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民热捧的安徽民警左成亮二三事
他是警察,他姓“民”
——被网民热捧的安徽民警左成亮二三事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刑警大队一名叫左成亮的普通民警近日成为不少网民追随的偶像英雄。这名去世时年仅31岁的青年警察,不仅一直是个不贪不腐、认真为百姓办案的好警察,更在自己身患绝症期间,仍然为主办理一个作案100多起的系列特大抢夺案,直到累倒在审讯室里、病逝在医院。
网民们说:他是警察,他姓“民”。近段时间,在成千上万网友发帖表达对左成亮的崇敬与怀念的深情中,人们再次感知到只要为人民真心做了一些事,他就会活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与光辉。
最后一套警服
网友“老杨是林”是左成亮生前的同事,他在网上留言:“一生虽短功已成,一生正气照天亮,左成亮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小伙子。他做事一丝不苟,有着年轻人的激情--兄弟一路走好!你是我们的骄傲!”
9月8日,蚌埠论坛、蚌埠热线及网友20多人,自发到左成亮墓前吊唁。荒烟蔓草在网上留言,“我们跋涉在泥泞的土路上,只想为你献上鲜花。”
记者采访了解到,怀远县刑警大队一中队民警左成亮,在担任刑警的5年里,他主办各类刑事案件500多个,占全队办理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三个民警的办案量。
他在弥留之际,让妻子帮他穿上一套崭新的警服。警察是他心中最神圣的职业,他要以一个警察的形象远行。7月28日深夜,一身警装的他走了。
面对歹徒,左成亮总是冲在最前面。2009年4月7日凌晨,怀远县公安局乳泉派出所巡防队在盘查盗窃车辆嫌疑人时,突然遭到袭击,一名民警警服被刺穿,两名联防队员被刺伤。两名嫌疑人在作案后逃窜。
负责办理此案的左成亮对案发现场的地理位置、车辆运行轨迹及作案时间,作了细致分析,一名叫做崔伯路的犯罪嫌疑人进入了他的侦查视线。此人穷凶极恶,曾在江苏地区多次持枪犯案,被江苏警方网上通缉。
同年8月10日,左成亮将崔伯路锁定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某品牌服装店。由于这家服装店周围人员密集,附近有所幼儿园,考虑到崔伯路可能随身携带刀具,左成亮并未立即实施抓捕。左成亮耐心地注视着崔伯路在店内的一举一动。趁着崔伯路试衣服的短暂时机,左成亮冲上去将崔伯路摁在地上,并从他裤兜里搜出了匕首。
第一个冲上去!只要面对危险,他都会这样做。2010年4月,怀远人李晗、李超兄弟俩在浙江制造了一起一死三伤的血案后,潜逃回怀远县城关,藏匿在亲戚家中。左成亮作为抓捕李氏兄弟的负责人,第一个冲进嫌犯的房间,李晗抽出匕首企图拒捕,被左成亮死死按住,在队友的配合下将他们制服。
左成亮8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得县“优秀公务员”“优秀破案能手”“优秀追逃能手”等殊荣。
左成亮对于工作的热爱和付出深深地打动了网友。新华网发展论坛网友gxgaf说:“左成亮用他年轻的生命诠释出了‘立足本职做贡献’的最完美答案,为基层公安工作树立下了奉献社会的丰碑。”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生命的湮灭,但是你的奉献精神却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同为一名警察的发展论坛网友“踢宝”说。
一名姓“民”的警察
中安论坛网友江锡钰认为:“人民警察本为人民供养,为人民办事本来也是分内的义务。那为什么左成亮的故事还能感动众人呢?原因就在于,有些警察忘记了自己姓‘民’,或者口头承认自己是‘民警’,实际的作为却将自己变成了‘特’警,将本应用作为民服务的公权变成了为自己谋利益的特权。警察贵姓‘民’,要想在人民心中留下尊贵的形象,就得像左成亮这样一心为民。”
记者采访了解到,左成亮对群众充满感情。2010年除夕,青年妇女王启非报案称,她出生20多天的孩子被人拐卖。左成亮连夜进行调查,大年初三顺利将孩子解救出来,还给婴儿买来衣服和奶粉。
2010年8月,左成亮主办侦破了王中海等特大抢夺名烟名酒系列案件,一举摧毁了这个跨省流窜作案100多起的犯罪团伙。李新全是一位孤残老人,年老体弱,开了家烟酒店维持生计。在被王中海等人抢走价值3000多元的香烟后,他气得喝了农药,抢救过来后便四处流浪乞讨。案件破获后,左成亮在凤台、蒙城一带奔波走访了十几个乡镇,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来的时候没抽一根烟、没喝一口水,我准备请他吃顿饭,结果还是左警官请的我。这样的好警察少有!”75岁的李新全告诉记者。
新华网网友灵性木偶说:“选择了警察就选择了奉献,看了安徽省怀远县刑警大队左成亮的事迹,不禁潸然泪下,他的事迹让人敬仰,每位警察都应去学习他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严格执法还是热情服务,在奉献中,人民是警察永远不变的牵挂。只要心中装着千千万万的群众,警察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了人民,警察可以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至生命!”
一名民警的纯净生命
网民“利剑出鞘”说,一直以来,人们总会把80后与浮躁、娇气联系到一起,对80后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充满质疑。左成亮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80后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诠释了新时期年轻民警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尚品质,展现了80后年轻民警的昂扬斗志和蓬勃朝气。左成亮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采访了解到,左成亮1980年出生在怀远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说起他,同事们总爱用“纯朴”这个词。作为一名刑警,不可避免地遇到吃请送礼等诱惑,但他总能想办法拒绝,远离贪腐陷阱。
怀远县居民张浩是王中海一案的受害者。案件破获后,左成亮费尽周折找到了已在外地打工的张浩,将他损失的7000多元现金送还。张浩看到左成亮的衬衫袖子破了,随即从中抽出几百元钱给他:“左警官,你的衬衫都破了,拿去买件新衬衫吧。”一向温和的左成亮突然严肃起来:“不需要,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有一次,左成亮的手机收到一条缴费信息,有人给他充了2000元话费。警觉的他立即联想到自己正在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经过查证,正是案件当事人在托人送给他价值5000元的礼品被拒后,变相地耍了个新花样。他立即向队里汇报,将2000元钱退给了案件当事人。
左成亮去世后,组织上想把他安葬在县城,他的父母婉言谢绝了,执意要把他带回农村。“成亮当了刑警后,整天忙着办案子,我们很少能见到他。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带回家,留在身边吧,可以经常去看看他。”父亲左国太说。
因为工作忙,左成亮欠下了太多的亲情。他从小由奶奶一手带大,然而奶奶去世时,他正在参加业务技能培训,连送奶奶最后一程都没能赶上;他有一个3岁的儿子,他们却从未一起去过公园。
新华网发展论坛网友“gxf668899”说:左成亮,80后的刑警,短暂的青春绽放的是永恒的英雄华彩,留下的是一缕缕兰花般的清香。
网友bsfjhj发帖写道:“左成亮虽然离开了,但他所代表的精神是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感动就是希望,一种等待叫寄托。”
网友laoyangshilin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80后,我觉得我很平凡,我以为现在的80后还没有成为社会的支柱,一切还都是60和70后撑着的。但是左成亮的离开,让我知道了,我们80后已经不再年轻,我们要勇敢地担起责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