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搏击在公安科技长空的年青人

来源:www.china110.com 作者:笑鸣 冯常华 发布时间:2005-05-27 21:44:58 浏览次数: 【字体:
    众所周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强警已成为公安工作新的战斗力和增长点,公安机关不能在席卷全国、全省,乃至全世界的科技浪潮中有所作为,就不会有更多的“资本”迎接新的社会治安的严峻挑战。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群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献身科技的决心和毅力,搏击于公安科技长空中,为公安科技发展呕心沥血,也有酸甜苦辣,也有踟躇徘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公安分局计通科科长林卫红就是这么一位。

  2003年2月13日,对林卫红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在台州市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暨公安科技大会上,林卫红因被评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而受到了隆重表彰,同时,他所主持的黄岩计通工作在去年的全市公安信息系统考核中名列第一名。回首所来经,林卫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一)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基层民警中最普通的一员,与我们公安各条战线上的许多优秀民警相比,我付出的算不了什么……”,当同志们向他祝贺时,林卫红总是谦虚地说。确实,从警十年,伴随着他的,没有特勤防暴处突时那惊心动魄的壮举,没有刑警破案那轰轰烈烈的场景,更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计算机、软件、光缆、网络、数字……,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却是一种意志的锤炼和考验,它造就了一名优秀的公安科技工作者。1989年,林卫红高中毕业在高考志愿书上懵懵懂懂地填下了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那时,计算机在社会上还没有普及,林卫红甚至不知道计算机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然而,这一填却让林卫红与计算机信息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真的被录取了。而接下来三年的大学生活,却让林卫红真正地爱上了计算机。那些我们看来如此枯燥和乏味的数字、数据,对林卫红来说,充满了动感,充满了神奇和诱惑,他常常下课了还游曳在那些数字中,舍不得关机。等到同学们吃过了饭回到教室,才发现林卫红又忘了吃饭……1992年,林卫红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分配到黄岩八一机械厂技术科。

  人才的发掘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犯罪科技化、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部门办案信息闭塞、人工信息查询效能低下、职能单位各自为战……,种种弊端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战斗力和整体效能的发挥。面对挑战,公安机关出路何在?走科技强警之路!成为解决这一瓶颈的唯一途径。林卫红以专业技术人才被选调进了公安机关,推上公安科技强警的大舞台,成为黄岩公安分局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主攻手。上任伊始,信息技术在公安的应用还只是个开始,对基层公安机关来说更是一个空白,科技强警从何着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林卫红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所承受的担子和局党委的重托,他一边下基层调研,充分了解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最需要的是什么,并将为现实斗争服务作为科技强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边根据调研情况,做好党委参谋,制定出了公安科技强警五年计划,将信息共享和网络建设作为工作重点。95年至96年建设常住人口信息系统、暂住人口信息系统和110报警服务系统;97年开发了应用违法犯罪信息系统、刑事案件信息系统;98年抓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刑侦信息资料系统;99年至2000年则把以黄岩公安综合信息网为标志的业务综合查询系统和部门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重点来抓,2001年狠抓通讯网络光纤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数据库,2002年将重点放在大情报网建设上,以应用促发展,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突破。2002年,黄岩公安分局获得了全省公安信息网络建设先进单位。在他的主持下设计开发的公安动态信息、打击处理人员信息、租赁房屋管理、特种行业管理等20余套公安应用软件填补了基层公安计算机应用的空白。其中,法制办公软件、三无人员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留置人员管理等被省厅或市局予以推广和十多个兄弟单位使用借鉴。如今,黄岩公安分局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开发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公安机关中处于一流水平,大大提高了公安工作效能,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卫红也先后受市、区两级嘉奖九次,荣立三等功二次,省级先进个人一次。

  (二)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成功的背后意味着付出,确实,每一项软件的开发、每一个系统的投入应用,甚至每一个系统的维护都需要技术员为之殚精竭虑!其中的艰辛和困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其中的酸甜苦辣更是小林自己才能体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小林三十出头,头发却几近花白,可能是由于长年超负荷的脑力劳动所致。走进林卫红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满橱子的电脑书籍,林卫红每月的工资有三分之一用来购买这些书籍,而这些被他视为珍宝的书籍正见证了小林所付出的艰辛,在软件开发和各项工作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小林常常彻夜不眠,翻遍了所有的书籍。甚至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思考。在采访中,小林的妻子说起这样一件事:“不知多少次,我们全家团聚正一起吃着饭,卫红突然灵感一发,掏出笔,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有时,干脆放下碗筷,躲进电脑室。我怕打断他的思路,只得将饭菜热在锅里,等他忙完出来后再吃。”其神情话语充满了宽容和爱恋。是啊!警嫂们在爱着自己亲人的同时,也包容了他所从事的事业。去年十月份,公安网遭重大新型病毒攻击,林卫红翻遍了所有的书籍也无法找到对策,眼看着系统被破坏,民警不能正常使用信息资源,林卫红急得吃不下饭。当天晚上,他连夜与浙江大学一教授取得了联系,赶到了杭州,在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此时,时钟已指向凌晨3点。小林顾不上片刻休息,又匆匆地踏上了回程的路。等到公安网恢复正常运作,已是上午9点钟。小林这才舒了口气。那位教授每每提起小林,总是赞不绝口,并给了小林无私的帮助,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三)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当林卫红说到父亲的时候,那久久压抑心底的眼泪却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是个不孝子,总以为时间会等我们,总以为忙过这阵子会有时间,再好好陪陪父亲,可没想到还没来及去做,父亲却……”。父亲一直有严重的高血压,医生曾再三交代,要多多关心他的生活和饮食起居,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一旦不小心完全有中风的可能。作为儿子,林卫红又何尝不想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尽一份孝心。可是,有那么多的软件开发方案等着他去实施,有那么多的计算机网络等着他去维护,有那么多的科技强警计划等着他去完成……1999年下半年,全国追逃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网上追逃更是如虎添翼,为追逃斗争开辟了新的强有力的途径,依靠公安部下发的逃犯比对软件,对抓获可疑人员进行逐一比对,需要花费很大的警力和精力,黄岩公安分局决定凭借先进的科技基础,自行开发逃犯成批比对程序,提高网上追逃效能。为了能尽快地开发这一程序投入使用,林卫红日夜扎在计算机上,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仅4个小时,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细节问题,苦思冥想,不知不觉已到天明,林卫红办公室里的灯常常彻夜亮着,累了,就趴在计算机上打个盹……。正当软件开发即将成功的时候,父亲不小心摔倒了,左半身失去知觉不能动弹,听到这个消息,林卫红急速赶到医院,他伏在父亲的床前,喃喃地说:“爸,我对不起您,您会没事的,以后,我一定好好陪陪您、照顾您……”。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父亲逐渐恢复了知觉,而小林却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追逃软件接近尾声,等着投入使用,他丢不开手头的工作,照顾父亲的重任全落在母亲和妻子身上。小林的妻子是个护产科护士,母亲又年老体弱,为了照顾公公,小林的妻子白天上完班,晚上又要照顾公公,却从无怨言。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小林忙完手头的工作,常常已近深夜,他匆匆地赶到医院,父亲却已睡下了。小林的心中充满了内疚和不安。多少个夜晚,重复着这样的镜头。他就这样呆呆地坐在父亲的病床前,不知不觉伏在床边睡着了。半夜,父亲醒来,轻轻地抚摸着小林的头说:“儿子,你太辛苦了,快去睡吧,我没事的……”。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小林一班人成功开发出了逃犯成批比对和逃犯库自动比对分析程序,得到公安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体民警的积极参与下,该局在追逃专项斗争中抓获网上逃犯400多人,名列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第一名。

  2001年,父亲再一次脑溢血发作,住院后仅仅七天,就与世长辞了。当时,林卫红正着力进行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的各项准备工作,父亲过世后第三天,小林就回到局里上班了。想到父亲,小林伤感地说:“我始终没有实现对父亲的承诺,那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去年,在小林及部下一班人的努力下,该局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大批警力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人海战役中解脱出来。办公实施了无纸化,所有信息实现了共享,打破了各部门间的界限,公安工作效能大大提升。

  谁不希望天伦之乐,谁不盼望花前月下,就象千千万万公安民警一样,小林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他无愧于这个岗位,却有愧于自己的父母妻儿。说到妻子和女儿,小林也是一脸的内疚,他说:“结婚这么多年,实话说,我把精力全放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帮家里干家务,就连小孩生病挂急诊我都无法帮忙,我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我感谢我的妻子给予我的支持……”。

  说到今后的打算,林卫红感慨地说:“从我踏上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公安科技是一个系统庞大、枝繁叶茂的巨型工程,一个人即使是花一辈子的精力也只能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同时,计算机知识更新极快,又需要技术员时时注意充电,及时把握科技前沿及发展脉搏。多年来,我把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研究和学习上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也很艰苦,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无怨无悔……”!

公安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