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命--深圳纪念牺牲的各级民警
深圳公安英烈传:有一种思念被唤起
深圳建市27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有42名民警英勇牺牲,1500多名民警光荣负伤。一线民警长期严重超负荷工作,年人均加班800小时以上。多年来,深圳警方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如警营铁汉、全国公安一级英模黄联明,如坚守岗位、累倒在值班室的宝安上南派出所教导员李维……
有一种思念时常被唤起,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站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推出大型专题策划:
《记录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献给深圳市公安局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
我们寻访牺牲民警的家属、同事还有朋友,来讲述牺牲民警生前及事后的故事,如果你是牺牲民警的家属、朋友或同事,请你为我们提供牺牲民警的线索和图片;如果你是公安民警,请你留下你想对某位牺牲同行想说的话。
英雄也是平常人、普通人,我们将用平常人的视角来写英雄,我们将写亲情、悲情以及怀念之情,重现当年奋斗在特区公安一线岗位上的那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
南方都市报将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发起大讨论,讨论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区警察精神”,不管你是公安民警,还是普通市民,你都可以积极参加讨论建言献策。
4月5日清明节前后,本报还将发起慰问牺牲民警亲属活动;清明节当天,本报将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举办建市以来首次公安英烈大型公祭活动,公祭地点已经初步定在龙岗区李朗黄联明烈士纪念碑前。我们欢迎你报名积极参加这一系列活动。
本报热线电话:(0755)83326515、83322299,传真:83328774、83264203,短信平台:10359008(移动)、90359008(联通),网络:www.oeeee.com南都报料有奖;深圳市公安局电话:0755—84464036,传真:0755—84464610。
平时不爱说话
工作上很活跃
1979年10月4日。在与香港一河相隔、一桥相连的疆域—
—深圳,有多少双眼睛等待着一艘船的到来……
那天是农历八月十四。年逾七旬、鬓角斑白的张恩明老人仍清楚地记得,那天本应是个喜庆的日子,但是,人们都高兴不起来。
在这一天,地处南疆的深圳烈日当头、天气炎热。然而,一阵海风吹过,丝丝凉意让人下意识地想到,第二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深圳海域和港英政府海域中界线上,包括张恩明在内的深圳市公安局民警们,等待着一艘船的到来,等待着船上载着的一个人归来。
这个人就是张官保。张恩明老人说,站在船上,拳头紧紧攥着,强忍着眼泪,等待港英政府水警的船到来,船上载着战友张官保的遗体。当时,张恩明老人是深圳市公安局反偷渡外逃工作组民警。
说到当时的情景,已经从深圳市公安局退休的张恩明记忆犹新。
1979年9月29日零时,张官保乘快艇在大鹏湾洲仔头岸边300米处海面执行任务时,所乘快艇遭无名轮船无理冲撞,张官保跌入深海不幸牺牲。事发时,张恩明和张官保同在一艘船上,同在进行反偷渡外逃侦查。
张恩明攥了一下拳头,提高声调说,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面上的风很大,吹五六级东北风。
1979年9月28日晚上11点多,张恩明、张官保、陈志新、魏仕平、梁木根等五名民警,登上一艘30匹马力的摩托艇,人手一把手枪,艇上配备两挺冲锋枪和一挺轻机枪。张恩明说,当时,接到群众反映,称有不法分子在深圳海域——大鹏湾下沙洲仔头准备引渡偷渡客。虽然天色已晚,海面上的风很大,他们仍出海打伏击反偷渡。
那时,张恩明、张官保、陈志新为深圳市公安局反偷渡外逃工作组民警,梁木根为大鹏派出所所长,魏仕平为大鹏派出所教导员。
梁木根今年73岁,魏仕平今年71岁,两人均已退休。回忆起当年,两位老人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操着洪亮的声音说,1979年2月,宝安县撤县建立深圳市,建市之初,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毗邻香港的沿海地区治安异常复杂,不法分子由香港开快艇进入深圳水域搞偷渡引渡的事件接连发生,严重扰乱了深圳边界海岸的安定。
张恩明说,为打击偷引渡活动,1979年7月,深圳市委组织了反偷渡外逃工作队,他和张官保等人,被组织派到偷渡外逃较为严重的大鹏开展工作。
“他们是来支援我们的,由张恩明带队,张官保和陈志新是队员。”时任大鹏派出所所长的梁木根说,张官保平时不太爱说话,性格有些内向,但是工作上很活跃,一谈到工作上的事话就多了,而且喜欢出点子。
答应同事带月饼
却没能兑现诺言
时任大鹏派出所指导员的魏仕平说,张官保很愿意帮助人,当时,张官保的妻子在沙头角,大家都托张官保在沙头角买东西呢。
“张官保牺牲前,就快到中秋节了,那时大家都让他回趟家,买些月饼带回来,张官保本来都答应了。”但是,由于要出海反偷渡,张官保放弃了休假没有回家,主动要上船出海打伏击。
魏仕平回忆,张官保个头不大,模样却很英俊,“他很勤快,见到有事做,二话不说就上。”张恩明说,1979年9月28日晚上出海反偷渡前,他们已经在附近海边做过多次伏击侦查,海边的礁石既滑又锋利,9月28日中午在海边侦查时,张官保的腿被礁石割伤了,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大伙都让其回沙头角养伤,顺道带回来点月饼的,没想到张官保坚持要去,还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去一起去,执行完任务会立即回家,月饼少不了的”。
1979年9月28日晚上,张官保带着手枪跳上了摩托艇,船一晃一晃,民警们在耐心观察动静。
张恩明眼角点缀着泪回忆说,就在安静的海面平静地观察四周时,突然,一艘无名轮船越过海域边界线高速驶来。
那船约有1000匹马力,船重至少100吨。魏仕平回忆说,见无名轮船越过边界越驶越近,他们拿起电筒示意,同时不停扣动手电打信号,示意自己是深圳警方公务艇。但是,该轮船轮仍没有理睬,越开越近挑衅意味十足。
在无名轮船距离他们的摩托艇五六十米时,大家都拿出枪上膛。
“哗啦哗啦”,他听见张官保的枪也上了膛。同时,他们不停用手电照自己的领章、帽徽,向该轮船示意,并示警再靠近就要开枪了。
梁木根说,然而,该轮船并未减速,反而加速朝他们的摩托艇撞来,“砰”的一声,撞上他们摩托艇的左舷,摩托艇立即倾斜,就听见张官保说了一声“危险,注意”。黑暗中传出一声撞击声后,深圳警方摩托艇上两名民警落入深海,其中一名民警就是张官保。
魏仕平和张恩明稳住脚步,拔出手枪,迅速从摩托艇上翻上无名轮船,指着船上的人员,大喊“我们的人被撞落水,快打开探照灯找人,快……”张恩明说,探照灯四处搜索,在海面上终于发现一个人一沉一浮,他们赶紧将救生圈抛下,将落水者救上来,一看是陈志新。然而,张官保仍未被找到……
随后,深圳警方出动五六艘搜救船只也赶到事发水域四处搜寻,却始终未找到张官保的下落。
3天后,一个消息传来,流动渔民秦某在香港坪洲岛大塘石角边发现一具浮尸,浮尸被港方确认为深圳警方民警张官保。
在执行这次任务前,张官保对战友们说,“我答应给你们带月饼的,一定会带来,我到沙头角给你们买最好的,大家中秋节一起热闹热闹,这次任务完成后,我就去沙头角”。
张官保,首位因公牺牲警官
消逝在波涛里 长眠于公路边
1979年10月4日,护送张官保遗体回深圳海域的是港英水警。张官保的遗体被白布盖着,由港英水警轮护送到深圳和香港海域中界线。在中界线深圳这边,是满怀悲伤的张官保的战友们。
看到白布下的张官保,战友们都哭了,边哭边骂。
交接时,张官保的遗体已经变形了。抬着战友的遗体,张恩明的手上沾满了张官保遗体落下的皮肤。至今,张恩明仍无法忘却,战友已经浮肿的手腕上,表还在走,手枪,还在战友身上挂着。
“我们自己的船将张官保运到沙头角,然后用车转送到殡仪馆,将战友火化了,骨灰被送到了战友的老家白芒村”,张恩明说。
1979年10月4日,这年,张官保仅34岁。这天,其老母亲钟运娇才被告知儿子已经牺牲。这时,其在沙头角的妻子沈运娇还怀着没出生的二儿子张剑锋。当天,深圳决定将张官保的骨灰葬在白芒关的路边,以方便人们祭奠这位为深圳平安牺牲的民警。
今天,人们也没有忘记张官保,这个被称为深圳公安七烈士之首的人。2006年1月23日,春节前夕,像往年一样,深圳市公安局由局领导带队,赶到南山区西丽街道白芒村,看望慰问了张官保的母亲钟运娇,今年,钟运娇老人已经82岁高龄,
她就是张官保的母亲。
“老人很坚强,也很独立,张官保身上就有老人的这些特征”,张官保生前单位的民警说,老人一个人住,自己开荒整出荔枝林承包,每年还有一万多收入呢。民警每次来看老人,老人都不忘提醒“要穿着警服来啊”。
张官保的妻子沈运娇已经改嫁,其大儿子张建辉和遗腹子张剑锋跟随母亲生活,目前已经移居英国,张建辉在读研究生,张剑锋也上大学了,经常给奶奶寄照片、寄钱呢。指着照片,老人钟运娇喃喃说。
走进客厅,一眼就看见张官保的遗像,照片上是一个英俊的男子。革命烈士证书摆在遗像边,证书发放日期为1981年。摆放遗像的桌子上,是擦得干干净净的照片架,有张官保身穿军装的照片,有穿警服的照片……
指着桌子上的照片看完,老人钟运娇又拿出5大本影集,5本影集留住了老人27年对儿子的思念。
在川流不息的松白公路边,一块纪念碑矗立着,碑上醒目地刻着“张官保烈士之墓,一九七九年十月立”。望着儿子的墓碑,钟运娇老人说,儿子活着的时候很忙,很少回家,儿子喜欢当警察,当妈的也不能总让儿子回家陪自己,谁知道儿子走得这么快……
英烈档案
张官保,男,1945年11月出生,深圳市南头白芒村人,1964年9月应征入伍,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3月复员返回白芒村务农,1969年5月被吸收为宝安县公安局干部。1979年9月29日零时,张官保乘快艇在大鹏湾洲仔头岸边300米处海面执行任务时,所乘快艇遭无名轮船无理冲撞,张官保跌入深海不幸牺牲,成为深圳建市以来牺牲的第一位民警。1981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张官保为革命烈士。
阿布都·赛买提伴着家乡胡杨屹立在荒漠
从万里之遥的新疆,他意气风发地来到南国海滨城市深圳。身穿警服,威严笔挺,加上浓眉大眼,一个标准的帅小伙子。从一名农家子弟,寒窗苦读考上刑警学院跳出农门,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拿到参加工作的第一次工资,他留下微薄的生活费,把钱寄回老家,赡养父母、供弟弟读书。
在经历了26年的苦难,美好生活刚刚开始,他便匆匆离去。他惨死在老乡哈里克的刀下——哈里克因涉嫌操纵多名未成年人犯罪,阿布都·赛买提孤身一人前去上门调查,突然遭到哈里克的袭击。法医事后发现,阿身上遗留有16处刀伤,刀刀致命。此时,阿这身警服只穿了9个月。
新疆和田县——因盛产“和田玉”而闻名,他出生在此。几亩薄地的产出仅仅够糊口,上高中,母亲每次给他烙一袋子馅饼,作为他一星期的口粮。贫困差点使他大学辍学,开学都已10多天,他才姗姗来迟,即便如此,学费还是没凑齐。最终靠17600元助学贷款,他艰辛熬过中国刑警学院的大学光阴。令父母引以为豪的是,聪明懂事的儿子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深圳警察工作压力大。来到布吉派出所后,他几乎很少有空闲时候。不是这个兄弟所抽调他去办案,就是那个所特地请他当新疆话翻译。实在累了,在宿舍上上网,看张影碟;或是躺在床上给远在乌鲁木齐的女友打个长途,一诉相思之苦。
特别能吃苦,质朴,勤俭,客气,这是时任布吉派出所教导员彭国庆对部下的评价。阿布都·赛买提遇害后,彭国庆写了一篇题目为《无法永别》的追忆文章,刊发在《深圳特区警察》杂志。他深情回忆:真的,有时我会有幻觉,好像赛买提只是又被借去办案了,过几天还会回来。他走路的样子,做笔录的样子,一起在食堂吃午饭他夹菜的样子,跟我谈心时他抬起头看着我时那纯净专注的眼神……都历历在目。”
遇害后,女友万里迢迢赶来,一眼就看见宿舍床铺边上的枕垫,悲恸不已。枕垫上面绣着由“我永远爱你”字母拼成的红心,这是她送给男友的定情之物。如今,女友来到深圳,接过了他的班。
他的安葬之地有片胡杨树相伴。这种长在沙漠的树在维吾尔族人心中被誉为英雄之树——胡杨3000年,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腐1000年。
这正是他的化身。
英烈档案
阿布都·赛买提,维吾尔族人,新疆和田县人。生前为龙岗区公安分局布吉派出所民警,牺牲时距参加工作才9个月。2004年6月3日,他在深入追查一宗犯罪团伙线索过程中遭遇歹徒伏击,因公牺牲,年仅26岁。
陈建刚普通的警察,温情的丈夫
“他是个很普通的警察,他做的事其实也是每一个警察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做的。”当我们想让陈建刚的老同事老谷回忆当年的那个正值壮年的刑警时,他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结果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很明显,这个答案是不够让人满意的,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因功殉职的陈建刚应该是伟大的,有诸多闪光点的,令人钦佩的。但事实上却是,他真的很普通,至少在老谷的眼里是如此,因为他和他身边的刑警都是如此。
想也没想的陈建刚忘记了自己,后来医生才发现,他的大脑内部几乎全部翻转了。老谷说,虽然是内伤,但他一定不会没有感觉,只是没那么严重,所以他没放在心上,去抢救那些他认为受伤更重的人,结果因此延误了抢救时间,倒在了医院里才被发现。
老谷是在医院调查车祸情况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他听到受伤的妇女在议论:“哎,那个警察真了不起,他自己受伤了不顾,还在抢救别人……”后来,老谷回想起陈建刚,就老想起在一次办案时,他那并不矫捷的爬窗户的背影,这样的事本来是可以交给更年轻的人来做的,他想也没想就爬上去了。
老谷没敢把消息立刻告诉陈建刚的妻子郑湘玲,之前的一个晚上12点,他们开完会出来,发现郑湘玲正在等丈夫,那时大家才知道,陈建刚已经因为腹泻打了4天的吊针,但他却一直在坚持上班。
在郑湘玲自己装修的东北农家风格的新家里,一切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她说,如果有男人,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已经9年了,这个家里没有男人。曾经家里的那个男人,年轻时相爱的那一个,不算太高大也不算太英俊,普通极了,却令她十分妥贴和安心。陈建刚不是很爱说话,在自己的家里也一样,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在讲他在听,偶尔才会插上一两句。
唯一话多的时候,一定是破了大案子那天的晚上,陈建刚能跟妻子絮絮叨叨一整个晚上,跟说书似的,讲得津津有味、悬念迭生。当他兴奋地表达着他的成就感时,她会静静地、微笑地和他一起分享工作的快乐。
陈建刚真心热爱他的工作。郑湘玲记得丈夫这样形容办案的过程:“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有了答案时,那种幸福的喜悦你是不知道的!”一个案子破了,陈建刚就总想着办更大更重要的案子,这样他才会觉得过瘾。
自从他走后,郑湘玲的世界整个被毁了,一直到现在,她很少在家做饭了,除了女儿在家的时候。陈建刚的女儿陈婕长的很像爸爸,也和爸爸一样爱读书,除了上书城买书,她从没逛街买过衣服。母女俩住在现在这个红彤彤的新家里,唯一的陈建刚的遗物是一个旧枪套、一个旧电话本和一顶警帽,郑湘玲抚摩着它们说:“这些要跟我和女儿一辈子的。”
英烈档案
陈建刚,1965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城步县。
1994年至1997年10月,调到深圳市宝安公安分局上南派出所人刑侦组长。1995年、1996年均获年终个人嘉奖。1995年被授予“宝安区政法战线办案能手”的光荣称号,曾多次立功。
1997年10月20日,主动请缨去外地执行任务,在广州环城高速公路遭遇车祸,不顾自己是受伤最重的人,抢救十余名伤员。
第二天凌晨,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殉职。1998年10月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劳模。
深圳市公安局烈士、因公牺牲民警名单
牺牲年月 姓名 单位及职务
1979年9月 张官保 原深圳市公安局民警
1980年9月 陈启文 原市局治安科民警
1993年8月 王九明 市公安局副局长
1993年8月 杨水桐市公安局副局长
2003年6月 黄联明 龙岗分局李朗所所长
1993年8月 曾志德 罗湖分局笋田所副所长
1997年10月 陈建刚 宝安分局刑警大队副主任科员
2004年6月 阿布都·赛买提 龙岗分局布吉所见习民警
2003年11月 刘鑫交警支队龙岗大队科员
1998年1月 罗志明 巡警支队南山支队科员
2004年9月 丁剑馨 福田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1994年12月 谢群祥 龙岗分局六联派出所
2004年7月刘新征 宝安分局燕罗所科员
2005年12月 黄旭 盐田分局刑警大队副主任科员
2005年12月 周宏宇 盐田分局梅沙所科员
2005年12月 许景波 龙岗分局坑梓所副所长
2006年1月 李维 宝安分局上南所教导员
1991年7月 叶志强 罗湖分局莲塘所治安队长
1992年4月 吴红山 罗湖分局南塘所科员
1993年1月 林文军 交管局东路大队科员
1995年9月 钟礼华 沙头角分局田东所科员
1996年3月 王镇松 十一处副主任科员
1996年1月 陈逸 巡警支队罗湖大队科员
1996年1月 黄国坚 宝安消防大队建审科科长
1996年1月 钟海棠 宝安消防大队建审科副科长
1997年7月罗日升 消防局宣传科助理调研员
1997年9月 程宝忠 福田分局红荔所副主任科员
1998年4月 罗光林 巡警支队福田大队科员
1998年6月 林中 罗湖分局刑警大队副主任科员
1998年8月 吴帆 巡警支队南山大队
1998年1月 陆粗丁 福田分局上林所所长
1998年11月 杨建光 消防局蛇口水上消防中队科员
1998年11月 张传宝 罗湖分局布心所副所长
1999年8月 林浩 消防局蛇口水上消防中队科员
2000年5月 崔锋 南山分局妈湾所所长
2000年6月 康凯 交管局同乐大队科员
2002年8月 程罡 督察处科员
2002年1月 林忠全 消防支队梅林中队科员
2002年11月 孙昊 行动技术支队宝安大队科员
2003年12月 张建立 福田分局巡警大队科员
2004年3月 王尊军 罗湖分局巡警大队科员
2004年12月 季友华 经侦支队二大队政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