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地震灾区警徽闪烁 云南普洱警方抗震救灾侧记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于呐洋 发布时间:2007-06-22 17:08:10 浏览次数: 【字体:

 

2007年6月3日凌晨5时35分,茶乡普洱苍翠的山岭还在酣睡中,突然,大地抖动,山峦晃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普洱市公安局、宁洱县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成立了宁洱县公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并派出警力赶赴灾区,查看灾情。省、市、县公安机关领导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灾区一线实地查看灾情,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危难中警徽闪烁暖民心

  灾情就是警情,普洱市公安局、宁洱县公安局全体闻警而动,飞速直抵震区宁洱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启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一声声警笛划破宁洱的上空,驱赶着从房屋逃离出来涌向大街的人们心中的恐惧;一盏盏闪烁的警灯照亮了人们惊魂未定的心隅。

  新民街一位瘫痪老人死也不想离开那摇摇欲坠的房屋,民警们钻进屋内苦口婆心,深情相劝,将老人转移出去妥善安置。

  勐海田邓军茶场60多名茶农被困于震裂带山体滑坡的险情中,宁洱县公安局副局长许志刚带领刑警大队火速赶往现场转移了人员,并为他们筹集和搭建了防雨棚。

  “大家注意不要漏掉一所受灾房屋的检查,特别是村寨边的独立房!”黑暗中不知哪位带头人这样提醒大家。深入到重灾地点太达村和土锅寨以及曼当村的民警,密切注意每一所被毁坏和垮塌民房内的搜索。

  哪里灾情最为严重,哪里就有警察的身影,连续几夜坚持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对家人的牵挂只能默默留在心里,在本次抗震救灾中,宁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共协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0余户800余人,帮助灾民搭建帐篷50余顶,疏通公路、排水沟数10米。

  在大地颤抖之后的分分秒秒里,民警们不分年龄,不论性别,他们顾不上家人,想到的只有职责。

  宁洱派出所51岁的女民警段建芳,77岁的老母亲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80岁的父亲瘫痪在床,地震后她全权委托给保姆,而自己却盯在岗位上;宁洱县公安局法制科科长舒建新夫妇皆为警察,地震后舒建新被编入周边村寨巡逻救护组,爱人刘晋红参加了后勤保障组。由于两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顾上70多岁的母亲和80岁的父亲,在经受地震的惊吓后,刘母于第二天匆匆离开人世。

  废墟中警民同心建家园

  6月7日,地震灾区宁洱县的高考与全国同步进行,30多名民警轮流在学校执勤点执勤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设置必要的隔离带,保证学生出入校园道路通畅。虽然是地震后第5天就进入高考,学校老师们满意地说:“有这么多警察维护秩序,我们一切就都放心了!”

  地震后,宁洱县城立即新崛起许多“帐篷村”,在茶源广场、露天体育场等几个帐篷新村执勤点的民警们,每天都要充当咨询员、服务员和引导员的角色,尤其震后的前三天,每隔10分钟就会有一人来执勤点询问地震问题,反映睡不着觉等困难问题,甚至要求民警带领上厕所。哪怕是深夜,民警们依然耐心解释、热情服务。很多老大爷老大妈都欣慰地说:“见到警察,我们心里真的踏实多了。”

  地震使全县7乡两镇均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宁洱镇、同心乡、德化乡这3个乡镇共有41个村(居)民小组9.58万人严重受灾,死亡3人,重伤30人,轻伤532人。6月5日,一场大雨袭击了灾区,本就严重受损的民房更加风雨飘摇,更多的灾民流离失所。为了让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参加抗震救灾的公安民警一方面积极帮助灾民搭建帐篷、帮助发放和搬运救灾物资,另一方面细心做好灾民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当一批批帐篷、大米、油、方便面、矿泉水、毛毯、棉被等救灾物资陆续运进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时,灾民情绪开始稳定。

  宁洱县公安局民警本身就是灾区的居民,他们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却主动向本县的人民群众捐款55670元。

地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