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前夕的红色便衣保卫队 甘当无名英雄
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考虑到进城后保卫党中央的需要,专门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卫队。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年轻、忠诚,能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甘当无名英雄,为共和国的初创和中共中央领导层几次重大政治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了功勋。
中央领导机关要进城,李克农向周恩来建议:应尽快组建一支有力的便衣保卫队
当平津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中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搬迁到北平。搬迁工作由周恩来副主席亲自部署,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直党委副书记曾三具体负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担负中共中央情报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通过他领导的系统,对北平的复杂情况已经有所掌握。北平是国民党华北“剿总”的所在地,原来就特务机构林立,有国民党政府的国防部保密局、二厅,华北“剿总”二处,阎锡山的特务系统,还有美、英的国际间谍等,特务系统多达八个。另外,随着西北战事的推进,辽沈战役的胜利,从东北、华北和西北也有大量特务流窜到北平潜伏下来,很难在短时间里查清楚。特别是北平即将以和平的方式解放,这些敌特的存在就更难一下肃清。
鉴于上述情况,肃清敌特的工作将与中央机关进驻北平的工作相伴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敌特分子一定会更隐秘更狡猾地进行破坏、暗害、刺杀、投毒等活动。因此,进城后的保卫工作不但不能有丝毫放松,而且更要千方百计地去加强。
针对这种前所未遇的情况,李克农意识到保卫工作要据此及时予以调整:“以前在城市,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地下);今后正好反过来,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因此,仅靠公开的保卫工作就不行了,必须建立一支便衣保卫队,把公开和秘密的保卫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党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
基于这一认识,李克农向中央搬迁的最高负责人周恩来提出建议:应尽快组建一支有力的便衣保卫队,经过强化训练后,适应大城市保卫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人的工作。
周恩来对李克农提出建立便衣保卫队的建议完全同意,并指示说:“便衣保卫队的成员,要挑选经过斗争考验,思想觉悟高,对党忠诚,机智勇敢,遵守纪律,能忍辱负重,甘当无名英雄的人组成。”
在得到周恩来的首肯后,李克农于1948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专门找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高富有谈了话。
李克农说:“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得很快,北平就要解放了。党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和毛主席很快要迁到北平办公。北平的敌情很复杂,和农村情况不一样,那里不但需要公开的保卫,还需要另一种隐蔽形式的保卫。为此中央决定,组织一支150人左右的便衣保卫队,这个队队长的角色就是你的了。另外还给你配备一位指导员焦万有,一位副指导员沈平。”
自此,开国前夕的红色便衣保卫队正式组建。
毛泽东等进京“赶考”,便衣保卫队开始执行“最重要的保卫任务”
1949年3月23日这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毛泽东听完广播,吃完早饭,已经快11点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陆续来到毛泽东的住处。11辆吉普车和小轿车,以及10多辆大卡车,都已准备就绪,停在门外,待命向北平进发。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先上了车,陈云、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立三、陆定一等也相继来到,登上了汽车。毛泽东等向前来送行的干部和乡亲们挥手告别。随后,吉普车和车队启动了。
3月24日,新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从北平城中打来电话,说:请毛泽东和中央首长从河北涿县乘火车进北平;第二天下午安排了西苑机场阅兵式,并邀请了北平各界人士前往机场欢迎。天黑以后,叶剑英和滕代远乘坐给毛泽东准备的专列来到涿县。叶剑英一进门,就把进北平的具体安排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点头表示同意。
中共中央进北平的行动由周恩来主管。根据周恩来的具体指示,成立了以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为首的组织委员会。这个组织委员会除了叶剑英外,还有平津卫戍司令员聂荣臻、北平警备司令员程子华、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
事前,叶剑英、李克农联名将研究和部署结果向中央作了汇报,并建议中央到达涿县后改乘火车到北平。叶剑英和李克农一再强调,如从长辛店乘汽车到西苑飞机场,必从广安门穿经城里,再到西直门才能到达,无好公路可走,所以以乘火车为妥。
毛泽东一行23日夜住在唐县的淑同村,24日下午到涿县,夜宿四十二军司令部大院。根据周恩来与叶剑英的最后商议,毛泽东等一行于3月25日凌晨乘专列出发。凌晨2点,在涿县休息后的毛泽东等人,登上了开往北平的列车。
3月25日这天,李克农给便衣保卫队布置的任务是:在清华园火车站、颐和园和西苑机场内执行便衣保卫任务,由市公安局配合。外部警卫由四野二○七师担任,市公安局和便衣保卫队紧密配合。
出于保密需要,便衣保卫队领导只吩咐队员们,“执行最重要的保卫任务”,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这么多天的辛苦忙碌,就是为的这一天早点到来。此前,队长高富有召集各区队长作了具体部署和分工之后,队员们个个兴奋不已。
3月25日凌晨3点,队员们就早早起身,按照事前的部署各就各位。
当天色大亮,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一列火车徐徐开进了清华园火车站。车停稳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叶剑英市长的陪同下依次走下了火车,受到了等候在月台上的聂荣臻、彭真、罗荣桓和林彪等的热烈欢迎。
毛泽东等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然后分乘汽车到颐和园益寿堂聚齐。
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休息时,周恩来一直在不停地忙碌。他先是叫来了在香山部署中央领导人住地工作的杨尚昆。周恩来找杨尚昆交代任务,要杨尚昆马上到西苑机场,对入城仪式活动最后作一次现场检查。随后,周恩来又找李克农、王范等部署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的具体事宜。李克农到来后,向周恩来详细介绍了下午活动的具体安排。周恩来听后问高富有:“动物园往机场转弯处,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从颐和园到西苑机场的距离并不远,但那时这两地之间还没有一条顺当的路相连,从颐和园去西苑机场,要经动物园再西折呈一锐角“V”字形,那里南来北往几条干线相交,交通状况复杂,是事故多发地段。细心的周恩来询问的就是这一段。
高富有说:“那里已经安排了我们的人负责指挥交通。”“能指挥得了吗?”周恩来关切地问。“能。”高富有肯定地回答,“我们进城后,就开始训练,向人家学习交通规则和指挥知识,还在一些要害地段进行了上岗实习。我们的队员学习都很刻苦。”
但周恩来还是有些不放心:“不会指挥错吧?”高富有很有把握地回答:“不会的。”李克农问:“你检查过了吗?”“检查过了。我们的队员凌晨3点就上岗了,除我们负责的地段外,颐和园到机场、机场到香山沿途还派出了流动人员配合二○七师进行警戒。”高富有如实地说。周恩来点点头赞许地说:“这就好。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中央放心。”
周恩来同李克农、王范等就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的具体安排又作了一番交谈后,问道:“从颐和园到飞机场这段路要走多长时间?”
对周恩来的提问,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包括司机在内,谁也说不出来。于是,王范和高富有一道赶紧乘车去作实地勘察。回到颐和园,他们向周恩来作了详细汇报。
受到周恩来对工作的严谨和精细态度的感染和提醒,高富有随后又一次乘吉普车,对颐和园到西苑机场沿线的警卫工作再作最后巡查。
一到香山,毛泽东就朝高富有发火:“高富有,你们搞的什么名堂?”
按照周恩来的精心测算和安排,下午3点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分乘几辆小轿车,由颐和园出发前往西苑机场。到达机场入口处时,叶剑英、聂荣臻等已在那里迎候。毛泽东一行下车,并换乘事先准备好的阅兵吉普车,准时进入机场。
下午5点整,机场上空升起了四颗信号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乘坐的吉普车,在叶剑英、聂荣臻陪同下,徐徐开进机场,开始检阅部队。西苑机场的活动结束后,毛泽东等一行分乘多辆轿车,驶往中共中央的新驻地——香山。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去香山。
通往香山的公路是临时抢修的,路况较差,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颠簸得厉害,车轮碾过,扬起一片尘埃,司机只好把车灯全部打开快速向前驶进。毛泽东不时向车窗外张望,眉头紧锁,显得有点不高兴。周恩来也生气了,一路连声说道:“太快了,不要太快了……”
车队进入香山大门后停了下来。周恩来一下车就发起火,冲着从领头车上下来的王范说:“你想干什么,车开得那么快!”王范正满心喜悦,庆幸一路顺利,没出什么故障。不想一下车,就受到了周恩来迎头痛批。他壮着胆子解释说:“我是想和后边的车拉开一定距离,这样万一遇到炸弹,我被炸死了,后面的车还不至于发生危险。”“可你想没想过,天已经黑了,后边的车又不认识路,你跑那么快,后边的车使劲追你,万一翻了车怎么办?”周恩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说。其实,从警卫角度来看,王范的想法不无道理,必要时舍身保护首长的安全,这是保卫战士的素养和天职。但周恩来的考虑则更加细致、周密。
这时,毛泽东也走了过来,因与王范不熟悉,没对他说什么,而冲着便衣保卫队队长高富有严厉说道:“高富有,你们搞的什么名堂?搞得我进北平比蒋介石进北平还要厉害,这还了得!共产党怎么那么怕群众呢?”原来在去机场的路上,毛泽东看到沿途警备森严,有的武装警卫战士甚至把枪口直接对着路上的行人,感到很不舒服。但因要赶往机场阅兵,便没有当即发作。这会儿上了香山,他便朝高富有发起火来。周恩来也随之批评道:“我们和人民是鱼水关系,而你们却断了交通,警戒枪口朝着群众,警卫方式过于机械、生硬,人民群众会怎么想?人民的领袖怎么能这样进城呢!”尽管高富有默默听着批评,但心里感到有些委屈,因为沿途武装警戒是由四野二○七师负责的,断绝交通是市公安局布置的,并没有他的责任。但他没作丝毫辩解。
汽车继续开动后不久,就遇上一个大爬坡。司机狠踩一脚油门,弄得汽车发动机嗡嗡作响,可车轮只在原地打滑,就是上不去坡。毛泽东说:“上不去吧?我们下来走好了。”毛泽东说着就和周恩来他们下了车,踏着夜色,顺着高坡慢慢走到了香山慈幼院的后门。
那里停着一辆吉普车,是毛泽东从西柏坡到北平乘坐的吉普车。
毛泽东问:“不是到了吗?为什么还要上车?”周恩来说:“这路太陡,小汽车爬不上去,必须换越野吉普,前面还有好长一段路呢。”果然,越野吉普又开了一阵子,才到了一个开阔的大院子前。这回真的到了目的地——双清别墅。
在李克农和社会部的统一领导部署下,便衣保卫队开展了一系列肃特反霸的斗争
北平和平解放之前,不仅是国民党在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更是国民党特务组织活动的中心。除此之外,北平郊区还集中了一些流氓恶霸、土匪盗贼、逃亡的地主还乡团人员,以及国民党散兵游勇等。他们汇合在一起,横行乡里,造谣煽动变天,不断制造事端,也成为威胁中共中央的不安全因素。
便衣保卫队到达北平后,在李克农和社会部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开展了一系列肃特反霸斗争。在中共中央机关进城前后,先后破获了9个国民党特务的潜伏组织,国民党潜伏电台台长计兆祥也被抓获。同时还开展了政策攻心战,要求反动党团的骨干分子向政府进行登记自首。1949年3月初,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秘密向我公安机关自首,并影响了一大批敌特骨干相继登记自首。这样,敌特组织便土崩瓦解,其“应变潜伏”和破坏计划也遭到了致命打击。
在香山检查站工作的孔祥惠、刘忠、张贻文等几名便衣队队员,在发动群众揭发检举当中,听当地居民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有一个叫毛晋臣的人,在解放前夕来到这里,自称来自河北清远县,是养蜜蜂的,可是并没见他养过蜂,经常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找他,但这些天突然不知去向,很可能是到这里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分子。然而,孔祥惠等人翻遍了香山地区的户籍档案,也没有发现有毛晋臣这个人。之后,他们又在已经登记自首的国民党员、三青团员、敌特人员中认真做工作,逐个询问是否有毛晋臣这个人。最后,有一个自首的三青团骨干分子告诉孔祥惠说,这个人他认识,并说毛晋臣有特务身份,以养蜂为掩护,在便衣队来到之前,他可能闻到了什么风声,说是到别的地方养蜂去了。
便衣队的队员们经一起分析,认为毛晋臣可能是到门头沟一带躲藏起来了,因为在这以前,他曾几次去过门头沟。于是,孔祥惠跟踪追击,化装成挑担的货郎,到门头沟一带卖货。几天后,他果然在一个小村庄看到了毛晋臣,便回来作了报告。孔祥惠和刘忠、张贻文商量后,带了两名民警,由那位自首的三青团骨干分子引路,到门头沟将毛晋臣抓获。
经突击审讯才弄清,此人是清远人,原系日本特务,后又投靠国民党,杀害过我村干部和群众,是个有血债的国民党特务分子。清远县解放时,毛晋臣曾被我公安机关抓获,但在押解途中跳车逃跑,后来潜伏到北平香山地区。
除此之外,便衣保卫队还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侦查,及时破获了多起敌特分子妄图制造的暗杀恐怖活动。
如柴氏兄弟案:柴氏两兄弟皆为国民党用重金雇佣的职业杀手,他们利用跟踪侦察手段,发现了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家庭住址。董必武当时住在西城区西皮市胡同,即人民大会堂西侧。董必武家离办公处很近,为节约开销,他每天下班后就徒步回家。柴氏兄弟暗中跟踪,摸准了董必武上下班的活动规律,正准备实施暗杀时,被公安部门迅速查获,柴氏兄弟被一举抓捕。
又如段云鹏案:段云鹏是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华北特派员,身负刺杀中共高层领导和知名人士的任务。有一段时间,段云鹏利用手下小特务,采取各种手段,如拿报纸对照片,在会场外停车场按图索骥,骑自行车或步行跟踪等,几天之后,他们找到了郭沫若家的住址。郭沫若家当时在西四附近的大院胡同(即原雍亲王府)。正在他们准备实施暗害时,被早已盯住他们的公安人员抓捕归案。段云鹏被抓获后,公安人员从他身上搜出的暗杀名单中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以及民主人士李济深、郭沫若等20多人。
便衣保卫队还配合公安部门,相继破获了国民党派遣特务图谋行刺张治中、傅作义、陈嘉庚、沈钧儒等人的案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