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女警的美丽人生 汤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警察呢?
其实最初关于汤敏的传言都集中在一点:这是一位温柔的美丽女警。闻名不如见面。6月30号上午,记者第一次与汤敏见面。她向我伸出手:“你好,我是汤敏。”果然,这是一位漂亮的女警察。
漂亮的敏敏
□漂亮的汤敏并不喜欢梳妆打扮。“不化妆难道就不漂亮?我觉得自然最好。”她说。
□虽然因患白内障并不能清楚地看见汤敏,但洪太婆仍固执地回答记者:“你问我敏敏的样子?乖!漂亮!”
□“我敢保证,汤敏绝对是锦城社区四五段知名度最高的人;除了新来的租房户,恐怕没有几个人不认识她,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她!”当地居民李素芳说。
漂亮的汤敏并不喜欢梳妆打扮。7月3日下午,一身警服的汤敏来到茶店子锦城社区电子十所宿舍,身后跟了一大群报纸和电视台记者。尽管事前早已说好要拍摄,但汤敏只抹了些润肤霜就出镜了,没有口红。为什么这样?汤敏淡淡地解释说,她觉得化妆太麻烦,同时打扮得过于精致反而会拉大社区民警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再说,不化妆难道就不漂亮?我觉得自然最好。”
就在我琢磨这句话的时候,一位太婆颤巍巍地朝摄像机方向走来。汤敏立即上前把太婆扶住,一个劲地埋怨:“你眼睛看都看不到,怎么还到处乱走?小心摔着!”
听到汤敏的声音,太婆脸上的皱纹一条条地舒展开来:“敏敏?”太婆小心地捧着汤敏的手,絮絮叨叨地告诉她:最近白内障越发严重,看东西只有极模糊的影子了;上周到社区领低保的时候,在街沿上摔了一跤;上个月儿子又找到她,硬是从太婆那里要了50块钱……汤敏仔细听着,忽然愤怒了:“不要给他!你一个月就110块钱的低保,他拿走50块你可怎么过?还有,以后你别去社区领低保了,我跟社区商量一下,看他们能不能把钱给你送过来。要不就我拿来给你!”
太婆名叫洪千金,75岁,认识汤敏的时候她已经患上了白内障——虽然并不能清楚地看见汤敏的样貌,但洪太婆仍然固执地回答记者:“你问我敏敏的样子?乖!漂亮!”因为“敏敏很乖”,所以洪太婆可以跟她亲昵地说话,从炎热的天气到敏敏的警服太厚,从社区的逸闻到自家的午饭,无所不谈。这个时候敏敏就站在一旁笑,偶尔答上一两句,双手仍然挽住太婆,一副乖女儿模样。直到洪太婆说话告一段落,汤敏才拜托一位邻居将洪太婆扶上楼,末了还小声地招呼:“今后你们要多照顾她一下,不要让她到处乱跑!”
这样的情景,7月3日那天重复发生了N次:在院坝里打扑克的老人因为刚刚摸了一手烂牌破口大骂,转身看见汤敏便立即换了脸色,关切地问她最近是不是太累;抱着婴儿的年轻妇女看见汤敏,马上把儿子送到她手上甚至让几个月大的小孩试着叫“汤阿姨”;骑车出门的中年人看见汤敏立即折回,询问户口迁移的程序;一个放假在家的小学生在自家阳台上看见汤敏,居然一路小跑着下楼,喊了一声“汤阿姨”之后又重新跑回去……难道真的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肯定夸张了。但我敢保证,汤敏绝对是锦城社区四五段知名度最高的人;除了新来的租房户,恐怕没有几个人不认识她,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她!”说这话的是当地居民李素芳;说这话时她一脸的自豪——其实汤敏跟她非亲非故,她为什么要自豪?汤敏又有什么魔力?
信敏敏
依赖敏敏
□“汤敏说话很随和,即使在电话这头我都可以想象出她是在面带微笑地说话,一点也没有那种很……威武的感觉。”
□看着汤敏柔和的目光,王旭鼻子一酸,竟然险些落泪:多少年来,前后两度入狱的他第一次感觉到不被人歧视真好!
□“虽然她只是个柔弱的女警官,但是我信她,也依赖她!”王旭说。
李素芳认识汤敏是在2002年——在自家大院门口的社区警务栏上,李大姐看见了汤敏的照片。10个月之后,她接到了汤敏的电话。
在电话里素不相识的两人聊了10多分钟。知道对方是警察之后,李大姐惊疑不定,因为她的儿子王旭被判刑3年,尚未出狱。不过李大姐的疑心很快消散。“汤敏说话很随和,即使在电话这头我都可以想象出她是在面带微笑地说话,一点也没有那种很……威武的感觉。”那天两人说了很多,从王旭“出事”的原因到今后的打算,再到李大姐一家的生活状况。最后汤敏扔下一句话:“王旭回来,有事就找我。”
李大姐很欢喜,欢喜得忘了问汤敏怎么知道她家的电话。不过她记住了汤敏的叮嘱,当年8月王旭刑满释放后一回家,李大姐就让他去找汤敏。
“汤户籍”真愿意帮忙?王旭很怀疑。不过刑满释放后要把户口迁回锦城社区,这是一定要找汤敏的。2002年8月9日早上,王旭来到茶店子派出所3楼的社区民警办公室,结结巴巴地问:“汤警官在不在?”
对面的女警察抬起头来,反问:“你王旭哇?坐嘛!”王旭心头打鼓,硬着头皮坐下了——因为两次入狱,王旭害怕跟警察面对面。不想这一次遇到的民警居然很好说话,三言两语把落户的事情谈妥,然后汤敏问王旭:你有什么打算?王旭懵了。自从三年前醉酒后抢劫被判刑,他从未想过“今天”以后的事情。汤敏却帮他当起了参谋:做点小生意,或者自己蹬个三轮车,挣点钱找个女朋友结婚,平安度日不用担惊受怕,不是比混社会强多了?
看着汤敏柔和的目光,王旭鼻子一酸,竟然险些落泪:多少年来,前后两度入狱的他第一次感觉到不被人歧视真好!但是他明白做生意并不容易:34岁的大龄青年,没文化没经验……告别汤敏,王旭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开个茶铺。需要哪些手续?该跑哪些地方?会不会有人搪塞我?沉吟再三,王旭又找到汤敏。这一次他满载而归:汤敏为他开列了一张字条,上面清楚地写着到街道办事处和区办证中心的地点、乘坐公交车前往的路线、下车的站名……
这张字条成了王旭重获新生的开端。在汤敏的帮助下,茶铺在去年6月开张了。那一天茶铺里亲友毕至,但最让王旭激动的是汤敏的到来——这位亦师亦友的女警以茶代酒,在祝贺他开业大吉的同时再次提到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约法三章”:不再跟过去“社会”上的那些人往来;不再行违法之事;不再酗酒!
“一直以来我都有点‘虚’她。但是在那天,她给我的感觉是又亲切又让人敬重。”王旭目光闪动,“虽然她只是个柔弱的女警官,但是我信她,也依赖她!”
信任和依赖是社区群众对汤敏的共同感觉;但是汤敏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在工作面临难题时汤敏会审时度势,在场面难以控制时这位温柔的女警会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果断……
汤警官的高招
电子十所宿舍有4000多居民,要想让大家都认识自己,难度很大;汤敏找到电子十所的网管人员,要对方帮自己拍一段录像,然后由网管把这段录像挂在局域网上。效果很快显现,电子十所喜爱上网的人大都通过这段录像认识了汤敏;而汤敏也因“网上授课”成为成都市社区民警网上宣传治安防范的典范。
“我认识汤敏并不是受过她的帮助,而是通过网络!”电子十所宿舍居民小李告诉记者,最初他根本不知道当地的社区民警是谁,直到有一天他在家上网时,打开内部局域网。他惊讶地发现网上挂着一段录像:一位女民警在为居民们宣传防盗知识!
小李把他的发现告诉了父母,大家惊叹于这位“汤户籍”的责任感;从此这一家人牢牢记住了汤敏——其实这正是汤敏的“高招”:电子十所宿舍有4000多居民,要想让大家都认识自己,难度很大;而主动上门跟居民打招呼,效果也未必好。
汤敏思前想后,决定以电子十所的内部局域网为突破口。她找到电子十所的网管人员,要对方帮自己拍一段录像,然后由网管把这段录像挂在局域网上。效果很快显现,电子十所喜爱上网的人大都通过这段录像认识了汤敏;而汤敏也因“网上授课”成为成都市社区民警网上宣传治安防范的典范。
对于汤敏的这种手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比我更加佩服汤敏的是某单位物管公司的负责人——不同的是,这位负责人在汤敏那里吃过“苦头”。
2005年10月8日,国庆大假刚刚过完,这位负责人就被汤敏找到了。原来该单位宿舍是老居民区,治安防范工作做得不到位,汤敏找负责人就是要“游说”对方在居民楼附近安装摄像头和防盗伞。负责人粗粗一算,这笔费用至少会有10多万元!他当即打起了“太极”:“要跟领导汇报,改天再说吧!”
这一“汇报”就是一个多月。汤敏急了:治安防范工作是社区民警的主要任务,如果等到出事之后再做防范,无异亡羊补牢……汤敏决定使出撒手锏:借力打力!
“那段时间单位宿舍出了几起自行车、电动车被盗的事情。我把这些归结为‘治安案件’,写在了《每周案情通报》上,贴到宿舍大门口。”汤敏笑着说,这正是她的“秘密武器”:宿舍的居民看到《案情通报》后,不仅抱怨物管管理不善,甚至开始给物管公司提意见。居民的反应大大刺激了物管公司的责任心,在汤敏的再次游说下,今年5月,一套全新的物防体系终于在该单位宿舍区建立起来,防盗伞、监控器一应俱全,共耗资30多万元!此后,宿舍区的失窃案再未发生,汤敏的苦心见到了成效。
汤警官的勇武
“李逵”在打斗中吃了亏,正提着敲掉底的酒瓶子追打“鲁智深”——掉了底的酒瓶子呈狼牙状,锋利无比……汤敏来不及细想,一把将“鲁智深”推向屋内,自己站在门口将“李逵”挡在门外,正当“李逵”举起酒瓶欲击打汤敏时,汤敏侧身闪开,一把夺过酒瓶,接着一声怒喝:“我是警察!”“李逵”和“好汉”们被这个女片警的举动震住了,一个个目瞪口呆。
温柔美丽,聪明斯文,这几乎是所有人对汤敏的共同评价。不过在山东某酒厂的一群“梁山好汉”眼里,这位柔弱的女警却是坚强果决,不让须眉。
1998年6月,对于常住四川省地矿局招待所的山东某酒厂的十几个销售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月份:在3月份全国糖酒会上近千万的合约,大都得到落实,业绩出人意料的好!
于是他们开始了庆祝。这一来不打紧,这些山东大汉几乎每晚必喝,每喝必醉,每醉必闹,砸坏了招待所不少东西,弄得招待所的其他客人怨声载道。招待所服务人员找他们理论时,他们不仅不认错,还说:“水泊梁山就在我们县,我们都是梁山好汉的后代。喝酒打架是我们梁山好汉的脾气!”说罢就高声唱起“好汉歌”……不仅如此,他们每人都有一个梁山好汉的外号:鲁智深、李逵、武松、时迁……平日里只喊外号,很少喊真实姓名。
为解决“好汉”们酒后打闹的问题,110来处理过三次。一遇警察他们态度端正,不仅认罚还赔礼道歉,可过后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办法,招待所找到了当时负责这个社区的汤敏。
6月18日晚上,“李逵”与“鲁智深”出钱买回五瓶白酒,与一帮兄弟直喝得酩酊大醉,“李逵”与“鲁智深”在劝酒中一言不和,拳脚相向,余下的兄弟也打成一团。值班服务员立即向汤敏报警,汤敏与地矿局保卫处干事张宁一同赶到现场。此时,“李逵”在打斗中吃了亏,正提着敲掉底的酒瓶子追打“鲁智深”——掉了底的酒瓶子呈狼牙状,锋利无比……汤敏来不及细想,一把将“鲁智深”推向屋内,自己站在门口将“李逵”挡在门外,正当“李逵”举起酒瓶欲击打汤敏时,汤敏侧身闪开,一把夺过酒瓶,接着一声怒喝:“我是警察!”
“李逵”和“好汉”们被这个女片警的举动震住了,一个个目瞪口呆。汤敏劝住了架,要“梁山好汉”坐在房间床上,不卑不亢地开始教育他们:梁山好汉像你们吗?你们丢梁山好汉的人!
第二天早上汤敏上班时,酒厂办事处负责人崔建佐领着“李逵”站在派出所值班室门口。一见汤敏,“李逵”便不停地作揖赔不是。从这以后,办事处再没有出现过“好汉”酗酒打架的事。
2006年3月,全国糖酒会再次在成都举办,已将办事处搬走多年的崔建佐再次来到地矿局保卫处找汤敏,当得知汤敏早已调往茶店子派出所时,他们留下一箱酒,不无遗憾地说:“多亏汤户籍当年的教育,‘李逵’和‘鲁智深’都已走上了中层领导的岗位。本来想当面谢她,没想到她调走了。这箱酒就帮我转交汤户籍,也算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采访手记
美丽人生因为无我
典型人物?汤敏?
6月30日。接到采访通知时我无比沮丧。在之前阅读的十余万字的资料中,汤敏的工作被不厌其烦地叙说,她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工作对象也次第出场。但是,汤敏在哪里?她的情绪她的悲喜在哪里?传说中的美丽女警,难道只是“优秀民警”这样一个符号?
所以在采访的时候我希望看到汤敏能够表现得更自我一些。可惜我看到的不施脂粉的汤敏,不是在电子十所宿舍门口小心翼翼地贴上一张《案情通报》,就是在标件厂大院里面跟杭婆婆拉着手话家常,再有就是她很“大牌”地把所有记者晾到一边自己跟老公吃饭……
如果不是无意间成为典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成都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女警。而即便成为典型,于她又有何加焉?一样是没日没夜的工作,一样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一样是用“自然堂”润肤霜——从未听过的品牌。顾不上自己脸色越来越差,病痛越来越多,她的全部精力都必须投入到工作中。拿她的话说,成为典型压力更大:在台上被人注视的时候,容不得你花容失色。
而即便是在工作之外,她也是一样不轻松:感激着丈夫,愧对了女儿。在她心里,她本人被放在何处?是在她拒绝输液坚持上班的医院外?还是在她拥着女儿泣不成声的卧室里?
所以最后我看到了“典型”的汤敏:在工作的时候,为社区群众奔忙;我也看到了“非典型”的汤敏:在下班之后,为丈夫女儿做饭。想到那首歌:她演的不是自己,却投入全部情绪,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