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抢救民警绿色通道 挽救数百警察生命
南方医院武警医院等与公安机关签订应急抢救合同
警察陈世豪抢救无效牺牲的案例让更多的人反思医院的救助体系。有医生致信本报提出医院应该为警察设立“救治绿色通道”(详见本报本月26日头版报道)。
2004年,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公安分局与广东武警医院签订“抢救英雄民警绿色通道”合同。2005年11月29日,后来被授予全国“十大最爱人民警察”的刘健涛在追捕6名抢劫团伙时,犯罪分子用刀刺向了刘健涛的胸部,顿时鲜血喷涌。武警医院接到出警命令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成立以院长廖贤平为组长的抢救小组,经过专家组3个多小时的急时抢救,终于把刘健涛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
2003年年未,时为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南方医院,与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签订“干警救治绿色通道”合同,“干警救治绿色通道”专为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在工作岗位上因战、因公致伤、突发疾病需要救治的民警开设。
医院开设民警绿色通道,可为民警提供院内、外的急救服务,对所有受伤民警,可先行记账即可实施救治。对因公致伤、突发疾病的公安民警,医院建立救治程序,对所接民警实行首诊负责制,在技术力量、医疗设备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据介绍,有一次,一位民警在距医院15公里远的地方被枪击中胸、腹部,民警生命危在旦夕。南方医院紧急启动民警抢救绿色通道,10分钟内抢救小组专家全部到位。考虑到往返过程中病情可能会恶化等因素,抢救小组专家决定随急救车前往,在救护车上开展手术抢救,结果受伤警察成功获救。“我们称它为流动的ICU”南方医院耿仁文院长说。
自4年前南方医院在广州市首次为公安干警开辟“救治绿色通道”以来,成功救治公安干警100多人。其中不少为重症伤患。
武警医院廖贤平院长介绍,部队医院和部队转业医院过去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很大原因源于战争时期需抢救大量的前线受伤官兵。和平年代为英雄民警建立抢救绿色通道理所当然。“而对于危重普通市民,医院同样会启动这一绿色通道进行救助。”廖贤平说。
据了解,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珠江医院(原为部队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原解放军一七七医院),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抢救绿色通道”。不少受伤民警和重症普通市民因此受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