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民警发现鞋印帮助破百万盗窃案

看过美剧《CSI》和港剧《法证先锋》的市民都知道,一枚指纹、一个鞋印、监控视频里一道模糊的身影,甚至指甲内残留的一点皮屑,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让这些无声的证物“开口”,在蛛丝马迹中去伪存真,从而还原一个个案发过程和事实真相的人,在我国公安系统被称为刑事技术民警。
陈志晖是禅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副股级侦查员,是一名专门负责痕迹检验的刑事技术民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陈志晖很少以工作身份出现在市民眼前。昨日,记者采访了陈志晖,向市民揭开这神秘警种的面纱。
闻警而动
第一个到达罪案现场
今年37岁的陈志晖,1998年警校毕业后就加入佛山警队,从事过治安、刑侦等工作,2005年4月,他成为派出所技术组里的一名刑事技术民警。
半路出家的陈志晖并没有被技术工作难倒,“在警校有学过基础的刑事技术知识,当时有经验的民警带着我工作了几周,就开始尝试着独立工作。”陈志晖说。
“港剧里演的法证人员,基本是其他民警到达现场后,再通知他们去搜证。”陈志晖说,“但是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接到警情后,往往我们会是第一个到达,迅速封锁现场、固定和收集证据。”
陈志晖说,刑事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勘查各种刑事案件的现场,包括凶杀、爆炸、盗窃等。“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还原作案过程,找到事实的真相,协助破案。”
追根究底
手套丝线成破案线索
2013年3月,禅城公安成立打“两入”专业队,陈志晖被抽调到专业队,专门从事“两入”案件的痕迹检验工作。
“在专业队中,技术组的工作最为基础,哪里有入屋盗窃现场,哪里就需要我们技术员,提取一切与案件、案犯有关的痕迹物证,并把有价值的线索串并,然后交由研判组侦查。”陈志晖说。
今年3月初,湖景路一带的住宅楼,几天内连续发生几宗入室盗窃案。3月3日晚,一事主被人“潜到”家中盗走了放于家内过万元财物。现场虽然被翻找得十分凌乱,但却无留下一枚指纹。
然而,细心的陈志晖在被翻开的柜角处,发现挂有棉织手套的丝线。他推断窃贼是戴着该手套作案,那么在案件现场周围也许能找到该手套。果然,经多处查找,陈志晖在入户花园的茶台下找到了几只沾有泥渍的棉织手套。民警将这些手套和现场提取的物证痕迹带回鉴定比对,很快便锁定了作案嫌疑人。
“还有一次勘查一涉案价值百万的盗窃现场时,发现在失窃地点一玻璃盖顶上,留有作案人员的鞋印,这个鞋印后来成为了破案的关键,让很多个案串连起来,帮助侦查组抓获盗贼。”陈志晖说。
虽然不是自己亲手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但正是这一次次观察入微的侦查,让案犯伏法,让百姓安宁。据统计,仅2014年,陈志晖共勘察各类案件现场380多处,协助破获各类案件100多宗。
“两入”案件
事主最好勿破坏现场
陈志晖说,在“两入”案件的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场往往会被事主或者其亲戚朋友破坏。“事主发现被盗后,由于急于清点损失,或是因为害怕,会将亲戚朋友叫到现场,这么做会严重破坏案犯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对后期的勘察破案造成很大的阻力。” 陈志晖说,“因此,事主发现被盗后,最好的方法是第一时间报警并守在门口等待警察的到来。”
除了认真细致勘查现场外,陈志晖还积极向市民传递防盗知识。其中,他被邀加入“永安警长”志愿团警事顾问团,定期进社区、学校、广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陈志晖指出,在家庭防盗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放过多的财物在家里。同时,如果条件允许,他建议在室内安装报警器,最好能把报警器连接到物管或者治保会。
相关链接
什么是刑事技术?
刑事技术是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发现、揭露和证实各类犯罪活动为目标的专业。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有着较为完整的组成体系,按刑事技术的专业类别划分为:照相录像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书(含笔迹)检验技术、刑事理化检验技术、法医鉴定、DNA检验、声纹鉴别技术、气味鉴别技术、心理测定(测谎)技术、人体外貌识别技术、侦查通讯技术、刑事模拟画像等。
采写/珠江时报记者 郭美欢 通讯员/赖寿盛 符巧飞
摄影/通讯员 郭智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