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上走来“警察翻译”
图为刘勇在和外国友人交流。申琳摄
在上海南站,总活跃着一个相貌敦厚的青年警察,一有外国友人犯难,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流利的英语、热情的服务、诚挚的眼神……这个面对外国友人热情称赞时总憨厚一笑的铁路警察,就是南京铁路公安处的刘勇。
世博“特种兵”
■每天穿梭几十趟地下通道,不亚于跑一场马拉松
刘勇大学时拿到过英语八级证书。今年4月备战世博会时,上海公安局把他抽为英语服务岗“特种兵”。6月1日,刘勇作为第二批援沪铁警来到上海南站,开始为来上海的外国朋友解疑释惑。6月下旬抽调至即将开通的沪宁城际铁路工作一段时间后,8月1日刘勇又接到上级第三批援沪的通知。
8月24日下午,上海南站热浪袭人。一位外籍女青年满头大汗,神情焦急。刘勇跑步上前连忙用英语交流,才知道这位来自非洲、名叫艾米的女青年参观完世博后想乘火车返回广州,可在圆形的火车站里奔跑了两圈,就是找不到售票处。刘勇一边轻声安慰,一边带艾米来到售票处。艾米对着这名热情的中国警察连声感谢。
上海南站南、北两广场最近的路是从地下通道穿过,至少有500多米。刘勇每天来回不停地穿梭几十趟,不亚于跑一场马拉松。最初时双脚后跟被新皮鞋“咬”得鲜血淋淋,下班后脱下浸成红色的袜子,刘勇连说减肥效果肯定很好。
两赴上海、历经三月,刘勇先后为外国友人解决实际困难1000余人次,被各地游客尤其是外国友人视如亲人。
车站“交通图”
■怕汗水浸湿了宝贝图,就塞进警帽里随用随取
在外国友人感谢声中,刘勇总是想起一张“交通图”而不敢对工作稍有懈怠。
6月初刚来上海南站时,一位英国大叔拿着一张字条找他咨询取行李的事。刘勇很热情地接过纸条,却自认为是到邮局取物品,带着这位大叔就走。等到了邮局,大叔则连连摆手说“NO”,向他解释是到小件寄存处取行李。走了一段冤枉路不说,关键暴露出自己服务工作还不到位。“不熟悉情况,怎么能做好服务?”刘勇为此自责了好长时间……
后来的几天,刘勇总随身带上纸和笔,在执勤间隙把上海南站周边的地铁、公交、邮局、银行等场所全部记录描制成“交通图”。怕汗水浸湿了这张宝贝图,刘勇就将它塞进警帽里随用随取。
不多久,刘勇就对这张图烂熟于心。一次他在上海南站北广场执勤时,发现一对外国中年夫妻拖着大小行李箱,一脸茫然。刘勇走上去一问,原来两位准备换乘汽车到江苏宜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汽车站。刘勇清楚汽车站就在距离南广场400多米的位置,就详细指路给他们看,两位外国友人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牵挂埋心底
■母亲病倒推进重症监护室;妻子怀孕身边无人陪伴
服务世博近3个月来,刘勇心底始终有两个牵挂:
6月份赴沪支援世博时,刘勇的母亲不慎摔倒致右腿螺旋性骨折送至医院,住院第二天不料突发心肌梗塞,紧急推进重症监护室抢救后方才脱离危险。为了刘勇安心工作,父亲在征得母亲同意后没跟他透露一丝风声,直到小表妹来电询问姑妈的病房号时才“露馅儿”。
还有一件牵肠挂肚的事:他和妻子的爱情结晶11月份就要出生了。妻子怀孕初期,由于血糖过低多次晕倒在地。这几个月例行孕检时,妻子都是独自去医院,电话中隐约透露出对身边成双结对递水搀扶小夫妻们的羡慕,刘勇心里满是歉意。
这些天来,每晚9点成为刘勇最企盼也最温馨的时刻。妻子和他约定每晚准时打电话向他“汇报”小宝宝在肚子里活动的奇妙感觉,这时候的刘勇拿起电话就舍不得再放下。
刘勇说,和妻子商量好了,孩子出生时无论男孩女孩,乳名都叫“海宝”,这也算是对难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种纪念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