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巡警面对面--威武背后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巡警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使者,他留在人们目光中的,多是闪烁的警灯、威武的身影,可他们背后,却充满了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记者跟踪采访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的代表性队伍,蓬莱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
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
场景一:4月的夜晚暖风徐徐。8日晚上,巡逻车沿着城区的主干道缓缓行驶时,突然,正在钟楼北路的巡警三中队中队长陈大勇手机响起:“县后路附近某烧烤店有人打架,请迅速出警。”掉头,急转,4名民警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出事地点。现场近10人打作一团,石头、板凳腿到处乱飞。“干什么?!都住手!”民警一边喊,一边冲进人群挡在了两帮人中间,一个打红了眼的酒鬼一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一边抡着板凳腿硬往前闯,数名民警死死地将其按住。等事态平息,民警陈大勇腿上、肩膀上已经留下好几道青紫的伤痕。
场景二:去年秋天,画河附近某民房起火,熊熊的火苗夹杂着黑烟呼呼地往上蹿,房主惊呼:“灶间还有一个液化气罐!”火灾现场,几栋民房紧紧相连,而液化气罐一旦爆炸,巨大的气流冲击可能引燃周围几栋民房。千钧一发之际,民警曲华吉一拳打碎玻璃,从后窗跳进已经涌进大量烟雾的灶间,将液化气罐拎到窗口,在窗口接应的董磊则迅速将其提到空地上。
画外音:没有险情时,他们不断地巡逻在路上,有情况时,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这就是巡警最本色的工作状态。无论什么时候,在发生水灾、火灾、燃气泄漏、爆炸事故等现场,你总能看到巡警的身影。正如陈大勇所说:“危险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但危急时刻,我们不上谁上?干这一行,就得负起责任来,关键时刻,必须能够冲得上,引用一句话:‘怕死的人不能当警察。’”
蛛丝马迹,验证智勇双全
场景一:4月12日上午,巡逻车内,数名民警的眼睛瞄向车外,他们在搜寻任何一个可疑的情况。行至振华量贩超市附近时,路北面一名男子看见警察后眼神马上游移了,并流露出紧张之色,迅速挪开步子向东走去。这一不易察觉的细节引起巡警的注意,他们喊住该男子,问其工作情况,男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其反常的举动更加深了巡警的疑心,他们提出到其住处看看,在其租房处的床底下,搜出用编织袋子盛着的机器零件。赃物面前,犯罪嫌疑人对盗窃事实供认不讳。
场景二:4月8日深夜,警车在城东某新建小区附近巡逻,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匆匆从网吧里出来,“深更半夜的,这家伙想干什么?”民警秦磊瞥见了男子裤兜里露出的半截钢锯,遂将其拦下,结果发现,这家伙两手乌黑,衣服上沾了不少铁锈,八成刚刚作过案,他们决定将其带回,这名男子在路上就承认自己刚刚盗割了公共护拦,一起盗窃公用设施案,因一个小小的细节取得突破。
画外音:长期的巡逻,练就了他们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蛛丝马迹,因为作贼心虚,犯罪分子的言行举止总是与常人相异,但面对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侦破者不仅仅需要机智,更需要胸中常怀责任。
遭遇尴尬,一笑释却误解
场景一:5月4日晚,黄金周期间,城北某宾馆内,一帮外地游客与宾馆因菜价问题发生纠纷。巡警接110指令赶赴现场后,先把几欲动手的两帮人分开,但双方都剑拔弩张,各不相让,巡警遂在其中做起调解,没想到外地游客寸步不让,坚持要按自己的原则行事,巡警规劝时,一名游客火冒三丈,一边推搡巡警一边大骂他们偏袒本地人,还扬言要找烟台物价、工商部门投诉,此时,巡警没有跟他动怒,而是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来,从成本到服务,一一算账给他们听,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游客心平气和地踏上归途时,还一个劲地为自己刚才的不理智向巡警道歉。
画外音:他们只要制止现场的纠纷,不让事态继续扩大,就算完成了出警的任务,但如果当事人心里有火,气儿不顺,随后还可能再打起来。巡警说,他们要做的就是彻底让他想通,消除误解,因为他们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要以诚相待,彻底平息他们愤激的心情,才能消除事端。
处警时,面对愤激的人群,巡警遭遇误解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但他们坚持骂不能还口,打不能还手,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仙境执法者的形象。
吃苦受累,正是光荣所在
场景一:4月18日,市医院住院楼。秦磊、周南等几名民警已经是第三晚在这里蹲坑了,窗外是沉沉的夜色,窗内的他们却不能开灯,他们将窗帘拉得仅留下一条缝,眼睛密切地注视着门外的摩托车。突然,一名鬼鬼祟祟的男子出现在视线中,他先是装作没事人似地在附近来回遛达,待盯住一辆九成新的豪爵摩托车时,他悄悄掏出自制刀具蹲下身子准备撬锁,说时迟,那时快,隐蔽在屋内的便衣巡警一个箭步冲出来,紧紧抓住正在撬锁的人的手腕,好一个人赃俱获!犯罪分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自以为绝对安全时,警惕的眼睛已经将他们死死盯住。
画外音:盗窃案高发时,巡警常常成立专项打击小分队,蹲坑是抓捕中常用的策略,这种守株待兔的抓捕方式,不仅需要民警有沉着的定力,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灵活把握抓捕时机的能力。
蹲坑是非常枯燥、熬人的工作,犯罪嫌疑人出没无常,民警蹲坑也无定所,因为贼在明处,民警在暗处。拿在小区里蹲坑来说,楼梯间、地下室、小草棚甚至厕所,都是他们蹲守的空间,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不说,最难受的是连夜蹲守时站没站地,坐没坐地,精神还要高度集中,尽管常常一连蹲守好几天一无所获,但巡警仍旧耐心坚守,因为一旦发现目标,那种步步紧逼、紧张跟进、出其不意、断然出击的惊险与刺激着实令人兴奋,对他们来说,抓住犯罪嫌疑人或者揪出团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酸甜苦辣,况味一言难尽
场景一:“北市场附近有人喝大了躺在地上。”4月28日晚,接到110指令的巡警一中队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但现场陪伴在醉汉身边的朋友说的话却让巡警哭笑不得:“他醉得回不了家了,想打车又不舍得钱,你们不是有难必帮嘛,送他回北沟**村吧。”巡警见其不需送医院,遂扶起醉酒男子,说服其朋友出钱将其送回。
场景二:“车站附近有人打起来了,你们快来吧。”4月28日正在路上巡逻的警车接到指令后火速驰往现场,但到达时却发现,现场毫无打架迹象,巡警在周围搜寻一通没发现情况,正准备离开时,旁边两人哈哈大笑:“警察你们别生气,我只是想考验考验你们是不是有警必接,看来这些都是真的啊。”
画外音:类似的情况,巡警每年都会遇到许多起,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他们仍会出警,但他们说,他们真的希望市民能够多一份信任与理解,少一点戏谑与捉弄。
110已深入民心,市民已经习惯了遇到困难找警察,如果遇到走失的老人、孩子,巡警会责无旁贷地帮其寻找亲友,或者护送回家,但有限的警力需要应付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报假警、想沾便宜搭乘警车的市民,还需换位思考,从大局角度考虑,不要浪费警力,以免延误真实的求助。
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
场景一:4月的夜晚暖风徐徐。8日晚上,巡逻车沿着城区的主干道缓缓行驶时,突然,正在钟楼北路的巡警三中队中队长陈大勇手机响起:“县后路附近某烧烤店有人打架,请迅速出警。”掉头,急转,4名民警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出事地点。现场近10人打作一团,石头、板凳腿到处乱飞。“干什么?!都住手!”民警一边喊,一边冲进人群挡在了两帮人中间,一个打红了眼的酒鬼一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一边抡着板凳腿硬往前闯,数名民警死死地将其按住。等事态平息,民警陈大勇腿上、肩膀上已经留下好几道青紫的伤痕。
场景二:去年秋天,画河附近某民房起火,熊熊的火苗夹杂着黑烟呼呼地往上蹿,房主惊呼:“灶间还有一个液化气罐!”火灾现场,几栋民房紧紧相连,而液化气罐一旦爆炸,巨大的气流冲击可能引燃周围几栋民房。千钧一发之际,民警曲华吉一拳打碎玻璃,从后窗跳进已经涌进大量烟雾的灶间,将液化气罐拎到窗口,在窗口接应的董磊则迅速将其提到空地上。
画外音:没有险情时,他们不断地巡逻在路上,有情况时,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这就是巡警最本色的工作状态。无论什么时候,在发生水灾、火灾、燃气泄漏、爆炸事故等现场,你总能看到巡警的身影。正如陈大勇所说:“危险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但危急时刻,我们不上谁上?干这一行,就得负起责任来,关键时刻,必须能够冲得上,引用一句话:‘怕死的人不能当警察。’”
蛛丝马迹,验证智勇双全
场景一:4月12日上午,巡逻车内,数名民警的眼睛瞄向车外,他们在搜寻任何一个可疑的情况。行至振华量贩超市附近时,路北面一名男子看见警察后眼神马上游移了,并流露出紧张之色,迅速挪开步子向东走去。这一不易察觉的细节引起巡警的注意,他们喊住该男子,问其工作情况,男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其反常的举动更加深了巡警的疑心,他们提出到其住处看看,在其租房处的床底下,搜出用编织袋子盛着的机器零件。赃物面前,犯罪嫌疑人对盗窃事实供认不讳。
场景二:4月8日深夜,警车在城东某新建小区附近巡逻,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匆匆从网吧里出来,“深更半夜的,这家伙想干什么?”民警秦磊瞥见了男子裤兜里露出的半截钢锯,遂将其拦下,结果发现,这家伙两手乌黑,衣服上沾了不少铁锈,八成刚刚作过案,他们决定将其带回,这名男子在路上就承认自己刚刚盗割了公共护拦,一起盗窃公用设施案,因一个小小的细节取得突破。
画外音:长期的巡逻,练就了他们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蛛丝马迹,因为作贼心虚,犯罪分子的言行举止总是与常人相异,但面对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侦破者不仅仅需要机智,更需要胸中常怀责任。
遭遇尴尬,一笑释却误解
场景一:5月4日晚,黄金周期间,城北某宾馆内,一帮外地游客与宾馆因菜价问题发生纠纷。巡警接110指令赶赴现场后,先把几欲动手的两帮人分开,但双方都剑拔弩张,各不相让,巡警遂在其中做起调解,没想到外地游客寸步不让,坚持要按自己的原则行事,巡警规劝时,一名游客火冒三丈,一边推搡巡警一边大骂他们偏袒本地人,还扬言要找烟台物价、工商部门投诉,此时,巡警没有跟他动怒,而是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来,从成本到服务,一一算账给他们听,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游客心平气和地踏上归途时,还一个劲地为自己刚才的不理智向巡警道歉。
画外音:他们只要制止现场的纠纷,不让事态继续扩大,就算完成了出警的任务,但如果当事人心里有火,气儿不顺,随后还可能再打起来。巡警说,他们要做的就是彻底让他想通,消除误解,因为他们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要以诚相待,彻底平息他们愤激的心情,才能消除事端。
处警时,面对愤激的人群,巡警遭遇误解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但他们坚持骂不能还口,打不能还手,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仙境执法者的形象。
吃苦受累,正是光荣所在
场景一:4月18日,市医院住院楼。秦磊、周南等几名民警已经是第三晚在这里蹲坑了,窗外是沉沉的夜色,窗内的他们却不能开灯,他们将窗帘拉得仅留下一条缝,眼睛密切地注视着门外的摩托车。突然,一名鬼鬼祟祟的男子出现在视线中,他先是装作没事人似地在附近来回遛达,待盯住一辆九成新的豪爵摩托车时,他悄悄掏出自制刀具蹲下身子准备撬锁,说时迟,那时快,隐蔽在屋内的便衣巡警一个箭步冲出来,紧紧抓住正在撬锁的人的手腕,好一个人赃俱获!犯罪分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自以为绝对安全时,警惕的眼睛已经将他们死死盯住。
画外音:盗窃案高发时,巡警常常成立专项打击小分队,蹲坑是抓捕中常用的策略,这种守株待兔的抓捕方式,不仅需要民警有沉着的定力,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灵活把握抓捕时机的能力。
蹲坑是非常枯燥、熬人的工作,犯罪嫌疑人出没无常,民警蹲坑也无定所,因为贼在明处,民警在暗处。拿在小区里蹲坑来说,楼梯间、地下室、小草棚甚至厕所,都是他们蹲守的空间,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不说,最难受的是连夜蹲守时站没站地,坐没坐地,精神还要高度集中,尽管常常一连蹲守好几天一无所获,但巡警仍旧耐心坚守,因为一旦发现目标,那种步步紧逼、紧张跟进、出其不意、断然出击的惊险与刺激着实令人兴奋,对他们来说,抓住犯罪嫌疑人或者揪出团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酸甜苦辣,况味一言难尽
场景一:“北市场附近有人喝大了躺在地上。”4月28日晚,接到110指令的巡警一中队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但现场陪伴在醉汉身边的朋友说的话却让巡警哭笑不得:“他醉得回不了家了,想打车又不舍得钱,你们不是有难必帮嘛,送他回北沟**村吧。”巡警见其不需送医院,遂扶起醉酒男子,说服其朋友出钱将其送回。
场景二:“车站附近有人打起来了,你们快来吧。”4月28日正在路上巡逻的警车接到指令后火速驰往现场,但到达时却发现,现场毫无打架迹象,巡警在周围搜寻一通没发现情况,正准备离开时,旁边两人哈哈大笑:“警察你们别生气,我只是想考验考验你们是不是有警必接,看来这些都是真的啊。”
画外音:类似的情况,巡警每年都会遇到许多起,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他们仍会出警,但他们说,他们真的希望市民能够多一份信任与理解,少一点戏谑与捉弄。
110已深入民心,市民已经习惯了遇到困难找警察,如果遇到走失的老人、孩子,巡警会责无旁贷地帮其寻找亲友,或者护送回家,但有限的警力需要应付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报假警、想沾便宜搭乘警车的市民,还需换位思考,从大局角度考虑,不要浪费警力,以免延误真实的求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