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他以战斗的姿态倒在风雨中――追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顾瑛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08-29 18: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28日下午,南通市殡仪馆,挽幛轻垂,哀乐低回。

  省和南通市各界数千人聚集在这里,向因公牺牲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顾瑛作最后的告别。相识的、不相识的群众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他们敬重的“江海神探”送行。

  他逝去如风――

“干事情,他总冲在前头;坐车子,他也坐在最前面”

  与相濡以沫的爱人诀别,顾瑛妻子黄玉珍泪眼婆娑,步履维艰:以前总希望丈夫能有时间多休息一会,没想到他却以这种方式永远地休息了……

  8月26日下午3点,南通地区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忧心于近期入侵农宅案件多发,顾瑛开完案情分析会,紧接着就要去如东指挥破案。“顾支队,等雨小一点再去吧。”有人劝道。可做事向来雷厉风行的顾瑛,带上两名侦查员就冲入茫茫雨幕。

  灾难突如其来。下午4点左右,车行至通州区十总镇路段时,不幸与相向的一辆拖拉机发生碰撞。顾瑛身负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却再也没能醒来。

  “爸爸,您怎么走得这样急?”顾瑛唯一的女儿顾青青泣不成声。她怎能忘记:上周五,难得全家一起用餐,爸爸为了满足她想吃“啤酒鸭”的要求,在风尘仆仆的办案归途中,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几天前,爸爸还跟妈妈说退休后要写回忆录,让妈妈帮忙打字……

  “他是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痛失好搭档,方建新数度哽咽,“要不是坐在副驾驶位置,他就不会牺牲。”作为南通刑警支队政委,他对支队长太了解:干事情,他总冲在前头;坐车子,他也坐在最前面,还说那样视野开阔,面对变化的场景可以随时捕捉破案灵感。

  “要想再给他下命令,已经不可能了。”南通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秦剑平只有两种情况对顾瑛下过命令:一是命他回去看望老父亲;二是命他下案件休息。“今年初他已经退二线,却依然战斗在刑侦一线;他身患7种疾病,却还像年轻人一样没日没夜拼命干。”

  “那天要是我开车,就不会出事了。”给顾瑛开了6年车的葛年青更是懊悔不已,“本来是我值班,但顾支队体谅我接连加了两天班,而且家中有小孩要照顾,就让别人替了我的班。”

  一位穿DHL快递公司工作服的年轻人匆匆赶来。单师傅曾在顾瑛手下工作过8年,“顾队长重情重义,不仅工作上关心我,生活上也把我当兄弟。”尽管已有13年未和顾瑛见面,但惊闻老领导牺牲,他立即请别人代班,从通州赶来拜祭。

  他嫉恶如仇――

  “案件不破,就有一种对群众的负罪感”

  哀乐声中,南通港村村民汤汉炎一家6人互相搀扶着恸哭灵前。“原来以为破不了的案子被顾支队破了,我们一定要见他最后一面。”17年前,汤汉炎的妈妈被窃贼杀害,但案件始终未破。在顾瑛等人的追踪下,17年血案最近终于告破。

  “案件不破,我就有一种对群众的负罪感。”这是顾瑛常说的一句话。

  自1992年进入刑侦部门,顾瑛亲自参加或组织指挥了上千起刑事案件的侦破。“踏上刑侦这列战车,你就必须倾注全部精力,忍受极度的困苦和劳累,经得住各种各样的风险和牺牲,丢掉任何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才能干出点成绩。”顾瑛这样对战友说。

  如皋“8・23”案件侦破期间,时值盛夏酷暑,从开始的第一天起,顾瑛白天下到村组和干警们一道走访群众,开展摸排,晚上12点回到指挥部听汇报,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几乎天天坚持到凌晨两三点钟。这段生活,他形象地概括为“吃三睡五干十六”。其间如皋盛行流感,顾瑛患上感冒,高烧40度,但他坚持边挂水边工作,实在吃不消了就在指挥部用凳子拼起来休息一会,以致病情反复发作,几星期后才痊愈。

  熟悉顾瑛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刚烈如火,连他的手机铃声,也是激昂的《国际歌》。“他最不能忍受的是百姓生命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对严重暴力犯罪,他更是嫉恶如仇,盯案不放,不破案绝不收兵。”

  2004年9月9日凌晨,启东一名女工下班回家途中,遭3名男子击昏轮奸,之后又被极其残忍地杀害。受害者的老父亲听说刑警来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人撕心裂肺的哭声,痛入顾瑛骨髓。在他的带领下,刑警们怀着切齿痛恨投入侦查工作,不到两天就将3名犯罪分子全部缉拿归案。

  他破案如神――

  国际神探赞叹“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神探’”

  8月28日晚,墙上闹钟的时针走过9点,走过10点,桌上那只熟悉的电话还没响起来。从追悼会回来,贾东涛就一直把自己关在DNA实验室里,他上百次幻想着,能像往日值班时准点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

  因为首创陈旧尸骨DNA检验鉴定和ABO基因型分型方法,30出头的贾东涛在全国刑侦界“声名显赫”。“说我神,其实我师傅那才真叫神!”贾东涛对记者讲述了顾瑛在“无方向”中寻找破案方向的一起经典案例。

  2003年3月,通州发生一起孤身瘫痪男子深夜被杀后焚尸的惨案,群众报案时受害人居住的小屋已坍塌,现场无任何有用物证,命案侦破陷入绝境。但顾瑛却用他鹰一样的眼光,根据受害人平时支撑大门的一根扁担在瓦砾中的倒向,敏锐地捕捉到破案的方向,精准确定是熟人叫开门后所作案件,结果犯罪分子被迅速锁定。

  “所有的案件都是人做的,所有的人作案都会留下痕迹,所有的痕迹都能被发现利用。”绝不放弃犯罪现场的任何蛛丝马迹、反复揣摩并锁定犯罪嫌疑人心理痕迹是顾瑛多年命案必破的独门绝活。贾东涛介绍,每一件大案侦破的当晚,在大家欣喜若狂举杯庆贺时,顾瑛却总是独自去比对犯罪分子的犯罪经过和他的侦破思路有无差异,从而不断总结提高。“他太神了,有十几起大案的侦破结果和他制定的侦破思路几乎一模一样。”

  顾瑛带领南通刑警打出了“命案必破”的品牌,写就了全市17年杀人案件破案率95%以上、有6年实现命案当年全破的神奇。2005年8月,南通公安刑警支队被国务院命名为“特别能战斗刑警队”。曾经到南通考察的美籍华人、有国际神探美誉的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南通刑侦多年保持如此高的破案率,在世界也不多见,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神探”!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顾瑛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