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刚解放郑州只有20多个警察 60年警察数量增长600倍

来源:河南商报网 作者:胡巨阳 董永雷 楚涛 王春胜 发布时间:2009-09-08 10:55:35 浏览次数: 【字体:

  

99式警服以蓝灰色为主

 

 71式制服,上衣为白色,裤子为藏青色  

 89式警服,颜色为黄色。

 1948年,郑州解放时,只有20多名警察。60年后,警察数量增加到1.4万多名。量的变化带来的是安全保卫工作质的变化,有个“段子”或许能予以佐证。

  上世纪90年代,一河南小偷江城案发,面对民警,其叹:郑州的警察太厉害,很难混,只好换地方了。

  历程

  60年,警察数量

  增长600倍

  郑州有多少警察?很少有人能说出准确数字。

  郑州市是1948年10月22日解放的。来自郑州市公安局档案部门的数据:郑州解放的第三天(即10月24日),郑州市就开始有了警察。但那时对外不叫“郑州市公安局”,而是取名为“郑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组”,当时的警力少得可怜,只有20多名民警。比现在一个普通派出所的民警还少。

  同年10月28日,刚刚成立一个星期的“郑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组”被改名为“郑州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公安局”(简称“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并成立第一、二、三公安分局(级别虽相当于现在的区分局,但人员加起来还没有现在一个分局多),据有关人士回忆,当时的人员均为部队编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郑州敌情复杂,为适应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需要,公安干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名称也几经变革。

  1955年4月,郑州市公安局成立。1968年4月,郑州市公安局改名为“郑州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1972年又成立“郑州市革命委员会公安局”,与“郑州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并存。1980年12月,“郑州市公安局”正式成立,此后未再更改。     

  目前,郑州市公安局共有1.4万多名警察,下辖17个分局、县(市)局,全市共设立206个派出所。

  60年来,郑州市公安局涌现出何天慈、傅森、任长霞、王玉荣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多人获得公安部“二级英模”以上荣誉称号。

  利器

  警用直升机

  一架飞机

  能抵200名民警

  时下,市民几乎天天看到在绿城上空盘旋、标有“郑州公安”字样的两架直升机。它们是郑州警方的“活招牌”,全国公安战线上最先装备的警用直升机。

  这两架直升机的型号分别是美国罗宾逊R44和R22。

  R44多功能直升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警用直升机,价值400万元。比R44小巧的R22,价值200万元。R44和R22最大航程分别是650公里、480公里,分别可载4人、2人。它们可在案发地上空巡查,并可对地面的警力进行指挥、调度和提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可通过红外夜视仪进行巡逻扫描,发现可疑物和可疑点,打开警用探照灯进行照射、分辨、跟踪;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狙击手均可对犯罪分子发射烟雾弹、催泪弹,必要时将歹徒击毙。

  “一架飞机能抵200名民警。”公安部警航办一负责人介绍,一架警用直升机的监视范围可达4.6万平方米,是警车的200倍;一辆警车通过6.5公里长的街道,需7~15分钟,而警用直升机一般只需2分钟。

  反恐突击车

  比老A使用的

  突击车还厉害

  青海维稳、四川抗震救灾、奥运会、新疆维稳……近年来,哪儿有重大活动,哪儿就会出现郑州特警。郑州特警已成为全国公安中的“王牌”,屡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公安部的表彰。

  郑州特警之所以成为全国公安中的“王牌”,一是因为快速反应,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二是因为郑州特警的装备精良。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老A们外出作战所使用的突击车,看起来外形彪悍,行驶灵活快速。

  郑州特警所使用的反恐突击车和老A的车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州特警所使用的反恐突击车动力强劲,车体采用纯钢板设计,包括车窗在内,都能够起到防弹作用。突击车可以搭载10名特警,车身四周都有射击孔,特警们可以利用观察窗对外面的嫌疑人进行射击。在车顶部有一个用钢板制作的“天窗”,狙击手可以通过这个“天窗”对犯罪分子实施致命一击。在车顶前部,还有一个九孔催泪弹发射机,可以同时发射9枚催泪弹。同时,在加装了攀登架的突击车上,可以将攀登架瞬间升至三层楼的高度,便于特警突击队迅速进入藏匿犯罪分子的高楼房间内。

  超大口径

  微光夜视仪

  黑夜里能看到

  千米以外的物体

  郑州特警的“夜视千里眼”——超大口径微光夜视仪是目前警界中的先进武器。这种夜视仪能够在夜间没有任何光亮的情况下,轻松看到千米以外的物体,能够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让特警队员可以在不暴露身体的情况下,利用软管窥镜对目标进行有效侦察,从而实施精准打击。

郑州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