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袁世凯如何建立中国警察制度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01-22 18:36: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警察的缔造者是谁?估计现在做调查问卷,一百个人中可能有九十九个人不知道,说了您别不信,中国警察的缔造者是袁世凯,中国警察制度的奠基人也是袁世凯。

今天,警察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成员。可是您知道吗,中国警察制度是如何诞生的?袁世凯是如何创立了中国的警察制度?还得从天津,从庚子国难说起。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位于河北大街关上的直隶总督衙门也难逃厄运,被列强占领、捣毁。这是李鸿章工作了二十五年的地方,当9月29日,李鸿章奉命作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谈判,途经天津时,来到总督衙门,在废墟之上接过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官印,一屁股坐在瓦砾堆上号啕大哭。老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和侮辱,呕心沥血地谈了一年,终于在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在天津的各国租界20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

两个月后李鸿章死了,老人临死之前,举荐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坤一等亦举荐老袁,西方列强也要求老袁出任此职,看来众望所归,朝廷在李鸿章逝世当天,便命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2年8月袁世凯从都统衙门(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临时政府)手中接管天津,天津又回到中国人手中。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被联军占领,成为“都统衙门”的所在地,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他就将原北洋海军公所(为迎接慈禧、光绪而兴建的行宫)改造成新的直隶总督衙门,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区金刚公园、第二医院所在地。

袁世凯在新的总督衙门开始了他的接管工作。

可是按照条约规定,外国租借地的20公里以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那怎么办呢?

好个袁世凯,早有准备。三个月前,袁世凯就仿照“天津都统衙门”和日本的巡警办法,聘请日本警官为顾问,在他的小站北洋军中,抽调3000名即将退伍的老兵加以训练,当8月15日袁世凯从“都统衙门”手中收回天津的时候,3000名中国警察雄赳赳开进天津城区。中国第一个警察局在天津出现,设南、北两个分局,各1500名警察。

南局负责天津城区的治安,局部在金汤桥西;北局负责西沽、北塘、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治安,局部在河北贾家口。3000名警察迅速到达各自位置,开始执勤。这就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肇始。

随后,袁世凯又在巡警总局建立直属马巡队、河巡队、拘留所、差遣队、消防队、军乐队、电线巡警队和侦缉队等。可以说,中国现代消防事业的奠基人,是袁世凯;中国水上警察的缔造者,是袁世凯;中国军乐队也首创于天津,出自袁世凯之手。

1902年10月,袁世凯又从直隶淮军抽调2000名老兵,成立铁路巡警总局负责京山铁路的治安任务,局址设在北京火车站,受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的领导。这就是中国现代铁路警察之肇始。

同年,袁世凯创建天津警务学堂,为警察系统培养人才。袁世凯也成为中国公安警察教育的创始人。

“巡警局总的具体任务是负责消防、户口、营缮卫生、车辆、戏院、妓院、保护过境大吏,缉捕,情报等管理事项。巡警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大至凶杀抢劫案的侦破,小至里弄卫生,起到良好作用。天津自建立巡警以后,社会治安大有好转,收到市民和外国侨民的好评。

据《容庵弟子记》说天津自巡警建立以来,‘奸宄不行,闾阎安诸,成效昭然,中外翕服,中西商人交口称誉’”(《一代枭雄袁世凯》廖一中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173页)。

从此,警察出现在中国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05年,袁世凯领衔上奏请行立宪,并在奏折中建议派员出国考察,朝廷批准了他们的建议,决定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当五大臣在北京火车站正准备登车之际,革命党人吴樾投掷炸弹,炸死炸伤十余人,迫使五大臣出国考察推迟行程,为此,袁世凯派天津警察二百余名前往北京侦破案件维持治安,并向朝廷建议在北京建立国家巡警部,建议被朝廷采纳,朝廷成立了巡警部,第一任正副部长都是袁世凯推荐的,天津警察总办赵秉钧任侍郎。警察制度也因此从天津推广到全国。

1902年,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上奏,要求修改法律,并建议学习西方各国律例,“择善从之”,以适应社会形势变化。还推荐沈家本、伍廷芳为修改法律委员会的主任。到1909年,已制定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大清刑律》等多部法律。

袁世凯 警察制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