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马叙伦谈蒋百里:教唆唐生智反蒋 献特务制度自保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12-09 11:15:24 浏览次数: 【字体:

 

核心提示:其宠遇如此,以百里忠于己也。然鸷忱颇薄百里,谓其性易变,不可恃。百里擅战术,虽不将兵,而同学弟子遍军中,蒋介石、唐生智皆出其门。介石初不之重,生智以湖南反介石,百里实唆之,以是为介石所幽。

蒋百里(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石屋续渖》,作者:马叙伦,出版:山西古籍出版社

蒋百里之自杀与被幽

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蒋固海宁大家也。百里仪貌失丽,姿地聪敏。清光绪戊戌,浙江始有新式教育机构,百里肄业于杭州求是书院,为监院陈仲恕丈所赏。未毕业,赴日本学陆军,因娶日女为妇。

辛亥,浙江光复。元年,其同学蒋尊簋任浙军都督,以陈仪为军政司长,百里为总参议辅之。二蒋,吾浙少年军人之翘楚也。然尊簋旋去浙,百里亦行。仲恕丈任总统府秘书,荐百里于袁世凯,世凯赏之,使长保定军官学校。吾友徐鸷忱朔,亦学于日本,治炮术,辛亥,隶徐绍桢部为标统,绍桢反正,鸷忱以所部与铁良战于金陵紫金山,仅以身免。

百里因招使教于军校。鸷忱语余:“军校学生有谋反袁世凯者,百里大惧,一日,召学生致训,学生多不为动,百里益惧,遂以所佩手枪自戕,不殊。”仲恕丈告余曰:“世凯于午夜得军校电话报告百里自戕,立召陆军总长段祺瑞,使偕总统府医官即时赴保治其疾,且语以专车已备。”

其宠遇如此,以百里忠于己也。然鸷忱颇薄百里,谓其性易变,不可恃。百里擅战术,虽不将兵,而同学弟子遍军中,蒋介石、唐生智皆出其门。介石初不之重,生智以湖南反介石,百里实唆之,以是为介石所幽。

百里故尝游德国,悉希特勒之所为,及被释,遂以所谓政治警察之计划献于介石,乃得信。此余闻之百里之所亲者。余与百里同事浙军都督府,其从子复璁又及余门,然余与百里无往还。

相关阅读:马叙伦其人 作者:文尚 原载于《光明日报》

马叙伦(1885—1970)现代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部长等职务。

马叙伦,字彝初(又作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年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大共和报》主笔、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马叙伦在我国传统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诂各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文字学的研究贡献卓著。民国以来,马叙伦博考金甲文,吸取近六十年来近人研究的成果,撰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该书写作始于1911年,1928年完成,出版于1957年,数十年间三易其稿。该书体例独特,内容宏富,依据六书分析《说文解字》文字,各归其类,联系古音,明其音转;研究转注甚精辟,对于假借,亦多归纳。其最大的功绩是纠正了《说文》根据小篆形体,解释形义的谬误。就《说文》学来说,这是一个总结性的成果。《说文解字研究法》是马叙伦写《疏证》的预备材料。该书介绍了《说文解字》的古本、字数、部首次第,以及说文象形之文、指事之文、会意之义、形声之字、转注之字、假借之字,说文重文、声韵、读音,说文以同音假借字说解,以方言为说解,引经文以说字,引群字以说字,引通说为说解等,并指出说文部首误分误合、说解二义混合、两字说解互讹、属字之误等问题。

《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是从中国文字构造方法的六书,去研究中国文字之发展和演变的。马叙伦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从图语变来的,我们所用的字,并非出于一个人造的。造字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精通小学的。他举出很多实例,说明在图语时代这些本是图语,后来取了它们造成的文字,便成了指事、会意的字,而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六个名词,是后来研究文字的人们发现了它们相当的规则追加的。在研究方法上,他批评了过去和近代的文字学家的研究缺点,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方法,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并借助于社会学、人类学的帮助。在运用材料方面,不限于《说文》,也不限于金甲文,世界的象形文字也应是参考的重要资料,实物也是重要的佐证。他冲破清人为通“经学”才研究文字的桎梏,把文字本身做为研究的对象,积极地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必须了解中国文字》一文,举了许多例子,批评了近代考古学家对于文字认识上的错误,提出从中国文字的结构去发现中国古代社会的痕迹,以便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他自己就从研究文字去考证了官吏的由来以及社会和邦国家族的意义。

马叙伦平素对古籍研究兴趣亦浓。著有《老子诂》、《庄子义证》、《庄子天下篇述义》等。《老子诂》是一部以校勘为主的书,引用的资料相当丰富,以清毕沅经训堂刊唐傅奕校定本为底本,吸收了前人的许多校勘成果,采用许多重要版本进行校勘,征引类书及其它各书中《老子》的引文进行比较,也作为自己的判断。《庄子义证》有三十卷,附录二卷,校补一卷。此书的写作前后达十年之久,他吸收前贤成果,悉心为之考证。这两部著作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受到重视。《庄子天下篇述义》除阐发原著的意义,也兼及文字的注释。在述义、注释方面,作者列举自汉以来各家的意见,加以考订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天下篇是否庄子的作品的问题,他认为天下篇是作一时代的学术的结论。这非庄子不能为,它与庄子内七篇条理一贯,都是庄子的作品。另外,根据庄子本文,考证了“在我国商代印度已与今新疆之于阗、莎车有交通,而新疆之东与甘肃接壤,则佛法在周末自有传入删丹、张掖之可能……庄子记及此事,而其书述义大抵与佛法相同”,提出了庄子哲学是受印度佛教影响的意见。

解放后,马叙伦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并积极从事文字改革的工作。1951年政务院下设“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马叙伦任主任委员。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国务院任命他为该会委员。他先后发表了《文字必须改革》、《文改笔谈》等文章,主张汉字必须改革,必须简化,必须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

 

百里故尝游德国,悉希特勒之所为,及被释,遂以所谓政治警察之计划献于介石,乃得信。此余闻之百里之所亲者。余与百里同事浙军都督府,其从子复璁又及余门,然余与百里无往还。

特务制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