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修建柳州警察局局址委员会”石碑再现人间
石碑局部。记者王剑 摄
屏山花苑保安用卷尺丈量石碑尺寸。记者王剑 摄
昨日上午,家住柳州市屏山花苑的陈师傅,在小区外的屏山大道路口边上发现了一块颇具文史价值的石碑。文物考古队工作人员闻讯赶到现场,根据上面镌刻的“修建柳州警察局局址委员会”字样,断定该石碑为民国旧物。专家考证发现,解放前的柳州警察局一直设在柳江北岸的老城区内,“局址委员会”石碑为何会在江南片出现,令人大惑不解。
“市民发现石碑后,先是打电话给政府热线,然后线索才转到了我们这里。”柳州市文物考古队队长潘晓军告诉记者,这块石碑“躺”在路边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不是陈师傅留心察看、热心报告,也许有一天它会被人砸烂,或是被人偷走,一段历史可能也会因此而永远尘封。他说,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原来,陈师傅几天前就注意到了路边的这块石碑,不过当时它是扑在地上的。昨日上午,碑面不知被谁翻了过来,上面的文字内容引起了陈的重视,他马上叫来保安,将石碑抬到小区内的空地上,并拨打政府热线报告了这一情况。陈说:“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不过却对碑刻、对联感兴趣,没想到这次却意外发现了一件文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碑上并没有留下年份信息,但却刻着8个字迹清晰的人名,分别是主任委员王景宜,副主任委员杨毓年,以及委员杨义、刘克初、张振民、冯滨、黄琳、庞晋。据文史专家考证,上面的“主任委员”王景宜曾在1945-1949年间两任柳州警察局局长职务,而且他也是解放前夕的最后一任柳州警察局局长。考古人员据此推断,认为“修建柳州警察局局址委员会”石碑应该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他们认为,石碑刻于1945年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当时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沦陷期间曾遭日寇严重破坏的柳州城展开了重建工作,而作为全城治安中枢的警察局,可能是较早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一个机构。
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文史专家还发现,在1947年绘制的柳州城区地图上,柳州警察局的位置大致在如今的解放北路新大地商厦一带。“修建柳州警察局局址委员会”为何会在60多年后,“横渡柳江”出现在了屏山大道边上?要揭开这个谜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