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北京警方杂牌枪用了整整三十年
![]() |
美国制造的0.38in(4in管)警用特长弹巢转轮手枪,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短暂使用过。 |
![]() |
国产五四式手枪,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民警们还很少能用上。 |
■ 装备
目前,北京警方反恐处突、防爆安检、刑事技术方面的警用设备,均居国内第一的水平。据北京市公安局装财处负责人介绍,“警用装备冠军”这一成绩,得益于最近10年的努力,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警方的警用装备才刚刚起步。
据装财处统计,改革开放初期,北京警方机动车总量不超过500辆,多数都是三轮摩托。直到1990年亚运会时,机动车总量才升至2000余辆,切诺基吉普、桑塔纳才成为主力车型。目前,价值数十万元的警用武装处突车、加装冲锋梯的攀登突击车等等特种车,都已进入警用车阵营。
而建局之初,市公安局使用的枪支,完全是日本、国民党军队缴获的杂牌枪,以及接管北平市警察局时,收缴的旧警枪支。
从1949年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公务用枪一直是这批杂牌枪,坚持了整整30年,国产54式手枪极为少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根据形势需要和上级指示,才开始强化基层枪支配备,基层民警才用上了步枪、冲锋枪。
与三十年使用杂牌枪的前辈相比,成立于2005年年末的特警总队很幸运。不到两年,已经完成了配枪的更新换代。现在旗下蓝剑突击队队员横跨的是野战部队专用枪“九五突击步枪”和“零六微冲”。
【装备故事】
民警追捕 打不开轿车门
北京市公安局工会民警高克芬1979年从警,当时在天坛派出所当民警,代步工具清一色都是自行车,直至2000年后,他才拥有了自己专用的挎斗摩托。
控制嫌疑人后,民警前面骑车,嫌疑人跟着跑。20多年前,这样的场景在北京街头随时可见。但是,如果嫌疑人需要遣送,跑远路怎么办?高克芬说,当时去功德林收容所,租车一个来回要14元钱。有一次为遣送嫌疑人,民警吴大征请示副所长庞忠,庞忠垂着头,半天说了三个字,“没有钱”。当时,吴大征的工资是40.5元,庞忠是47元。
由于警用车奇缺,会开车的警察为数很少。高克芬回忆起当年的一起案件,一名司机报案,称被抢劫。民警乘坐他的车追赶嫌疑人,开到磁器口,司机发现了嫌疑人,拉上手刹便跳下车,回头看,警察还在车上。“进口轿车,门是电控的,司机下去了,民警才发现打不开门。眼瞅着路边的打斗就是出不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