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身边的感动:民警杨鹤云 为“平安世博”鞠躬尽瘁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金志、李烁 发布时间:2010-08-13 08:04:32 浏览次数: 【字体:

 

 “世博是我从警以来最大的一次任务,我坚决要求参加园区工作!”2009年9月,民警杨鹤云主动请缨,成为首批进驻世博园区的安保民警。今年6月,杨鹤云身患重病去世。半年多的世博安保,成为他警察生涯中执行的最后一次任务。

    杨鹤云是上海卢湾公安分局新天地派出所民警。2009年9月刚进驻园区时,他被安排在西藏南路临时出入口,负责门岗执勤。当时的世博园区还是一个大工地,灰土泥泞、烈日蒸烤,却没有磨灭杨鹤云的工作热情。在人流、车流熙攘的出入口,总是能看到他忙忙碌碌的身影。他凭着高度的责任心,严把园区出入口,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拦住了一批企图违规出入园区的人员。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场大雨倾盆而至,世博工地泥泞不堪,出入口进出车辆也因此拥堵在一起。喇叭声、吵闹声夹杂着雷声、雨声,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原本在安检大棚内进行人员安检的杨鹤云看到这突发的状况,顾不上穿件雨衣就奔了出去。他先跑到园区内车队的尾部,堵住后面的车辆,让他们不要前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些石块、栅栏,放在路中间,充当临时隔离墩;自己则穿梭于车辆之间,来来回回、前前后后,指挥车辆倒退、前进。看到有警察站出来指挥,所有的司机都积极配合起来。经过杨鹤云半个多小时的努力,道路终于畅通了。这时的杨鹤云已经全身湿透,脸上、身上溅满泥浆。

   今年年初,增援警力到达世博园区后,杨鹤云转战巡逻岗位,成为世博DE片区东块巡逻的民警。尽管工作很繁忙,杨鹤云仍主动承担起带教新警的任务,无私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在对徒弟们谆谆教诲的同时,他对这帮年轻人更是关爱有加,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叮嘱他们添衣保暖。

    今年3月的一天夜晚,杨鹤云带着新警小杨冒着蒙蒙细雨在中国船舶馆附近巡逻。突然,他们发现路边有段电线裸露在外,不断冒着火花。为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杨鹤云一边将这一险情报告园区指挥中心,一边到四周寻找铁栅栏,将该区域围了起来。但是,由于夜间多数电工都已下班,值班人手一下安排不过来。杨鹤云便对小杨说:“去,你去找个可以避雨挡风的地方,别冻坏了。”而他,为了防止人员靠近该区域发生触电危险,则一直等在那里没离开过半步,这一等就是3个小时。

    今年4月起,杨鹤云担任安检工作的分队长。“只要当天有任务,老杨总是第一个赶到工作站,他先设计出一条最合理的线路,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和同事一起调试仪器。”世博园区责任组民警沈刚说。当时,有些场馆刚刚装修完毕,刺激气味还很浓,但杨鹤云毅然投入其中。这段日子里,他和战友先后查获有毒有害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品120多件。

  2010年4月中旬,世博会开幕前夕的场馆安保任务中,杨鹤云病倒了。人们没想到,这是杨鹤云的最后一岗。中午的那碗大排面,直到胀了、糊了,杨鹤云也没有咽下几口,大排一点也没动。尽管胃痛难忍,他还是坚持到了岗位的最后一刻,完成了安保检查工作。结束任务后,他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虚汗淋漓。

    4月27日,杨鹤云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6月25日凌晨3时19分,杨鹤云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

    从警26年,杨鹤云走出了一条“零纪录”之路:担任南三居委会民警的11年里,他管段里的重大刑事暴力案件始终保持着“零发案”;5年淮海中路警察署的岁月中,他管理的辖区场所从未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在派出所时管理新天地南里的10年间,无火灾、无安全事故,没有“两抢”、恶性伤害案件和“黄赌毒”案件。

    杨鹤云常说:“当警察我从不后悔,我就怕当不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从警以来,他多次获得公安部、上海市公安局和卢湾公安分局的表彰奖励。

民警 杨鹤云 平安世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