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务处长李明逵谈警队工作
香港警务处长李明逵于上月出席香江狮子会午餐会作专题演讲,以下为处长演辞的全文:
首先,多谢香江狮子会邀请我今日出席这个午餐会。狮子会在多年来,一直在推动教育、青少年活动及各项社会服务上,不遗余力。我仍记得在上月发生的南亚海啸后,狮子会便能够非常迅速动员各位狮友慷慨解囊,实在值得表扬。
讲起南亚海啸,我们警队在较早前派去泰国的队伍,各个同事已经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工作。除了要衷心多谢这班自动请缨前往灾区的同事,更要多谢一班在香港作后勤支援的同事。他们这次前往泰国,要面对的考验是相当严峻的,他们的工作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注意,期间亦收到不少有建设性的提点。我曾经与部分参与这次行动的同事交谈过,他们都对这次行动有相当深刻的体会。
陈志明是其中一个自愿到泰国布吉的警员。他对我说,当日他决定参与这次任务的时候时,他的太太就曾经问过他可否不去。志明当时只是静静的望着太太,深知道她是多么担心自己的安全,但他亦清楚知道,这次行动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他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为部分香港的家庭,寻找在海啸中失散的亲人,以及安排仍留在当地的香港居民尽快返港,责任重大。幸好志明的太太后来亦明白到,不是人人都有此机会去担此重任,最终都支持丈夫的决定。上机前一晚,一组负责支援的同事通宵为自愿人员整理装备及资料。出发当日,陈太带着四岁的大儿子,抱着十个月大的二子向丈夫挥手道别。
志明对我说,他们在泰国工作繁忙及困难,亦曾收到一些错误的讯息而扑空,但是他觉得,纵使是扑空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不想错过每一个可以帮到香港人的机会。
经历过此事,志明发觉警察的职责再不止是局限于在香港日常的工作。即使在外地有灾难发生,香港警察都会为境外有需要的香港市民尽力服务。
的而且确,警队一直因应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以配合市民大众对警队的期望及需求。我们的工作亦因此而变得愈来愈多元化、愈来愈复杂和愈来愈有挑战性。警务工作的辛劳,亦再不只是要捱更抵夜,日晒雨淋,而常常还要随传随到,更要无远不到。我亦都相信,在座有许多行业的人士,都和我们警察一样,每日面对不同的挑战,亦毫不畏缩地发挥香港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就以陈志明为例,九七年初在香港前景未明朗下,他在警务工作的挑战性、稳定的收入和晋升前途吸引下,加入警队当警员。他比我略矮,也没有成龙的身手,但他有一腔服务市民的热诚及受过警察的专业训练。他是一个穿着制服,你和我每日都会在街上见到的警察。而穿上了新制服的他,亦从来没有被错认为商场保安员。志明每日的工作,绝对不止是大家日常见到的截查可疑人、抄牌及捉贼这么简单。镜头背后,他随时有需要充当和事姥 - 例如解决家庭纠纷;充当谈判专家 - 例如游说危坐窗台的人打消自杀念头;充当心理辅导员 - 例如安抚意外的死伤者的家人;甚至要担当学校训导主任或社工等角色,要应付各种完全不同类别的工作,实在并不容易。
相信大家可能看过我们的灭罪呼吁,要眼到、耳到、口到和手到。志明亦要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即是我们经常讲的「一眼关七」、「耳听八方」。那么嗅觉又如何呢?志明说他起初都以为很重要,不过当他回想起两年前香港医学院那单「弃尸疑云」,要在烈日当空之下在堆填区找残肢,他就说他宁愿自己什么也闻不到。所以要使用敏锐的嗅觉时,我们多数要靠那些同样精明能干的警犬了。
其实除了这些案件外,志明已经习惯了在大众欢乐的日子忙碌工作,在大型公众活动做人群管理。新春佳节,大家可能会相约三五知己去尖东食饭、睇烟花。不过去年的年初二晚,志明就去了鲤鱼门看炮仗,正确来说,是去处理一个在公厕厕格内,被人恶作剧引爆的椰子头烟花,在一片火药味和其他气味中渡过了他的佳节。另外,还有警察平日要处理的跳楼、交通意外的善后工作等等……你在报纸见到那些血肉模糊的相片,可能觉得好不安,那么你可以想像在现场处理案件的警察,又会有什么滋味。
不过,对于当了差近八年的志明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另一次的亲身经历。志明试过有一次收到指挥控制台的指示,指有人举报某公屋单位内有非法入境者,于是他与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前往调查,不过入到屋内,只见到一个持有身份证的男子,并没有其他人。但是志明在进行简单查问时,却察觉到眼前的男子眼神闪缩,于是他和同事仔细搜查,结果在床底下找到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小朋友。其后知道是该男子偷渡来港的内地妻子和儿子。志明仍清楚记得,当时他们一家三口立刻跪在地上,哭着向他哀求可否放过他们。志明心里十分难过、十分矛盾。他一方面当然不愿意拆散别人的家庭,但是却由于职责所在,必须秉公办理。虽然事隔数年,只要一想起此事,仍然无法全然释怀,他亦从此事体会到执法人员在法与情之间,有时真会很无奈。
另外,志明亦时刻记住一个退休督察曾经讲过的一句说话,他说:「警察生涯就是这样的,每一分钟在我们身上都有可能出现危险,而我们所作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十分严重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面对一名持械劫匪,需要当机立断,使用什么程度的武力,譬如开枪与否,必须在电光火石间作出决定。警察要面对的压力,不单是来自身上装备的重量,最苦的是心理的压力。
虽然工作有不少压力,但志明并没有放弃警察这一份职业。太太的支持和儿子对自己的尊敬就是他的动力之一。志明一谈起两个儿子便眉飞色舞,他兴奋的告诉我,只要看到大儿子偶尔向他敬礼,说声「Yes, sir!」,已令他喜上眉梢,忘记了上班的种种辛酸。另外当然还包括警队提供的宿舍和福利,亦大大减低了志明在工作以外的负担及挂虑。
从二○○二年开始,陈志明的人工已经削减了超过百分之十,家里却多了一个小儿子,开支增加,收入却少了。但他每日仍坚守岗位,努力服务社会,深信警队会给他支持及发展机会。结果去年一月被挑选到北京公安大学修读研习课程。事实上,除了北京公安大学,警队每年都安排初级警务人员分别到澳洲、英国、新加坡接受训练课程。志明修读课程后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增加了莫大的信心,他更在较早前收到升级信,将会于下月晋升为警长。踏上管理层的第一级台阶,开展了警察事业的新一页。
警察不是独行侠,不是超人。我们有时希望人家称赞,亦需要有人与我们合作。因此,上司的认同及同事的紧密关系,往往令同事在工作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归属感。警队各同事在所有案件中都能发挥出同心策划、携手执行的团队精神。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帮忙。志明试过在追捕一名疑犯时,遇上激烈的反抗,幸好得到路人和迅速到达的同事的支援,最后成功将疑犯制服。虽然志明因公受伤,但在过程中,他却体会到了队员之间的合作和互相信赖的重要性。而更加体会到除了同事的支持和合作外,市民的支持亦同样重要。
其实警队每日与市民的接触是多不胜数的,就例如你在街上发现遗失了银包,你会向警察求助;甚至有市民不小心跌了一个十元硬币落坑渠,也会要求警方帮忙。有一次志明接到九九九求助,到达一个家庭,家庭的母亲向他说儿子不听教,还要驳口驳舌。志明当然觉得气愤,心想这与警察有什么关系?但当他记起前辈曾告诉他许多「初则口角,继而动武,其后演变成六国大封相」的事,他又心平气和地为两母子排难解纷。最后见到二人和好如初,志明也觉得所花的时间和心机,得到了回报。
警队的工作,除了要保障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要协助市民排难解纷。刚才提到的求助电话,虽然可能已超越警察的工作范围,但我们亦会尽量协助。内地个人游的游客不断增加,除了时常要解答这些游客的问题外,(幸好志明的普通话还可以)还常常被他们邀请影相留念。有一次志明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有兴趣跟香港警察影相,内地游客不约而同地说香港警察也是著名香港品牌,是正货,有信誉。正因是名牌,所以大家可能知道,去年十一月我们设计了一套警察公仔出售,单是这套公仔就为公益金筹了一百五十万元善款。
香港警队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亦多次获得杰出顾客服务奖等殊荣。警民合作是我们扑灭罪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二○○四年我们收到的投诉个案较去年减少近百分之五,这代表警队的表现越来越贴近市民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相当重视这些数据和个案,因为这有助反映市民对警队的诉求,从而不断改善服务质素。最重要的,是看到香港的罪案率越来越低,更被誉为亚太区十四个国家中最安全及稳定的地方。警队的每一份子都感到相当自豪,但绝不自满。
其实我刚才是把很多同事不同的经历,全放在志明身上,目的是带出作为一个警务人员的苦与乐,亦可从中看到警务工作多元化的一面,但是我还未包括刑事侦缉,交通巡逻,及一些特种部队的工作如飞虎队,机场特警,蓝帽子,要员保护组,证人保护组,搜查队,科技罪案组……等等。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同事,除了在薪酬福利外,工作上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在明年的三月底之前,我们会招募九百五十名新的警务人员,我很欢迎像志明一样有兴趣及有抱负的年青人加入警队来服务社会。如果你们认识有为的年青人,请介绍他们参加警务工作。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警队每一个成员都作好充分准备,以迎接更多、更艰巨的挑战,我们愿意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所长,继续贯彻我们的抱负,使香港继续成为世界其中一个最安全及稳定的城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