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重庆市警察博物馆即将开馆 揭秘60年前真实“潜伏”计划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04-19 06:47:30 浏览次数: 【字体:

 

    热播大剧《潜伏》中,孙红雷在剧中大破特务准备在解放后潜伏天津的计划———“黄雀”行动,诠释了一位革命战士在特殊战线上的沉着和智慧。然而,历史比电视剧的情节更为惊心动魄,在同一时期,军统、中统特务,在重庆准备了一个规模更大的潜伏行动———“应变”计划。即将开放的警察博物馆开馆后,将展出重庆公安侦破特务潜伏计划的相关文物,揭秘“应变”计划。

  五本花名册 就是潜伏名单

  在警察博物馆二楼“国保厅”的一侧,放着五本已经发黄的花名册。这里面就是“应变”行动被侦破后,抓获的特务名单。这是一份完整的潜伏名单,花名册中记录了近2000人的名字。

  “‘应变’计划是相当庞大的。”重庆市警察博物馆馆长刘彦说整个应变计划分为三个部分:杀害、破坏和潜伏。而潜伏部分的直接负责人,是当时保密局(即军统)西南区副区长少将李修凯。李修凯1932年加入军统。与“应变”计划其余两个部分的负责人约定,李修凯在1949年11月29日将到机场与他们会合,然后一起逃走。但李修凯患有肺结核,这在当时是绝症。所以他不想走了。第二天,解放军进城,重庆市公安局成立。

  李修凯自首 潜伏计划曝光

  在警察博物馆一楼,李修凯自首案被做成了一个专题展区。里面有他自首的经过、提供的潜伏组名册复制件。

  刘彦说,李修凯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到。12月4日,他向当时的市公安局一处处长陈诚自首。他自首后,向市公安局提供了“应变”计划的详细内容以及现在展出的潜伏组名册。根据李提供的情报进行侦察后,重庆市公安在次年1月18日,组织了一次上万人参与的行动,一个下午就抓到了1300多潜伏特务。在博物馆里,有一段用密码写成的电文。这是一份特务准备传出去的情报。旁边就是密码本。电文头3位数字是401,据介绍按密码本翻译过来就是“我”的意思。这和《潜伏》里的描写一模一样。

  重庆站站长被捕 潜伏寿终正寝

  李修凯自首,“应变”曝光,到1950年5月,已经抓捕潜伏特务2000余人、自首的达900多人。真正让特务们的重庆潜伏计划寿终正寝的行动,是当时重庆市公安局在万州抓捕了重庆站站长李克昌。“李克昌之所以重要,是他破坏了《挺进报》,导致133名川东地下党人被捕。”刘彦说,小说《红岩》正是根据这一历史写作的。“李克昌在破坏《挺进报》时,与《潜伏》内的陆桥山是一个职位,渝站情报组组长。”在李克昌被捕后,应变计划彻底烟消云散。在1952年,李修凯也因结核病去世。“死前,李修凯还见了当时的公安局局长刘明辉一面。”刘彦说,据记载,当时李修凯最后说的是:“感谢共产党,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重庆市警察博物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