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不灭的警魂——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专家常世忠追记

来源:绿城警界 作者:张向荣 牧 笛 田 菲 发布时间:2005-06-13 22:52:44 浏览次数: 【字体:

  也许,岁月能改变一切,但时间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忠诚、崇高、无私。
  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但郑州警界绝不会忘记,曾经在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老公安民警,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绿城万余名公安民警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专家常世忠。他终于倒在了为之倾洒全部心血的这片热土上,倒在了他为之奋斗毕生的公安事业上。
  2003年1月5日晚7点20分,56岁的中共党员、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专家常世忠带着对挚爱的公安事业的依依不舍,带着对战友亲人的深深依恋,带着对未尽工作的深深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人世。
  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在险象环生的34年公安刑侦生涯中,他擒狼山谷,缚虎平川,使一个个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的恶魔落入法网,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绿城大地一片宁静。
邙山分局是郑州市公安局所辖市区5大分局中最小的一个,但如果时间倒退20年,邙山分局的前身——郊区分局却是一个管辖东南西北方圆数十公里,人口达50余万的第一大分局,常世忠的刑警生涯也正是从这里起步。
  35年的辉煌业绩,源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1968年,当风华正茂的常世忠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的来到郊区分局当上一名刑警时,他就在日记本中写下一段话:“能成为一名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刑警,能亲手抓获犯罪分子、还老百姓公道,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他和刑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11月15日下午2时40分,两名歹徒持五四手枪闯入郑州郊区关虎屯农业银行储蓄所,开枪打死2名营业员,打伤1名储户,抢劫现金900余元后逃跑。当时,年仅34岁的常世忠时任郑州市郊区公安分局刑侦中队副中队长。案发后,常世忠带领队友,冒着刺骨寒风,披星戴月,历时半个月,在火车站广场旁一厕所内找到了一件被丢弃的呢子上衣,经现场群众辨认,正是劫匪所穿。随后,常世忠拿着这件衣服跑遍了郑州所有的裁缝店进行查证,根据南方人穿衣习惯上衣下摆窄,北方人上衣下摆宽的特点,最后证实这件衣服并非郑州人裁制,而是犯罪分子从外地穿来。而案发当晚,郑州开往北方的列车仅郑州至太原一列。与此同时,专案组通过对案发现场遗留枪弹进行鉴定,发现该枪弹与不久前山西省太原市所发生的数起持枪抢银行案件遗留弹壳相吻合,以此推断该案为同一伙人所为。根据痕迹物证交叉及三条线索内在联系,常世忠在案情分析会上果断推断:犯罪分子已逃往山西。
  犯罪分子行踪已定,抓捕工作迫在眉睫,怎么抓?谁去抓?专案组人人都清楚,这伙犯罪分子系亡命之徒,携带枪支,抓不好肯定非死即伤。关键时刻,常世忠主动请缨,带领数十名队友连夜奔赴山西太原。与当地警方汇合后,常世忠带队将全太原市百余家裁缝店老板召集起来,对罪犯所弃呢子上衣进行辨认,经过一天的辨认,一个上海籍女裁缝认出该衣为其所制,并肯定指认,她在缝制该衣时因缝纫机线不够,手工缝制了该衣左袖腋下接口约10厘米,还提供其定做衣服者为常来该店的一年轻女子。当晚11时30分,两地警方侦查人员带领女裁缝将定做呢子上衣的女子找到,据该女子提供,衣服是她为其男朋友范兆年定制的,范兆年现在太原市瓷厂家属院居住。两地警方侦查人员旋即赶到瓷厂家属院将范兆年当场抓获。经连夜突审,范对其在郑州抢劫银行罪行供认不讳,并供出另一同伙刘延升现藏匿在距太原百十公里外的榆次市家中。
  由于刘延升性格暴戾、嗜血成性,所以当次日凌晨5时侦查人员赶到榆次市刘延升的潜址,准备抓捕时,队友王天福悄声伏在常世忠耳旁说:“队长,让我先上吧。”常世忠摇摇头,握了握他的手说:“你还年轻。”在生死关头,常世忠的这一句话,却让王天福至今想起来心头都发热。
  随后,常世忠一脚踹开房门,只身冲了进去,被惊醒的刘延升忙从枕头下拽出手枪对准常世忠,只见常世忠迎着枪口飞身扑上去,一手按住其拿枪的手,一手死死掐住刘延升的脖子按倒在床上,队友们闻声冲入屋内,铐住了这个罪孽深重的恶魔。经查,从1980年元月至范兆年、刘延升落网前,俩人先后流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5省市抢劫作案38起,枪杀24人,郑州关虎屯持枪抢劫银行案件的成功侦破为社会消除了一巨大隐患,更为郑州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时也为常世忠赢得了一个“傻大胆儿”的绰号。
  “大胆”的表面是胆魄与勇气,背后却是一份对工作的热爱、执着和那股子倔劲儿。说起老常的倔劲儿,原郊区分局刑侦队侦查员、现已退休的孙金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1983年3月,正值全国严打期间,一次老常骑一辆偏三轮摩托车带我去抓捕一名通缉犯,当押着罪犯返回,途经郑州燕庄飞机场时,罪犯趁我们一个不注意,从偏座上跳车冲入路边一麦田而逃,当时摩托车开不进去,老常见状也飞身下车紧追而去。两人就这么你逃我赶,楞是一口气跑了20里地,从燕庄飞机场追到黄河滩,罪犯再也跑不动了,便一头跳进黄河里,老常不加思索,也跟着跳进冰凉刺骨的黄河里,连拖带拽,硬是将罪犯抓了出来,谁都知道老常是个典型的‘旱鸭子’,我问他,你不会水,不怕淹死你?他傻呵呵一笑,顾不了那么多了,总不能看着罪犯就这么跑了吧,再说,这20里地也不能白跑啊。”
  几经变迁,郊区公安分局后改为邙山区公安分局,常世忠也由刑侦队长先后提升为邙山公安分局副局长、局长、区政法委副书记。光阴似箭,1995年因工作需要,常世忠又被调任郑州市管城区公安分局任党委书记、局长。当他离开工作了近27年邙山分局的时候,当地百姓和分局全体民警依依不舍的含泪为他送行。由小分局到大分局,工作环境变了,工作职务变了,但老常对刑事侦查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着一丝也没有改变。
  1997年5月15日清晨6时许,管城区十八里河镇刘东村村民王春梅在垃圾场捡废品时,从垃圾堆里扒出了个被煮过的男性人头和左肢。老常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指导勘查。当时刮着7级大风,天气炎热,垃圾堆里臭气熏天、尘土飞扬,现场技术员们都觉得难以下手,老常二话不说戴上手套,伏下身子,用自己的双手扒开满地的蛆虫,一点点地寻找现场痕迹,蛆虫顺着他的胳膊爬了他一脖子,他都全然不觉,硬是从垃圾堆里找出了10余个有价值的物证,根据这些物证,很快划定了侦查范围,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仅用10个就将犯罪嫌疑人阎胜利抓获。经过突审迫使阎供述了杀人碎尸的犯罪事实:5月8日,阎与其同伙李兵携凶器窜至郑州市齐礼阎17号院,将曾与其结下仇怨的司胜建杀死后,将尸体拉至西大街一出租房内分尸、蒸煮,并分别抛至刘东村垃圾场和东明路段的熊耳河内。根据犯罪分子的供述,老常带领侦查员沿熊耳河至祭城大坝全长19公里认真勘查,后确定开闸将河道水位放浅,水位刚刚降低又是老常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终将尸块全部打捞出。局长的这种拼命精神令在场的所有民警深深为之折服。
  2000年12月9日,郑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持枪支爆炸抢劫银行案。时任管城分局局长的老常被任命为“12、9”专案组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收集整理线索。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对每一条线索都能认真分析、整理,排出重点,制订具体查证措施。自案发后,老常心里除了案还是案件,他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至深夜两、三点钟,同屋同志偶尔醒来,经常会看到,老常一人裹着被子盘着腿坐在床上,嘴叼香烟,深深思索。案发两个月,老常竟然瘦掉了近10公斤,大伙儿都劝他注意身体,他却一笑置之,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案件破不掉,人民群众不满意,警察抬不起头,说啥也得把这个案子拿掉,好好出一口气,来捍卫警察荣誉。”
  在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中,老常根据现场调查和物证分析,经常向指挥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止一次地独自深入到案发现场和物证集中地区进行查证。2001年5月下旬,专案指挥部决定的“五个战场”开辟后,老常又被任命为第一战场负责人,他和参战民警一道昼夜深入辖区督促、指导工作的开展。他总结出了排查工作五字法,即“见、听、问、座、查”,为“12、9”案件的胜利破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12、9”案件罪犯被抓获后,老常参与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工作,最终为案件的胜利破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此,公安部为他荣记个人一等功。
当了18年公安局长的他积蓄竟只有一个500元的存折,在金钱物质面前,他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在党性原则面前,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
  从1984年担任郊区分局副局长至今,老常已当了近18年的公安局长,然而当组织上派人到他家为其办理后事时,竟找不到一张像样的遗照,看到的是一对老式的破旧木制沙发、一套年代已久的旧衣柜、一台21吋旧电视机和一张仅有500元积蓄的存折,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像样或值钱的东西。面对老局长走后四壁皆空的家庭和没有稳定收入的妻子,许多在场的同志禁不住热泪盈眶。老常家庭拮据,早在他当郊区分局局长时,已众所周知,但大家想不到是,十几年过去了,老常的家竟却还依然如故……
  老常的爱人原在郑州无线电厂上班,1984年,工厂倒闭,其妻便成为郑州市首批下岗人员,家里还有一双儿女正在上学,其弟是一个哑巴,又娶了个哑巴媳妇,日子过的非常艰难,生了个儿子因难以养活,便托付给打哥收养,做为兄长的老常二话没说承担起了对孩子的养育,同时还要不时的资助弟弟一家,原本清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其妻从1985年起,先后卖过肉冻、摆过地摊、卖过衣服鞋垫,至今还在丰乐路上摆了个摊卖书。
  其妻在卖肉冻时,每天早上5点起床,天不亮就冒着凌冽的寒风,到集贸市场购买猪皮,然后回家熬制,再拉到街上去卖,已懂事的女儿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母亲制作肉冻。看到母女俩被冻的龟裂、粗糙的手,同事们直掉眼泪,纷纷劝老常:“你现在已经是分局长了,给嫂子找份工作有啥?”老常总是说:“找工作很容易,但我就欠别人的情,可人家反过来再找我办事咋办?且来找我的人大多都是一些违反原则的事情,这样我一辈子也不会安心,我绝不会拿党性和原则和他们做交易”
  一次,老常的妻子在郑州大石桥街头摆烟摊,被城管队发现后追赶着罚款,香烟撒了一地,人也被扣住,恰巧老常的一部下途径,看到这一场景后,一边上前帮老常的妻子捡起地上的香烟,一边与城管人员通融。临走老常的妻子还叮咛他,千万别把这事儿告诉老常,这位民警含泪点点头转身离去。
  其实,做为分局长,老常面对“发财”的机会很多,但他把党的原则始终作为自己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准则,从不越雷池一步。
1988年春节,邙山分局一位科长想找他调换工作岗位,于是利用春节拜年的机会,带着一个装满现金的信封到老常家中,当这位科长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后,老常立即起身送客,并严肃批评到:“工作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不是靠钞票送出来的,把钱拿走!”这位科长满脸羞愧离开了他家。
  1996年10月,管城区发生一起流氓械斗案,主犯是区政法委一位领导的亲属,这个领导曾经和老常并肩工作过多年,后又成为他的上级,两人私交非常好,为了帮其亲属逃避法律的制裁,该领导让其司机给老常捎去一封信,要求他给予“关照”。老常当场将纸条撕碎扔进了纸蒌,并激动的说:“王子犯法与蔗民同罪,我不管他是谁家的亲属,只要犯了法,该咋办就咋办。”最终,这位领导的亲属受到了法律的应有制裁。
  1997年6月,一位曾经与老常妻子工作过的同事,其儿子因参与盗窃被管城分局抓获。这位同事带着2万元钱,到老常家说情,老常接过钱掂了掂,顺手将钱从窗户扔了出去,冷冷的说:“法律不能为人情代替,犯罪不能用金钱购买。”说完便下了逐客令。至今,这位同事见到老常爱人还像仇人一般互不说话。
  接触过老常的人都由衷地说,老常这人直的不拐弯儿,朴素的都有点“过头”。在老常家以及办公室,同事们在整理遗物时,除了十余件新旧警服外,竟没有发现一件像样的便衣。老常去世当晚,同事们纷纷赶到医院告别,给老常当了多年办公室主任的现管城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魏道华在为老常换衣服时,竟发现老局长临终前还穿着露着脚后跟的破袜子,小魏二话没说,扭头冲出医院到商场买来了双新袜子为老常换上,并流着泪喃喃地说:“老局长啊,你辛苦了一辈子,俺给你换双新袜子,你就放心的去吧”……
  大伙眼中的老常经常是一身洗的褪色的警服,很少见他西装革履,买一件便衣他能穿十几年,一双皮鞋他非穿得磨透了底才舍得扔,内衣内裤没有一件不是逢了又逢,脚上袜子不是破了洞就是露着脚指头,他却不舍的扔并幽默地说:“反正穿在里面,谁也看不见”。1994年老常的女儿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先给老常买了一沓袜子哽咽着说:“爸,以前你一直穿露着脚指头的袜子,我没有能力给你买,现在我有工资了,先买10双给你,不要再苦自己了。”为了安慰女儿,老常摸着女儿的头说:“好,好,爸爸穿,但你要记住,条件再好也要艰苦朴素”。2000年12月,女儿又给老常买了一双皮鞋,多次劝老常换上,他一直没舍得穿,至今这双新皮鞋还放在家中的衣柜里。
  无情未必真豪杰,为了公安刑侦事业,为了更多人的生活幸福安定,他把对妻子、对家庭的爱深深埋在心底,把全部心血献给了他所为之奋斗不息的事业。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老常在临走前嘴里一直在默念着妻子和儿女的名字,那双历经沧桑的双眼始终没有闭上,大家知道,他是带着深深的遗憾走的。这里包含有对未完成工作的遗憾,更是对未偿还拖欠了家庭、妻儿近30年的情感债的一种深深遗憾。
  1968年12月的一天,大雪纷飞,下午,妻子将要临产,多么渴望丈夫就在身边,可是做为古荥派出所一名刑警,老常因查找线索出差在外,好心的邻居找来架子车,冒着大雪把妻子送到医院,直到第二天下午,老常才风尘仆仆赶到医院,看到一脸倦容的妻子和刚出世的儿子,这个铁打的汉子这次真的流下了热泪,他轻轻握着妻子的手说:“下次我一定要在你身边”,可是老常失言了,1974年当女儿降生时,因办案他仍然不在妻子身边。
  197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年仅1岁的女儿因患急性肠炎脱水休克,此时老常因案件不在家中,妻子抱起女儿准备上医院,可七岁的儿子在家又无人照看。妻子急得直掉泪。闻讯后,分局的同事急忙找来自行车,把老常的女儿送到医院抢救。事后,医生对老常讲,你女儿算捡了一条命,再晚一会儿就没命了。
  1989年冬季一场大雪,郑州市一些公共汽车不得不停运,一大早儿,妻子象往常一样,准备去集贸市场购买猪皮制作“皮冻”,由于没有公交车,她只好把皮冻盆固定到自行车上,一脚深一脚浅,硬是推着自行车从大石桥走到火车站,短短3公里路,摔了十几个跟头跤,走了近2个小时。此时,妻子心中充满了对老常的怨气,但她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何止这时老常不在身边,老常从警三十五年,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没歇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三十多个除夕,只是在2002年他因重病在身,卧床不起,这才算是和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在妻子的记忆中丈夫总是忙于工作,在一起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半夜醒来一摸,床又空了。在儿女的记忆里,孩童时期,很少见到自己的爸爸。爸爸从来没带他们逛过公园,看过电影。
  不了解老常的人也许会认为他无情、严峻是个“铁人”,但在老常工作过的单位,同事们却深深地感受到他那份无私、宽厚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局长位置的他,能够切身体会到刑警工作和生活的辛苦,他常常为同志们照顾不够而自责,每逢下基层检查工作,他总是了解民警的生活情况,民警有病了,他只要听说,必亲自登门探视,民警过生日了,他总是送去一个生日卡祝贺,民警外出执行任务,他总是不忘给科所长们打电话,让他们去其家看看有没有困难,帮助解决。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民警因病住进了医院,他得知后,赶到医院去看望,并带去了慰问品,使这位年轻的民警很受感动,出院后,这位民警逢人就说:“实在没有想到常局长会亲自去医院看我,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活儿,有使不完的劲儿!”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公安事业的召唤面前,在领导和同志们的热切企盼中,已经退居二线的他再次走上了刑事侦查工作的第一线,但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积劳成疾,在查证一重大案件线索时,因心脏病突发,他终倒下了……
  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劳累过度,老常已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衰竭等多种疾病,为让他安心养病,精心治疗,2001年4月,组织上决定让56岁的老常从郑州市管城分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入院治疗。
  然而对于视工作为生命,没有其它兴趣爱好的老常来说,这一段住院时光无异于一次漫长煎熬。尤其当他从报纸、电视中得知郑州市发生了连续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1.18”特大绑架案、“1.26”持枪抢劫安利公司案后,老常再也按耐不住。此时,由于郑州市连发大案,市公安局党委决定抽调一批富有侦查经验的离退休老公安局长组成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专家组,指导案件的侦破工作,组织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常,并任命他为专家组组长。消息传到老常耳中后,他不顾病体尚未痊愈,急急忙忙办理了出院手续,第一个跑到市局报到上任。
  在担任专家组组长期间,老常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于是,在各个疑难案件的侦破现场、在通宵达旦的专案会议上,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往日那个破起案来不要命的“傻大胆”的身影,与过去唯一不同的是,老常衣兜时刻都揣着一瓶速效救心丸。
  在以老常为首的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专家的指导下,发生在郑州的“1.26”特大持枪抢劫案、佟世奇特大杀人绑架抢劫团伙、“5.14”特大绑架人质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相继破获。然而此时,老常的心脏病已越来越重了,但他怕影响工作,总是背着同事偷偷吃药,从不让大伙看到。
2002年9月,老常前往登封查证一起疑难案件,在连续工作了3天3夜后,9月5日上午12时30分,他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当场昏倒在案件现场,人事不醒。市公安局领导闻讯后下令,实行一级警卫护送,将老常送进省内医疗条件最好的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行治疗。经过24小时的全力抢救,老常暂时脱离了危险。次日,院方决定给老常做心血管搭桥手术,可是当老常得知手术费用需要12万元时,他不想让组织上花费太大,私下跟院方达成协议,拒绝了手术,采取保守治疗。
  就在住院治疗期间,闲不住的他也始终把心思放在案件的侦破上。2002年12月11日、13日,郑州发生了一起系列杀人碎尸案,老常听说后,偷偷从医院溜出来,冒着大雪摸到现场进行勘查,然后把专案组人员召集到一起,共同分析研究案情,并最终划定侦查范围,案件很快得到告破。
  其实,老常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已到了非住院不可的时候了,按理,他应该好好呆在医院养病、休息,但他总是放心不下工作,经常从医院溜出来,跑到专家组询问案件侦破情况。
  2003年1月3日,又一次从医院溜出的老常得知一起的特大抢劫、盗窃、杀人团伙已被警方纳入视线,市公安局为此要专门成立“1.3”专案组进行侦破时,他找到局长李民庆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案件的侦破,并承担全部线索的查证工作。在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后,1月5日下午,老常像以往一样,独自一人来到邙山区查证线索,17时45分,他突感胸闷、透不过气来,一头栽倒在地上,用最后一点力气给一个朋友打了电话。但当老常的朋友驱车赶到时,他早已不醒人事。
在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院方组织近十名专家组成抢救小组,对老常进行全力抢救。
  消息传到“1.3”专案组,整个专案组炸开锅,所有专案民警都被深深震惊了,大家压抑不住心头悲痛,许多同志呼喊着老常的名字,发疯似地冲到医院,守侯在抢救室外,痛哭失声,一名跟老常共同负责线索查证的民警死死缠住医生:“求求你,救活俺常大哥。只要能救活他,要我什么器官都行”……
  正在市公安局召开党委会的省公安厅副厅、市公安局局长长李民庆当场中断会议,带领全体局党委成员,风驰电掣赶到医院,李民庆找到院长,激动的说:“请你们全力救治,上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无论花多少钱,我们局出,一定要挽留住我们这位好同志。”……
副市长姚待献也赶到医院,密切关注老常的抢救情况,要求医院要尽最大的努力挽留住老常的生命……
  短短不到10分钟时间,正在附近执勤的交巡警、严打一线的民警、邙山分局、管城分局曾和老常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都赶来了,汇集的人群挤满了整个抢救室外的走廊,大家都眼含热泪默默为里面正在和死神做着最后搏斗的老常祈祷着……
  抢救室外热血沸腾,抢救室内万分紧张。时间过的好慢啊,5分钟、10分钟、20分钟……透过抢救室门上的玻璃窗,心脏助搏器上每一次微弱的跳动都深深牵动着外面每一个人的心,许多人都在喃喃的说:“老常,你要挺住,你一定要挺住啊……”
  然而,战友们的期待、领导们的关怀最终未能挽留住老常。
  2003年1月5日19时25分,终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在与死神搏斗了近2个小时后,老常那颗顽强的心脏终于停止的跳动……。
***
  噩耗传出,绿城郑州12000余名公安民警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同事们在医院领办理老常后事时,看到了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个是表面已锈迹斑斑的眼睛盒,盒内除了使用多年的老花镜外还放疑犯照片、线索卡片和两支做笔记用的圆珠笔;一个是写满了当天下午“1.3”案件线索查证情况及侦破建议的笔记本。
  这就是常世忠留下的最后遗物,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侦查员的高尚情怀!
  邙山含悲,黄河鸣咽。
  战友们来了,局领导来了,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了,就连被老常打击处理过的刑满释放人员也来了……
  人们站在常世忠的遗像前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数不清的鲜花献在他的灵前,堆的像巍巍邙山。
  “老局长,老局长,你怎么走的这么急啊,你不是说等案件破了,咱们还要共饮一杯吗?”与老常多年共事的一位刑警,双膝跪地,悲痛欲绝。
  “功勋至今犹在,清名终古长留。”
  ——一幅幅低垂的挽联,诉说着人们的巨大悲痛,倾吐着人们的无限哀思和崇敬之情。
   就像许许多多把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公安事业的英烈们那样,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常世忠,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躯融入了光荣、神圣的公安事业。
  他活着是一面旗帜,他倒下了是一座丰碑!

刑事侦查专家|常世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