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东北铁路公安总队总队长 陈波:99岁的独臂将军
★将军档案
陈波:生于1908年,原名陈汉清,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第一师一团副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副团长,援西军司令部第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特务团参谋长、副团长、太行军区荣军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通化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参谋长、东北护路军南满指挥部司令员、东北铁路公安总队副总队长、东北铁路公安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铁路公安总队总队长、司令员、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政治委员、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拜访将军
共和国开国将军里,有9位独臂将军,陈波将军是他们中唯一健在的一位,现在已是99岁高龄。
7月24日下午4点,我们来到北京复兴门外大街一处家属院,走进了陈老的家。
年近百岁,还在关心家乡洪灾
将军家在6楼,老式的四室房,100平方米左右,客厅很小,10平方米左右,电灯开关还是拉绳。
我们进门时,将军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左袖管空空荡荡的。我们送上花篮,问候“陈老好”,将军抬起右手,给我们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的大儿媳在家,她说,将军听力不好,声音小了,他听不到。
因记者是新县人,大儿媳在将军耳边大声说:“爸,家乡人来看您啦!”
将军看着记者,用浓重方音说道:“新县淹没?”记者连忙回答:“没有,咱们那儿是山区。”
大儿媳说,陈老每天看电视、看报纸,也知道家乡发洪水了,将军可牵挂家乡呢。
我们说话的时候,将军一直微笑着。大儿媳介绍说,将军老家现在没什么亲人了,所以很少回家乡,还是上世纪50年代回去过一次,但每年春节,都会有家乡人来看望他,这时的老人总是很开心。
记者在将军耳边大声说:“家乡变化很大,欢迎你回去看看。”将军点点头。
大儿媳说,老人晚年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看报,看看杂志。
军礼相送,将军军人情结浓重
当我们问起将军的身体情况时,大儿媳说,今年春,老人到解放军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身体没什么毛玻听力是几年前就不好了,曾配过助听器,但因为窗外就是大街,老人嫌吵,就取下了。
将军左腿曾受过伤,不能弯曲,行走不便,家里的工作人员就经常让将军坐在轮椅上,推着老人到院里转转。
大儿媳说,老人饭量很好,虽是信阳人,但不大喜欢吃米饭,喜欢吃面片,每顿都能吃一大碗。“今年12月20日,是老人的百岁生日。”大儿媳说。记者便跟大儿媳相约,老人百岁生日时,记者再来拜望老人。
告别时,将军抬起右手,依然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将军故事
参加红军时,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陈波,原名陈汉清。1908年出生在河南新县泗店乡范店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是手推车夫,一家五口,就靠父亲的车脚钱维持生计。陈波13岁开始就进入饭店当童工。后来,他学裁缝,成了吃千家饭穿百户衣的乡间裁缝。
1929年初春,21岁的陈波在湖北七里坪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当时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因为他当过裁缝,组织上就分配他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留守处的被服厂工作。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豫皖苏区红一军一师二团三营排长、指导员、副营长、军部参谋处党支部书记。
1931年1月红一军和红十五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四军,陈波任红十二师师直属党委书记,不久任三十团参谋主任和独立师侦察科长。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6月,参加长征。
试验滚雷,成了“独臂英雄”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波任八路军特务团副团长。
当时,八路军在榆社县成立了黄崖洞兵工厂。后兵工厂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连手榴弹都生产不出来,只能勉强生产一些滚雷。由于生产设备太差,滚雷的质量也不高。
如何将滚雷投入战斗,需要在试爆训练中积累经验。1941年3月的一天,陈波为部队官兵讲授滚雷的使用方法。在陈波准备做示范时,团长欧致富拦住他说:“这是新制的,有危险,我来吧1陈波说:“你是一团之长,下次再说吧1就在陈波做示范动作时,滚雷意外爆炸。一声巨响后,气浪把他掀翻,陈波立刻倒在了血泊之中。就是在这次事故中,陈波失去了左臂,两条腿也留下了后遗症,至今无法弯曲。
鬼子投降后,还指挥了对日最后一仗
抗战结束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在晋绥军区组织一个干部团(简称“东干团”),陈波是其中一员。“东干团”几经转折,来到东北重镇沈阳。没几天,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根据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的命令,陈波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到沈阳铁西局接收日军军用仓库。
不久,陈波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后方司令部参谋长。1946年2月3日夜,在国民党通化党部的煽动策划下,驻吉林通化的日本关东军发动武装叛乱,占领了通化电报局和公安局。八路军通化支队和通化炮兵学校警卫队立即出动,经过一夜战斗,消灭了叛乱日军五百多人,抓获叛乱日军头目藤田实彦大佐。这是对日作战最后一仗,指挥官正是陈波。这次战役后,陈波在日记中写道:“没想到啊,鬼子投降后,我还打了最后一仗。”
新中国成立后,言辞“不当”得罪林彪进监狱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波长期工作在铁路公安战线。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公安22师师长,负责毛主席出国访问时东北铁路线的安全保卫工作,1956年进京,任公安军后勤部政委、总参警备部后勤部政委、武警后勤部政委。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波曾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认为万岁喊得最响的人,不一定就是真正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人。只有不尚空谈,埋头苦干,才是毛主席的好战士。”结果这段话传到了林彪那儿,林彪十分恼火。不久,陈波被打成“反党分子”、“假党员”、“假红军”,被关进监狱。当时专案人员跑遍全国,也没有找到陈波的罪证。1970年陈波出狱,1975年平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