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写满忠诚—荣登榜首十大警官功勋回放
昨日,辽宁省公安保卫战线诞生了自建国以来的“十大功勋警官”。“十大功勋警官”的诞生证明了辽宁公安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辽宁公安始终能够经受住任何风浪考验,不愧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过硬队伍和正义之师。“十大功勋警官”以无私无畏的英雄壮举,铸就了牢不可破的金色盾牌,以为民执法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本报特别推出专题策划,将“十大功勋警官”的事迹展现给广大读者。
大连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毛子圣
一生传奇的“丐帮”刑警
毛子圣 77岁,1948年自旅大公安总局警官学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一名人民警察。他历任大连市金县公安局民警、侦查员、副股长、副局级督导员,1986年调入大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1989年离休。在40多年的公安工作中,毛子圣先后抓获各种犯罪分子3620人,破获案件4260件,缴获赃款200余万元,车辆1600余辆,手表230块。现为大连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精彩片段:
毛子圣经常会扮成车站售票员、饭店服务员、商店营业员,甚至是叫花子开展侦查。他在公安内部和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县公安局还组织30多名侦查员身穿便衣,暗暗尾随在毛子圣的身后,观察他如何侦查。毛子圣照例穿了件破棉袄,走进一个市场,侦查员们则三三五五跟在后面。一会,毛子圣站住了,走到男青年跟前,他边问着价格,边反复观察该青年的动向,忽然,他一只脚踩在青年的脚背上。毛子圣连说“对不起”,弯下腰伸出手,猛地用力将青年的袜腰扯了下来,一大叠崭新的粮票绑在青年的脚脖子上。青年刚刚偷盗了一家饭店。这天上午,毛子圣抓住了6个盗窃犯。
上榜理由:
40余年刑警生涯,练就了一双识别善恶的火眼金睛;50年风雨历程,铸成了一颗献身人民的赤子之心。他在职时从未位居高官,却威震一方,被群众誉为“金州的守护神”;离休后又婉拒高薪,甘为公安工作出谋划策,被胡总书记称为“犯罪分子的克星”。他用毫无保留的付出和一串串扣人心弦的故事,书写了一位共和国刑警传奇的一生。“毛子圣”这三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共和国的公安史上。
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 许文有
用忘我忠诚擦亮头顶的警徽
许文有 50岁,1980年4月到鞍山市公安局工作,同年入党。历任刑警大队侦查员、侦查组长、团总支书记、政工干事、收审所副所长、刑警大队教导员、收审所所长,分局副局长,预审处处长,刑侦支队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现任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
精彩片段:
1998年5月4日,犯罪嫌疑人张伟吉潜入千山区一居民家行窃被发现。张伟吉逃跑途中将正在路上的10岁男孩抓住,掏出一把半尺长的卡簧刀架在其脖颈上,截住一辆小客车,强行胁持人质上车,并穷凶极恶地向周围民警提出要枪、换车的要求,不答应就将人质杀死。僵持中,许文有带领刑警火速赶到现场,在犯罪嫌疑人用刀将人质的头部、面部和背部多处刺伤,血流不止的危急关头,由大队长刘凤国从后侧车窗将一支卸掉撞针的手枪递给犯罪嫌疑人的瞬间,许文有抓住最佳战机,连开两枪,将凶恶的犯罪嫌疑人张伟吉击毙在车内,安全解救出被胁持的人质。目睹这一场景,在场围观的数千名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群众高呼“警察万岁”。
上榜理由:
警察这一职业充满艰辛和危险,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刑警。多少回,他出生入死与犯罪分子肉搏交锋;多少次,他智勇双全破获大案屡建奇功。他干一任、兴一处,把一个好警察的名字刻进了百姓的心中。打黑不手软、破案不言败,是他掷地有声的职业操守;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他肝胆照人的境界。在他身上,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代表了一个维护正义、忠于法律、打造平安的群体形象。
大石桥市公安局副局长 仉伟
一个流淌在百姓心中的名字
仉伟 56岁,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大石桥市公安局工作,历任大石桥市公安局治安科科员,北街派出所民警、副所长。2003年4月,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向“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好所长仉伟同志”学习的决定。2004年8月27日,被国家授予第六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05年5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现任大石桥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分水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
精彩片段:
当年,一位84岁的军烈属杨俊武见仉伟常为群众办事,却从不向群众要什么好处,上顿大白菜,下顿大萝卜,生活十分艰苦,老人很感动,说分水派出所是老八路军的作风,并立下遗嘱,非要把自家的两亩地无偿送给派出所种菜。年三十儿,老百姓看仉伟没回家,主动往派出所送饺子;仉伟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抢救,管区内的几十名群众,徒步7公里自发去看望。为表达群众对这个好所长的感激之情,老年自愿者巡逻队的7个老者发起“爱民所”签名活动,从2001年12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6月,107米长卷上,共有5444人签了名,充分体现了警民鱼水真情。
上榜理由:
“视人民为父母,做老百姓的好儿子”,这是他对人民群众作出的质朴承诺。“守着金窝子,过着苦日子”,他矢志不渝地追求着为老百姓办事的人生理想。扶危济困,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情感,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舍生忘死,他以一个人民警察舍我其谁的气魄,在危难的时候担当起百姓的精神支柱。百米长卷,万人签名,那是流淌在百姓心中的感动,是一座奉献者无言的丰碑。
本溪消防支队明山大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 金春明
尖峰之上跳动的精灵
金春明 28岁,朝鲜族。1995年12月入伍。入伍9年多来,多次出生入死,参加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15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65人。2004年12月,被公安部授予“模范消防战士”荣誉称号;2005年5月,分别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务院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同年8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现任本溪消防支队明山大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
精彩片段:
2003年3月11日,本溪市化学双氧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的活性镍触酶大量喷溅引发大火。火魔很快吞噬了四层大楼,8名职工被困火海。楼内不时传来爆炸声。距烈焰翻腾的大楼六七米处就是十几米高的煤气和氢气储罐,不远处还有一个供应全市用气的5万立方米的巨型储罐。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金春明所在的消防特勤中队冲入了火海。得知起火车间有人还没撤离,金春明带领战友迅速登楼,把7名职工转移到了地面安全地带。这时又有一名女工,从烟雾弥漫的三楼窗口探出身体呼救。金春明毫不犹豫,率两名战士扛起九米拉梯冲了上去。金春明只用了十几秒,就跃上了三楼。就在他搀扶着女工下到地面的一瞬间,车间内再次发生猛烈爆燃,烈焰一下子烧毁了来不及被取回的拉梯!经过300多名消防官兵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这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上榜理由:
60米高空,他用滚烫的双手,捧住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无数次火光熊熊,他与死神抗争,奋力抢救生命;洪水汪洋,高楼坍塌,在十万火急中,他的身影总在尖峰之上跳动。
本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孙志强
三尺岗台演绎出跌宕的音符
孙志强 59岁,他先后20多次荣获省、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连续三届当选本溪市人大代表,1995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成为八九十年代本溪市红极一时、家喻户晓的“名人”,也成为本溪市政法系统乃至全省、全国公安战线一面鲜艳的旗帜。现任本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精彩片段:
孙志强有令许多人羡慕的资本,他没有躺在荣誉簿上,依然站在三尺岗台上,对领导依然敬重、对同志依然热情,对百姓依然如春天般温暖。声名显赫的他认识不少有权有势的人,有人劝他给爱人安排个好工作,为儿子调个好岗位。但老孙是个“死脑筋”,至今老伴也没有工作,儿子从警到现在一直在一线执勤。爱人、孩子也有埋怨,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老孙说:“组织上已经给了我很多荣誉,如果再让我给组织添麻烦,我张不开嘴!”
上榜理由:
如果生活的过程,是演绎生命之歌的进程,那么,孙志强就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脚尖、脚跟在三尺岗台摩擦出跌宕的音符;手掌、胳膊和湛蓝警服交织出起伏的旋律,一名普通交警并不优美甚至有些枯燥的动作,演绎成岁月雄浑的交响乐章。39个春秋的日出日落,孙志强用自己的身姿,在本溪市筑就了一座亮丽的路标,形成一道感人的风景。
锦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王立科
独自承受生死考验的公安局长
王立科 41岁,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三级警监警衔。曾历任北宁市公安局派出所民警、副所长、交警大队车管股长、教导员、北宁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北宁市公安局政委、局长,现任锦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精彩片段:
2000年1月17日,他担任北宁市公安局长刚一个月,哈尔滨市两名歹徒手持军用手枪,杀害5名群众,抢劫了3辆高档汽车后流窜到北宁,随时都有继续作案的可能。为了及早消除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部署,周密安排,亲临一线,果断指挥,与锦州市公安局民警一同在北宁大厦。生死关头将防弹衣让给战友,终将犯罪分子当场击毙,受到省厅、公安部表彰。近期,锦州地区突如其来地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的王立科心急如焚,急忙利用课余时间赶往重灾区的北宁和黑山,了解疫情,参与决策,看望慰问一线民警,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上榜理由:
面对穷凶极恶的持枪歹徒,他冲锋在前,把防弹衣和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独自承受瞬间生死的考验;面对承袭多时的工作积弊,他改革创新,争当始作甬者,流下一串串闪亮的印迹;面对辽西沟沟坎坎里的老百姓,他闻鸡即起,走村串户,把朴素和温暖送上农家的炕头儿,把平安与祥和带给丰收的大地。这就是公安局长的风范,这就是人民警察的情怀。
铁岭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支队长 黄常雄
他诠释了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黄常雄 48岁,历任侦查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局长、副支队长等职。他亲自指挥和参与侦破的重特大案件千余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上千人,打掉各种犯罪团伙近百个,由一名普通的侦查员,成为享誉辽北警界、出色的刑侦指挥员。2003年被公安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现为铁岭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支队长。
精彩片段:
数年前,一伙歹徒持铁棍闯进调兵山市一家电讯商店内,用铁棍猛击更夫头部致死,抢走店内总价值达60000多元的财物。此案系昌图县无业游民侯国军、沈立河、李月成三人所为。昌图警方介绍侯国军平时刀不离身,可能还藏有枪,多次扬言要报复社会,准备杀害警察。在抓捕时,侯国军将妻子和孩子当做人质叫嚷:“想抓我没门,不怕死就上来。”随后他从床下抽出一把枪挥舞着大喊大叫:“反正我也活不了了,来吧!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危急之中,黄常雄在战友的掩护下,只身进了侯家院内。此时的侯国军端着枪正在寻找着目标,黄常雄猛冲过去,侯国军马上把枪口对准了黄常雄!黄常雄临危不惧,果断地扣动了板机,一枪将侯国军当场击毙。
上榜理由:
如果说经历是一种财富,他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生与死的对峙中,他推开身边的战友,只身面对凶顽的枪口;在黑与白的较量中,他殚精竭虑、踏雪卧冰,只是为了还百姓一方平安。他是一个刑警,在侠肝义胆中尽显忠诚;他是一个儿子,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儿贮满守望和惆怅,却让大地母亲收获温暖和笑容。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阜新市公安局高级工程师 孔宪臣
花光女儿嫁妆的警界“富翁”
孔宪臣 55岁,18年来,他一直从事公安技侦专业技侦器材的研制、开发、生产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工作,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公安科技英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等称号。现任阜新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副县级调研员、高级工程师。
精彩片段:
18年来,他先后完成公安科研、技术革新成果30多项,其中有3项取得了国家专利,有4项荣获辽宁省公安厅、公安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有9项11次被列为全国公安新器材和革新成果展品,先后在北京、南京、长沙、郑州、石家庄、成都等地展出并多次获奖。有一次,孔宪臣正在打点滴,突然来了科研灵感,心里急得火急火燎,自己调整了点滴速度,500毫升的药液只用了20分钟就打完了,之后嘴唇发紫,把护士吓得以为用错了药。他为了科研设计,甚至把女儿的嫁妆钱花得精光。
上榜理由:
他是一名警察,也是一位警察发明家。31项国家专利,31个科技强警的累累硕果,形成公安战斗力,让一个个犯罪团伙一朝覆亡,让一桩桩社会丑恶倾刻瓦解。有人说,如果他把这31项专利进行市场化运作,他早已是富翁赫赫,可如今他依然家境清贫、淡泊生活。他毫不后悔,因为他牢记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汗水,实现着护佑百姓、创造平安的庄严承诺!
东港市公安局椅圈派出所所长 隋国峰
将三万名乡亲写满心间
隋国峰 历任户籍民警、派出所所长。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2002年被丹东市政府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曾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2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同年10月,中共丹东市委作出向隋国峰同志学习的决定。现任东港市公安局椅圈派出所所长。
精彩片段:
辖区群众把他当成亲人,1500户居民家家都有他的传呼号,危险时刻,群众不挂110,不挂120,都找“小隋子”,而他总是挺身而出,几年里他先后解救了9名面临生命危险的群众。他精心制订“安商、护商十条措施”,实行民警“包企”负责制,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凡来椅圈投资办企业的,涉及公安方面的业务,派出所负责全方位跟踪服务;凡是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派出所实行领导包案制,组织警力速查速办,使全镇的治安有了根本的好转。
上榜理由: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与农民心心相印,与农村血肉相连,144平方公里的辖区土地,铺满了他密密的脚印,3万名父老乡亲写满了他的心间。他是一位耕耘者,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阳光。2000多个农村技术防范的报警点,在无言地诉说着这样一个真理:得一方民心,才能保一方平安。
沈阳市公安局朱剪炉派出所教导员 倪洪林
穿着警服的活雷锋
倪洪林 32岁,历任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巡警大队四中队民警、副中队长等职。从警12年来,先后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学雷锋模范、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文明市民标兵、十大政法标兵、十大公安模范、十佳巡警;被省政府授予国家公务员一等功、辽宁省优秀青年卫士、辽宁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民警;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0年度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朱剪炉派出所教导员。
精彩片段:
在他刚当巡警不久的一天下午,一辆拖着浓烟的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停在了路边,车还没有停稳,就有乘客砸玻璃往下跳,此时发动机上的火苗蹿出一米多高,滚烫的油箱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正在巡逻的他立即冲了上去,一连用了5个灭火器才将驾驶楼里的火控制住,可车底盘的火还在燃烧,他又迅速钻到车下,用了两个灭火器才把火扑灭。不少群众都围了上来说:“这小伙真虎,一旦爆炸了,年纪轻轻的,崩死多可惜呀!关键时候,还得靠警察啊!”一位老大娘捧着湿老巾跑过来,心疼地为他擦脸上、身上的干粉。刘世信、杜秋蓉是倪洪林工作中结识的盲人夫妇。13年来,倪洪林只要有空就会跑过去帮助他们料理家务,每逢节令都要为二老送去粽子、月饼和元宵,连续几年春节都是与二老一起度过的。二老也把倪洪林当成他们的儿子。在巡警岗位上,倪洪林为他人买车票、拿捐款、买药、看病垫出1万多元,自己搭进去5000多元,为群众做好事1000多件,先后从死亡线上救回28个人的生命。
上榜理由:
他没有只身斗敌、血刃顽凶的瞬间辉煌,胸前却满是金灿灿的奖章;他没有冲天壮举造就的丰功伟绩,人民却给予了他最高的褒奖。他以善良的心、温暖的手、感人的笑在平凡的岗位上诉说着涓涓细流和广阔沧海的关系。他得到人民群众给予的一个特殊称号“穿警服的雷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