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阿甘"的梦想 "我从小崇拜交警"
孙斌,这个23岁的小伙每天上街管理交通,为的是追逐心中的梦———当一名交通警察。一个弱智者为何心藏这个梦想?他的身世如何?为此,记者昨晚走访了孙斌家。
能写户籍警名字
在清源环路500弄一间普通的公房前,孙斌认真擦拭着一辆助动车。记者问车是不是他的,孙斌抬头看看,微笑着摇摇头:“别人的。”一位阿婆走到孙斌身边,对记者说:“你找我孙子有事吗?”
走进一间略显陈旧的民居,张阿婆向记者说起了孙子的身世。孙斌出生时,由于长时间窒息,导致大脑受损智力低下,经检测智力程度为愚鲁,仅比白痴高两级。在他年幼时,父母婚姻破裂,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靠着每月1700元的退休工资将弱智的孙子带大。
读了两次一年级后,孙斌被宣布不适合继续学习,从此再也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他认识些字,也能写点,很多都是他自学的。”听见奶奶表扬自己,孙斌乐了,拿过记者的采访本歪歪扭扭的写上一个名字。张阿婆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户籍警的名字。
张阿婆说,孙斌从小就崇拜警察,和这里的户籍警、巡警关系很好,看到他们每次都嚷着要当警察。“我从小崇拜交通警察。”坐在一旁的孙斌插嘴补充道。
与乘客争执被辞退工作
1998年的一天,孙斌突然跑出去一整天才回来,张阿婆问他去哪了,他回答指挥交通去了。从此以后,孙斌隔三岔五的往街上跑,在附近各个路口学交警指挥交通,有时连饭都忘记吃,直到被人送回来。
直到2004年的下旬,孙斌有了第一份不算工作的工作:在公交车上当投币监督员,没有工资,报酬是一件公交公司的工作服。张阿婆觉得孙子干这个总比天天跑马路强,但后来有一次孙斌指出乘客投游戏币,于是吵了起来,第二天公司就不要他去了。
“这孩子心好,孝顺,就是心太野,老爱往外跑,看到谁违章就和谁吵。”张阿婆说,她老是担心孙子在外面被人欺负,生怕他被人打。
背交通法规流利准确
歧视对孙斌而言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从小就在它的包围中成长,孙斌已经习以为常。小时候常被人取笑说:“嗨!小戆大。”现在则变为:“看啊!戆大上马路瞎指挥!”
这种说法让他最无法接受:“他们懂什么?我才不是瞎指挥,我有依据的……”孙斌嘟囔着,小声为自己辩护。
孙斌说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第四焦点”,他从这些节目中学到了不少交通法规。记者要他说两条,他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背诵起来:“行人过马路要走横道线,机动车遇红灯不能超过停车线……”孙斌一口气背诵了2分钟,流利且准确,让人无法相信眼前的小伙居然是弱智。
说起孙斌,居民看法各异
他是戆大
对于孙斌,小区里的居民各有不同的看法。一位居民得知记者是为孙斌而来,脱口而出:“采访那个戆大?戆大有什么好采访的,尽做戆事。”
他真的蛮好
住在孙斌家的对门邻居告诉记者,在她眼中,孙斌是一个好心的小伙子,经常会帮邻居打扫一下。“除了不太聪明,他真的蛮好的,这里的居民大多不会歧视他。”但说起孙斌“指挥交通”的“爱好”,这位女士表示觉得有些怪。
他有股正气
一位小区保安则坚持认为孙斌是个好人,他告诉记者就在今年上半年,一伙偷车贼潜入小区,他们正在行窃时,被闲逛中的孙斌撞上。于是孙斌与多名群众一路狂追偷车贼,跑了几百米终于将其中一名偷车贼抓获。“小伙子好样的,虽然有些傻,但身上有股正气。”这位保安虽然不知道孙斌天天在路上干些什么,但肯定地说:“他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
他没什么错
“坚持遵守交通法规,提醒别人不要违法,难道有什么错吗?”家住隔壁小区的马老伯颇有感慨,“一个人坚持做正确的事却受到歧视,让我感到很悲哀,在有些人眼中他是不正常的,但那些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一个执着的守法者呢?”
相关链接
“阿甘执法”常遭白眼 骂我的人比听我的人多
在和孙斌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他说话条理基本清晰,可以很好的与他人沟通,且能较为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对某一些观点却极为偏执,比如极为反感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你违章了!现在我要教育你,请你立即停止违章行为!”这是八年来,孙斌面对违反交通法规者最常说的话。
通常情况下,一个或是几个白眼就是回答。若孙斌执着拦路不肯放行,劈头盖脑的恶骂就招呼过来,“神经病”“疯子”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
记者问孙斌,听他的人多还是骂他的人多。他想了想回答:“骂我的人多。”孙斌说,很少有人能听他的劝告,大多数人要么理都不理,要么边走边骂。“我明明为他们好,为什么要骂我?我就当他们在骂自己,奶奶教我的。”说起八年来自己遭受的委屈,孙斌愤愤不平。
在少数情况下,一些市民还是会给予孙斌宽容的笑容。“今天的老伯就听我的,我教育他说交通法规是生命之友。”孙斌对下午发生的事显得颇为得意,眉飞色舞地向记者一遍遍说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