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作家江西采风作品︳刘元林《遇事莫激动,有事找老孟——记横峰县公安局兴安派出所副所长、“优秀人民调解员”孟文辉》
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公安局兴安派出所一楼,有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办公室,在当地颇有些知名度,据说省上领导来横峰视察,专门到了这里,这就是“老孟调解工作室”。
5月15日下午,记者慕名而来,正赶上老孟在调处一起矛盾纠纷。调处已近尾声,看上去当事双方都很满意,轻松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画押。
等老孟忙完工作,我们才走进去。摆放着“当事人”“记录人”“调解人”等桌签的一张长条桌占据了室内大部分空间。墙上“遇事莫激动,有事找老孟”的标语,是招呼也是提醒。一张横峰县司法局《关于同意设立老孟调解工作室的批复》,就是老孟的“营业执照”。西侧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墙面空间有限,更多的锦旗成摞堆放在窗台上。
5月16日下午,孟文辉(右一)指导当事人签订调节协调书。
墙上还有一幅图文并茂的《老孟简介》:
孟文辉,男,1973年生人,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现任横峰县公安局兴安派出所副所长……
老孟行伍出身,转业后先到森林公安,曾任横峰县森林公安局副局长。2021年林业公安改制时,他主动请缨,来到离县城四十公里的葛源派出所任副所长。他做过岑阳镇铺前村第一书记,有丰富的调解矛盾纠纷的实战经验,所里就专门成立“老孟调解室”。老孟身手不凡,几年间数百起矛盾纠纷都顺利化解,去年8月被调任兴安派出所。职务虽然还是副所长,因为地处城区,他的工作量比在葛源所增加了很多。
三死一生,从此淡泊而执着
问及刚才处理了什么纠纷,老孟说是一个保险赔偿的事。旁边铅山县一家保险公司承保的一辆货车,在横峰县发生侧翻,损坏了路边一幢房屋。房主要求赔偿五万,保险公司只出三万四,双方僵持半年多。保险公司便找到老孟。老孟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当天把双方叫到工作室,调解不到一个小时,双方便达成四万元的赔偿协议。
双方当事人走出调解室,都长舒一口气。那位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起纠纷困扰我们很久,一直不知道怎么解决。孟所长三言两语,就说得我们心服口服。老孟调解工作室,名不虚传啊!”
听完老孟讲述他的从警经历,记者曾好奇地问,你已年过半百,为何仍愿意投身繁杂的调解工作中。他说一是组织信任,二是我比较适合做这项工作。
5月16日,记者刘元林在横峰县采访孟文辉(图右)。
淡泊宁静的心态,背后都有惊心动魄的经历。老孟自言他是“三死一生”,一次是生病,生的是怪病,嘴巴合不拢,脖子也歪了,几年间跑遍全国各地的医院,看不好,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位好中医,几副中药吃过,竟奇迹般地康复了。第二次是在深圳,在一起特大油罐爆燃事故中,他参加抢险救援,爆炸发生瞬间,他的几位战友瞬间被烈火吞噬,他活了下来。
最近一次,是他在葛源派出所工作期间。2022年3月12日,他当班,接到一位村民求助电话,称他与妻子产生矛盾,妻子江某抱着7岁的女儿欲跳河轻生。老孟带着徒弟小张火速赶到现场,远远看见江某抱着女儿正站在深水潭边上。他边跑边向江某喊话,试图稳定对方情绪,谁知江某突然抱着女儿跳下深潭。水深没顶,母子二人命悬一线。老孟啥也没想,和衣跳进冰冷的河里,拼尽全力,终于将母子二人推上岸。爬上河岸后,老孟也累成了一滩泥,半天站不起来。
老孟说,他是命运特别眷顾的人。他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都尽心竭力。
百调不厌,同胞兄弟重归于好
“有一起亲情矛盾,是我从事矛调工作以来最棘手的。”说起这起张氏兄弟之间的矛盾纠纷,老孟如数家珍。
2023年1月,张氏兄弟因为自建房店面租赁问题发生纠纷并报警。派出所民警处警后,将纠纷线索移交到“老孟调解工作室”。老孟接手这起纠纷后,首先来到张氏兄弟位于横峰县金桥路的自建房,现场查看了店面及地下室、公共通道等区域,详细了解兄弟俩的纠纷缘由。老孟深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是正确调处的基础和前提。
调查中老孟方知,张氏兄弟的纠纷错综复杂,还包括老屋平房的分配、赡养父母的支出等等。老孟给兄弟俩讲述“六尺巷”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兄弟俩当时都接受了调解,但回去没多久,矛盾再次爆发。今年3月10日,张氏兄弟第五次报警。
5月16日,记者刘元林(图中)在横峰县葛源镇寻访孟文辉(右一)当年救人的地方。
再次调解回家,已是深夜,尽管奔波一天,甚是疲惫,老孟却迟迟不能入睡。他索性披衣而起,走到阳台,点燃一根烟。他回想起这些年调解工作,一千多起纠纷在自己手上化解,群众满面愁容来,带着笑脸去,为什么这起纠纷却屡调不解,按下葫芦浮起瓢?老孟坐到书桌前,拿起笔记本,逐条梳理兄弟俩的矛盾纠葛。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人、哪些事,阻止兄弟二人走向和解?
经过仔细梳理,老孟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张氏兄弟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趴耳朵”,即耳根子软,容易受妻子和局外人的影响。看似兄弟之间的矛盾,实质是两个妯娌之间的冲突。不解决两个妻子的认识问题,这个家就永无宁日。老孟先是通过朋友,私下分别给兄弟俩的妻子做工作。再次公开调解时,老孟不只招呼张氏兄弟,还把他们的妻子也叫到调解室,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老孟拿出精心准备的问题清单,就父母赡养、父母亡故后的安葬、父母房产的分配、自建房的分配、自建房的漏水问题等,凡是产生矛盾的方面,老孟一一提出调解方案。他特别提请两兄弟的妻子发表意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张氏兄弟和他们的妻子、见证人、调解人四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老孟长长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终于为这起棘手的纠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分钟默哀,医患双方归入理性
春风和煦的三月,横峰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楼却“销烟”弥漫。今年2月,李某因病被送往医院,即将出院的当天,在输液时突然出现昏厥现象。医院立即施救。李某丈夫江某在一旁拼命呼救。然而不幸的是,李某未能挺过这一关,最终离世。
江某无法接受老伴离去,情绪激动之下,斥责医生抢救太慢,甚至踹了医生一脚。随后,李某家属通知亲戚朋友,数十人纷纷赶到县医院,围住医院领导,要求院方赔偿一百万。而院方则认为自己在救治过程中并无过错,王某的死亡属于心源性猝死;若要赔偿,必须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双方各执一词。此时,人们想起“老孟调解工作室”。面对这一棘手的医疗纠纷,兴安派出所的同事也第一时间通知了老孟。
老孟赶到现场时,院方和死者家属正在激烈争吵。老孟大声说道:“请大家安静。我是横峰县公安局兴安派出所副所长、人民调解员孟文辉,受组织委托前来调解。首先,请全体起立,为逝者默哀一分钟!”
大家被面前这个个头不高但警容严整、神情庄重的警察震住了。争吵戛然而止,席地而坐的站立了起来,双手叉腰的放下了手臂,楼里安静得听得见彼此的呼吸。
默哀毕,老孟说:逝者有灵,希望因为她的离去而大吵大闹吗?接着,他对死者家属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支持你们通过和平手段和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求你们先将逝者遗体运往太平间,以确保医院正常运行。老孟这一系列言行,合情合理,不怒自威,家属立即表示配合。
老孟启动重大纠纷调解机制,邀请卫健委、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调解。然而,双方谈了近一个小时后,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面对这种局面,老孟决定采取迂回包抄、分开谈判的策略。面对死者儿媳强烈坚持尸检的要求,老孟将死者儿子蔡某叫到一边,温和劝导:“你们有证据证明是医疗事故吗?你长期在外地工作,母亲生前不能尽孝,现在母亲去世了,难道最后一点尊严也不给她吗?”一番话让蔡某陷入沉思。
转过头,老孟质问院方:面对乡亲丧亲之痛,你们嘻嘻哈哈地聊大天,怎么能不激化矛盾?经过老孟的反复沟通,双方态度都开始归入理性平和。
在老孟的不懈努力下,3月7日,双方正式签订了调解协议。院方同意给予死者家属一定数额的人道赔偿。这一结果让双方都感到满意和欣慰。
老孟自2021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成功调解了一千多起矛盾纠纷。去年,他被评选为上饶市“优秀人民调解员”。问及工作经验,老孟说也没有什么大道理,你首先得喜欢这项工作,不怕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才会有责任心和耐心。再就是方法,矛盾纠纷各不相同,方法自然也得灵活多样。总之,“只要我们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况吃得透,沟通做得足,方法找得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
现在,“老孟调解工作室”已经成了横峰县乃至上饶市的一张名片,不单兴安派出所辖区,包括老孟工作过的葛源镇,还有周边一些乡镇,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都会来找老孟。老孟每天的“接访量”都在十起上下,于是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也难得与家人共度一个完整的节假日。
去年6月,横峰县公安局把全局唯一的一个研究生交给老孟来带,以加强“老孟调解工作室”传、帮、带工作。老孟工作之余,也在撰写《老孟调解工作法》,他要把他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徒弟和同行。
(原载于2024年6月28日《公安新闻传媒》公众号及2024年7月25日《人民公安》杂志)
作者简介:刘元林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公安新闻传媒》主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