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历次奥运盛会 皆为安保挑战

来源:中国武警 作者:杨莲珍 李太宇 发布时间:2007-12-25 08:24:28 浏览次数: 【字体:

场馆安全是基础。奥运场馆是运动员竞技的舞台,也是恐怖与反恐的赛场。1 998年长野冬奥会,日本警方在l 4个赛场入口安装了金属探测门,用仪器识别标识牌的身份条形码,并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视网膜鉴别法。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政府在奥运村和比赛场馆安装了“百眼巨人”监视系统,使指挥中心的控制几乎没了死角。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美国政府在方圆900平方英里的赛场和周边地区部署了20000多名军警和保安,联邦特工人员对各个比赛场地多次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主要场所四周筑起3米高的护栏,上部装有锋利的铁丝,护栏上还装有能探测到动态的监测器。带入比赛场馆的每一件行李都接受4道检查:先让警犬嗅一遍,再经过两次电子设备的扫描,最后安检人员还要用手摸一遍。由于这是“9·11’’后的第一次奥运赛事,盐湖城的安全人员紧张得有些过头,甚至要求运动员亲口喝随身携带的矿泉水以证明没有问题。雅典奥运会有1 26个奥运场馆,在开幕的45天前就全部关闭清场,安保部门将场馆周围的5 O~400米定为红色区域,场馆周围的400~l 000米定为黄色区域,场馆周围1 000米以外定为绿色区域,三个不同的区域就是不同的安保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只有持特别的证件才能进入核心的红色区域。希腊警方为保证奥运村的安全,在位于雅典北部的奥运村周边建立了两道坚固的围墙,两道围墙之间留有宽阔的过道,供警卫车辆巡逻,在围墙上安装大批摄像机,实施24小时监控。为防备以色列和伊拉克发生的自杀式炸弹袭击,希腊警方还在围墙外面设立钢筋水泥和钢制障碍物,以有效破坏急驶而来的车辆的前轴和车轮,使之无法撞击围墙,在各入口处则安装X光机,对进入奥运村的车辆进行透视检查等。

奥运场馆是运动员竞技的舞台 [资料图片]

    海空安全是保障。自从2000年美国驱逐舰“科尔号”在也门被炸和2001年“9·11”事件之后,防范海上和空中袭击已成为奥运安保中最主要的方面。雅典奥运会期间,有7艘豪华邮轮停泊在比雷埃夫斯港,作为临时饭店使用,加上希腊拥有1.5万公里绵长海岸线以及2000多座岛屿,海上安保工作非常艰巨。希腊海军的十多艘大中型驱护舰和7艘潜艇执行全程警戒任务,水下还有潜水员24小时值勤,3艘萨尔4导弹快艇执行海岸线上的巡逻防卫任务。具有强大两栖运载能力和55节高航速的“贼鸥”级气垫船,担负反恐兵力调动和人员应急疏散任务。希腊军方还创造了中小型舰艇与直升机密切配合的反恐战术,能够对海上恐怖袭击的威胁灵活反应。国际奥委会曾表示,奥运会最大的担心是在开闭幕式上发生糟糕的局面:一架满载旅客且燃料充足的飞机冲进了体育场。盐湖城冬奥会,美国首次在奥运比赛场馆上空设立临时“禁飞区”,由美国军方的黑鹰直升机负责保护。比赛期间,盐湖城上空100英里之内“没有气球、没有滑翔机、没有模具飞机,没有纸叠的飞机”,任何误入管制领空的飞机将由战斗机护航,并将被吊销执照,而更加有威胁性的举动则会遭到空中武力打击。雅典奥运会借鉴盐湖城冬奥会的经验,在雅典上空划定了“禁飞区”,建立了“导弹保护伞’’。这个“导弹保护伞”由爱国者导弹、毒刺导弹和隼式导弹作为主干,辅以幻影2000型战机、F一16战机和最先进的T一6A“得克萨斯Ⅱ型"飞机。希腊海军在比雷埃夫斯港还部署了装有防空导弹的舰艇,基本不存在防空死角。防空任务的关键在于目标识别。希腊军方将距离奥运会主体育馆半径1 5 0公里内的空域作为监视空域,除了使用地面雷达以外,:EMB 145“爱立信之眼’’预警机作为空中控制指挥所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可能的空中威胁,包括被劫飞机、导弹、滑翔机、遥控飞机、无人机和其他空中目标,由以希腊总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决定是否下达击落这些目标的命令。

    网络安全是前沿。在数字化时代,恐怖分子并不是奥运会所担心的唯一威胁。与城市因遭受恐怖袭击而陷入瘫痪状态相比,因病毒和蠕虫的攻击而造成奥林匹克网络瘫痪同样具有毁灭性。因此,网络安全被誉为“奥运安全第二前线"。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网络在开赛5天后濒临瘫痪危机,而诸如运动员年龄资料被改写成“9 5岁"这样的玩笑更是黑客的拿手戏。悉尼奥运会自身的电脑网络包括大约7300台电脑,网站的点击次数超过lO亿。澳大利亚联邦通讯部长埃尔斯顿说,黑客试图改变组委会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发布的比赛最后结果、篡改奖牌运动员的名字。为此,电脑专家组成精锐小组昼夜工作,与网络黑客、电脑病毒、代码蠕虫以及木马程序进行较量。雅典奥运会是网络化程度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希腊政府构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综合作战指挥平台——C4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协调和集成系统),庞大的计算机网络配备数千个摄像头,可以监控分析恐怖嫌疑分子的一举一动和大街小巷、奥运场馆的任何变化,并实时进行指令传送。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计算机系统就遭到了外界攻击。据计算机中心负责人介绍,曾经有人试图进入系统,但尝试多次也未成功,因此他们并不排除是黑客所为。为防止恐怖分子借助网络进行宣传和攻击,奥组委会只让极少数电脑接入网络,其他电脑无论光驱、软驱还是USB接口都不能使用,以此控制与网络的连接。负责构建雅典奥运会数据网与广播网络的Atos Origin公司,是盐湖城冬奥会的主要系统集成商,也负责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构建网络。除了安装反病毒和防范入侵的产品之外,Atos Origin公司已经对网络做出了一些重大的结构改进。该公司执行副总裁Chevallier说,一道数字化防护墙将立于周围,“与那些真正的安全卫兵一道保护奥运会”。

奥运会向恐怖说不

    恐怖主义与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世界和平的理想,是水火不容的冲突。l972年慕尼黑惨案发生后,奥运世界曾经陷入一片慌乱,一些国家甚至打算撤退。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作出了将慕尼黑奥运会继续进行下去的决定——“The Games must go on(比赛必须继续进行)!”布伦戴奇金石掷地般的铿锵话语,转瞬之间化作电波传遍全世界。正如德国奥委会所表达的态度那样:“放弃或抵制奥运会,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威胁,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成员需要说的是“不”!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资料图片]

    人员安全是第一。奥运会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的,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是保证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底线和前提。慕尼黑奥运会时,运动员经常外出游览或寻欢作乐,保安每晚只把各个出入门锁上就去休息了。晚归的运动员,只能翻越栅栏返回奥运村。正是安保工作的疏忽和运动员晚归,被恐怖分子所利用。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悲剧,1 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运动员从奥运村到比赛场馆均由全副武装的军警护送,以色列代表团更是被加拿大皇家骑兵重重保护。1 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组委会成立了一支人质救援队,由50名装备精良的特工人员组成。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政府组织了随身保护队、场馆警卫队、运动员村警卫队等1 6支队伍,并颁布了《维护奥运会和平法》。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成立了一支人质谈判小组,聘请了160位有经验的谈判能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制定了一套前所未有的人员安保计划,依据可能受到的恐怖威胁程度,将所有参赛国家分为三类,相应的安保工作也分为三个级别。那些“高危"国家的运动员,组委会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贴身护卫,而且这些运动员乘坐的车辆上也配有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出行时还有直升机和装甲车护送。除运动员外,奥运会还有众多国家首脑和政要参加,保护VIP人物的安全也让主办国绞尽脑汁。雅典奥组委会发明了新花样——在市内增设禁行区。禁行区遍布雅典的每一个角落,具体分两种:完全禁行区,就是在整个奥运会期间禁止任何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地区;部分禁行区,这些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实行交通管制。在禁行区周围,部署了人数众多的保安和特警,同时上空还有直升机和飞艇昼夜不停地巡逻。“八月充满了NO(禁行标志)!’’希腊最著名的报纸《Eieftherotypia》用了这样的大标题,生动形容出雅典这座人口400万的城市因为军事保安和交通限制而到处设立禁行标志的情形。在希腊举行的“奥林匹克防卫者2号”反恐演习中,就假定了英国首相布莱尔遭暗杀的情节。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资料图片]

奥林匹克运动希望的是和平、友谊、进步,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本是展示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但现代奥运会必须依靠不断升级的武装防护才能顺利举行,一场奥运会不亚于一场大型军演。希腊陆军将军吉安纳普罗斯就认为,雅典奥运会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希腊乃至欧洲规模最庞大、耗时最漫长的军事行动。"反恐战争本身处于一种不对称状态,严防密堵式的防御并不是安全的绝对保证。安全奥运,可做的其实有许多许多……

举办第一次现代奥运会的古希腊奥运会的遗址 [资料图片]

奥运会会旗 [资料图片]

微笑安保

"安全奥运"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防止恐怖及暴力活动等对人及奥运场馆构成的威胁;二是形成一个安全文化的人文环境。如果触目所及全是荷枪实弹的军警、盘旋在空中的飞机和游弋于海上的舰艇,这实在是奥运会的一种悲哀。慕尼黑奥运会时的警察局长苏莱弗曾经说过,奥运会的安全管理之所以困难,在于要同时追求最大的安全和最大的方便。慕尼黑奥运会想给人们更多的欢乐和自由,因而缩减了警力,导致流血事件发生。如何在提供严密安全保卫的同时,不破坏奥运会应有的祥和气氛,是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最关注的课题。负责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安全事务的卡斯塔先生一语道破了奥运安保的职能:"奥运会的安保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安保行为',它还肩负著营造奥运会欢乐祥和氛围的重任。"在他看来,处处戒备森严,让人压抑不安的奥运会安保工作无疑是很失败的。然而如何让奥运会安保工作"悄无声息"地进行?曾参与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安保工作的布鲁克斯女士得出这样的结论:安保工作必须规划周密、未雨绸缪,有了详细、可行的计划,才能让安保人员的身影尽可能少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雅典奥运会投入20万军警的安保力量,但是运动员和观众并不觉得紧张。这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化解了"警察=紧张"这个概念。在公共场合,三五成群的警察并不是威严地站在那里,而是很随意地站著,感觉他们就像街边上休闲的看客。而且有些警察还会主动和行人打个招呼,问声好,或者友好地微笑。这些简单的行为却很好地缓和了由于警察存在而产生的紧张感。在安全专家看来,能够让安保人员的力量提高十倍的秘诀在于"微笑"。因为发自内心的微笑,会给安保工作加入人性的温情,当公众看到安保人员的微笑时,他们大多能够遵守规定,听从指挥,缓解紧张。奥运安保外松内紧至关重要,用"微笑的强制力"降低公众对安保工作的恐惧和心理抵触,这才是成功的奥运安保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传说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奥运会本来是一个充满鲜花与掌声的体育盛会,是世界人民展示"和平、友谊、进步"的快乐节日。然而,自1972年慕尼黑惨案以来,奥运会开始出现了两个"战场":体育和反恐。"奥运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保卫",已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挂在嘴上的口头语。为了深入、扎实地搞好2OO8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一系列安全保卫任务,圆满完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光荣而神圣使命。本刊分两期刊发指挥学院管理科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杨莲珍和李太宇同志共同撰写的文章,以飨对武警部队各级做好奥运会期间安全保卫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奥运安保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