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历史>详细内容

警察历史

首家指纹博物馆将开放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7-10-21 23:19:08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华指纹博物馆将在江苏警官学院建成,今年底或明年初将试开放。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指纹博物馆,从指纹的奥秘到应用历史再到现代指纹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将向公众展示丰富的图文资料和1000余件实物。


    在指纹博物馆征集的1000余件指纹实物中,清代中晚期到民国时期契约、文书最多。其中一件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四日的审讯记录留下了革命党人的左手全手印。

    关于“斗”的说法,民间很多,如:“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坐着走(当官),九斗十斗享清福。”指纹博物馆的专家告诉记者,并不是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我们的指纹是因为凹凸不平才有立体感,纹路因此而产生,凸起的纹线叫乳突线,凹陷下去的地方叫小犁沟,指纹按中心花纹和三角的形状可大致分为“弓”、“箕”、“斗”三类,有学者研究表明从“弓”到“斗”,图案结构越来越复杂,往往智商水平也越高。

 民间有一种说法,指纹中的同心圆斗纹是“愚纹”,有专家特别做了调查,这种指纹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中出现的概率比一般人低;左撇子通常被认为智商水平较高,调查发现同心圆斗纹的出现率也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在指纹专家看来,古代中国对指纹的运用不亚于四大发明,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发明制陶术后,指纹的印记就有意无意地留在了陶胚上。

  博物馆专家目前收集到的陶罐、瓷罐上就留有指纹的印记。

  博物馆筹备负责人沈国文告诉记者,在据今5000多年的红山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指纹画,但过去考古工作者只把它当做一般的几何纹,直到指纹专家注意到它,鉴别了纹型并在今天找到了和它相近的指纹。

  沈国文告诉记者,中国的指纹技术运用至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从未发现有相同指纹的两个人,也没有发现十个手指纹相同的人,这被指纹专家称为“永不失误的证明形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指纹有了更大的空间,1936年“中央警官学校”在马群成立,并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警察教育,指纹侦查已被列入正式课程,目前指纹博物馆已经征集到民国政要视察该校指纹实验室的图片,以及警校学员学习指纹勘察、提取的珍贵影像。韦晔

指纹博物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