多不超过500米,最高日人流量超过20万。这样密集的商业圈在全国绝无仅有。而且武林广场又是省市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
如此密集的人流也吸引了扒手们前来寻找机会,使这个区域扒窃案频发,游客常常被扒窃钱包等财物,商场失窃案每年也居高不下。2003年天水地区刑案总量和升幅居下城区各街道前茅。三大商场不得已,招聘了一批保安,各自成立了反扒队,应对扒手们扒窃行为。但三大商场各自为战,“各扫门前雪”。扒手偷了一家,另外两家不知情。一天之内,扒手往往三家得手,待三家商场发现后,扒手早已溜之大吉了。
有鉴于此,三大商场开始尝试相互沟通。2004年,在天水街道派出所的指导下,以三大商场为主的“天水地区反扒协作网”应运而生,形成了联动机制,一旦发现案情,相互之间迅速通报,并提供监控录像等相应的材料,通过跟踪、联络、移交等方式联动抓捕扒手。
同时,针对武林广场一带路面扒窃案件高发情况,协作网专门抽调6名反扒人员,3人一组,身穿制服骑自行车巡逻;在沿线公交车站高发案时段,协作网又组织保安人员手持喇叭提醒乘客注意防范。
这种联动机制很快奏效。三大商场的民间反扒组织协助警方在打掉几个大的作案团伙后,自2004年以来,三大商场的失窃案件逐年下降,路面失窃案件2006年比2004年下降了四成多。曾经是拎包案件高发的武林广场周边公交车站,2007年全年发案数还不到10起。三大商场的反扒队也威名大震,在市民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三大商场反扒组织同样遇到国内其他民间反扒组织所承受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给民间反扒组织一个合法的身份,整合资源,使之规范而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更好地为建设‘平安天水’出力,作为当地党委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天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本银说。
公安、民政指导和监督管理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成立社会团体要经过有关主管单位审批同意,再上报登记。作为一个松散的社会组织,民间反扒组织必须使自己合法化和规范化,才能将见义勇为之路继续走下去。
2007年12月22日,被杭州市下城区民政局登记为社团组织的天水地区反扒窃协会宣告成立。协会的主要成员是三大商场,协会的职责是组织和协调三大商场等的反扒工作以及武林广场及周边的街面反扒,收集和发布扒窃信息,表彰有贡献的反扒成员,开展反扒窃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等。
协会的会长以及副会长均是三大商场的副总经理,三大商场每家出资两万元、天水街道和下城公安分局各拿出两万元,作为协会的启动资金。协会接受下城公安分局和下城区民政局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与国内其他民间反扒组织不同的是,37名天水反扒协会反扒成员大部分由三大商场专职反扒成员组成,少部分是天水街道派出所的反扒队员,分别承担起商场和路面的反扒工作。商场的反扒成员全是商场的正式员工,有劳动合同和各种保险。派出所的反扒队员也是由街道发工资,享有国家规定的各种保险。
“一旦发生反扒成员被不法侵害受伤,就是因公负伤,属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协会会长、百货大楼常务副总经理顾灵华说,协会已与保险公司联系好,为每名反扒成员买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做到“双保险”。“绝不能让反扒队员英雄一时,痛苦一世。”
天水反扒协会现在的职能初步确定有防控保安、专业反扒等,前者由天水派出所下属防控保安中队负责,后者由辖区内的杭州大厦、百大集团、银泰百货等三大商场反扒员和派出所直属反扒队组成。
作为辖区派出所,天水派出所自始至终参与、指导和监督反扒协会的运作。“反扒队员本身是商场保安,反扒窃是本职工作,本身工作具有合法性,同时在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反扒窃工作,是合法的行为。这与一些纯民间志愿反扒组织游离于公安机关的参与和管理之外是有本质区别的。”天水派出所副所长韩荣为说,天水派出所有两名民警专门负责反扒队员管理。
“由于反扒成员素质不一,参与反扒的动机不同,国内一些民间反扒组织出现过一些问题,不仅给民间反扒组织蒙垢,还给反扒工作带来重创,教训深刻。但我们反扒协会的反扒成员都是商场的正式员工,受商场、协会、公安机关三重管理,可以说,用这些反扒人员我们放心。”韩荣为说,国内一些反扒成员与小偷同流合污现象使反扒民间组织严重受损。
下城区民政局对此表示赞赏和支持。下城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科长龚建富说,社团登记要有业务主管部门同意成立的批复,天水反扒协会去年就开始筹备,公安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城公安分局作出了同意该协会成立的批复文件。民政部门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给予登记。登记后的天水反扒协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反扒协会的最大优势是作为一个合法组织,通过制度与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紧密联系,在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上能得到公安机关的指导,会员信息共享,并且在反扒中能及时得到警方的支持。”顾灵华会长说。
虽是职务行为但没有执法权
天水反扒协会的“破冰”之举被业内人士称为不仅是法律上的突破,更是观念上的突破。事实上,国内许多影响较大、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认同的民间反扒组织却一直得不到法律的认可。
即便有了天水反扒协会的突破,但业内人士仍不免担忧:反扒时仍然是一个个单个的反扒成员,虽然他们是职务行为,但他们并没有执法权,他们的素质和行为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生命。如果有一人出现了问题,责任就由单位和协会来承担,最终的压力还是在业务主管部门的公安机关。这也是一些公安机关的顾虑所在。
但天水街道依然坚定不移地试水,在天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本银看来,协会成立只是个开头,下一步就是扩大协会成员单位,将大的商家发展为协会成员,最终囊括所有的街面单位,本着“同谋划、同参与、同受益”的原则,有效地实现反扒资源整合。
浙江省警察学会秘书长鲍浩东认为,天水反扒协会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走群众路线的有效形式,是治安工作社会化的一个有效载体,只要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法制的轨道内都可以探索。但是否能坚持下去,还要实践来证明。必须指出的是,反扒协会的民间性,不是警察行为,不是警察权力的延伸,也不是警察权力的委托,范围要界定。反扒协会只是作为普通百姓协助警察反扒,不能实施暴力手段,不能限制人身自由,抓获扒手后必须及时移送警方。整个运作过程必须严格地在法律轨道内运行,超出法律界线将直接影响这个组织的生存。
2007年12月25日下午,反扒队员邢鸿宾等3名反扒成员将两名女子当场擒获后送交警方,“护送”扒手是三大商场反扒成员的职责,“抓扒手时,规定必须是两名以上反扒队员一起行动,人数要多于扒手,一来是为了安全,二来也是相互监督。”瘦小而精干的邢鸿宾是杭州大厦的反扒能手,5年来,他和同伴一起抓获了100多名扒手。
“反扒协会成立后,我们底气更足了,抓扒手更加得心应手了!”邢鸿宾难抑心底的兴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