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警队员成长记:刻苦训练终成英武霸王花
贝雷帽、特战服,一身特别的装束让她们与众不同;功夫王、神射手,过硬的军事素质让她们不让须眉,入伍三个月的新兵加入了女子特警队,十八九岁的女孩能否经受住挑战极限的训练?英姿飒爽的霸王花又怎样历练成长?《军事纪实》6月4日播出《女特警队员成长记》。
特警队来了新队员
2010年3月26日,对于刚刚入伍不久的这些武警女兵来讲,这一天注定成为她们一生中都无法忘记的特殊日子。下午3点,15名武警女兵正面临着一场关键的考核,考核之后,她们当中有5人会被淘汰,而剩下的10个人将成为武警四川总队女子特警队的新队员。
2000年,随着电视剧《女子特警队》的热播,这支英姿飒爽的女兵部队一夜间变得家喻户晓,街头巷尾人们也常常把霸王花这个名词挂在嘴边。那么现实生活中这支部队究竟是怎样的?即将加入这支队伍的新兵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新生活呢?
区队长陈丹梅是这批新兵的教员,10年前,她参加女子特警队时也和现在的新兵一样心情忐忑,在最关键的考核开始前,陈丹梅反复提醒大家这次考核的难度很大:“层层选拔只剩下你们15个人,但是绝对要胆大心细,不排除我们在上面可能会出现很多种情况。现在看上不高,你上去觉得特别高,可能你站在边缘脚都不敢动,更别说走几步,更别说下来,会出现很多种状况。”
女兵们将要参加的考核课目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从15米高的楼顶抓住绳索往下滑,而她们还从来没有训练过这个课目,她们能不能克服心理恐惧,闯过这关呢?
此前三个月,全总队有37名志愿参加女子特警队的新兵经历了强化训练,直到近两天通过考核才留下了这15名女兵,可以说她们每个人都是这批女兵中的佼佼者.
在最后的一轮考核中,这15名女兵都努力去克服心理恐惧,从15米高的楼顶滑降下来,但是其中的5名队员还是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在考核中超出规定时间而被淘汰。
这是通过了严格考核的10名女兵,第二天她们就将在女子特警队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新兵来说这是一个有点伤感的夜晚,除了10名通过选拔的新兵留在了女子特警队,今年入伍的其他女兵第二天就将被分配到其他单位工作。在新兵连一起训练了三个月的女兵们即将分别。
毕竟都是些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无论她们在艰苦的训练中表现的怎样坚强,但她们柔美的天性总会随时随地的流露出来,她们的情感也总是这么细腻。
加入女子特警队的第一天早晨,新队员以独特的方式纪念这个日子,对于她们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女子特警队员执行的是特殊条件下的作战任务,尽管体力上不如男队员强悍,但她们同样有男队员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一名合格的女子特警队员需要经过擒拿格斗、攀登、射击、特种战术、化装侦查、驾驶、排爆等20多个课目的训练。
泪水不代表放弃
3月27日下午,加入女子特警队的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入队仪式,让10名新队员真切的感受到了女子特警队的特殊荣誉。老队员的军事技能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她们的目光,经过两年的训练,她们也将成长为像老队员一样英武的霸王花。
新队员们心里清楚,接过队服和徽章的这一刻,自己身上已经被赋予了一名女特警的责任和荣誉。而从这一刻开始,她们也必须为此全身心地投入到极其严酷的训练中。
加入女子特警队的第二天,新队员的训练就展开了,区队长陈丹梅告诉大家,训练的内容就是跑步。
跑步对这些新队员并不陌生,在新兵连时,她们每天都要进行五公里越野的训练,但是这一天的跑步却和在新兵连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区别。两公里的热身跑之后,陈丹梅紧接着要求新队员进行400米冲刺跑,并且连续要跑上四圈。
在跑第一圈时,新队员们基本上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跑第二圈、第三圈时,她们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接下来还要跑第四圈,对于第一次进行这样训练的新队员们来说已经是在挑战极限了。
尽管新队员们的脸上已经显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表情,但她们当中没有人放弃,在跑第四圈时都拼尽全力地冲刺。
400米冲刺跑终于结束了,但是新队员们没有想到,100米冲刺跑紧接着就开始了。
进入女子特警队第一天的训练就让新队员们了解到,女子特警队的训练是怎样的艰苦,但她们没有人放弃,一个个都咬着牙挺了过来。坚持,必须坚持,因为她们知道体能是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完成女子特警队员的训练。
上午的体能训练还让新队员们心有余悸,下午训练的强度丝毫没有减轻,这是女特警的一项特殊训练,她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开砖断石的功夫高手,就是通过练习硬气功来实现的。
新队员们的面前放着一个绿色的沙袋,里面装有黄豆和沙子。按照教员提出的要求,新队员将分别用手掌、手背和手的侧面击打沙包,整个过程必须用力。
半个小时后,新队员的手已经全部变了样。武警四川总队女子特警队战士金菲说:“从来没想过我的手会是这样,因为女孩嘛,没当兵以前,手是女孩的第二张脸,谁都希望能漂漂亮亮的,干干净净的,这下一下就肿了,该紫的紫,该青的青了,当时看了真的挺不敢相信的,我觉得一瞬间手就变了。”
强忍着眼泪的女孩儿们没有想到,比学习硬气功还要痛苦几倍的是压韧带。16岁之后,人的骨骼发育基本定型。这些新队员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在此之前她们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武术,因此这时候压韧带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虽然是第一次压韧带,区队长陈丹梅的手劲也并不轻。
擒拿格斗等一系列作战任务,都需要女子特警队的队员们具有超出常人的爆发力和柔韧性,压韧带是一种她们必须经常进行的辅助练习,在训练的第一天,新队员们就体会到了当一名合格的女子特警队队员的不容易。
这些坚强的女孩儿们从新兵连的训练到参加特警队的选拔还没有掉过一滴泪,但在第一天的压韧带训练中,她们的泪水却止不住地流淌,然而泪水并不代表放弃,她们坚持了下来,她们仍然是勇敢和坚强的特警女战士。
特警队里只有军人没有女人
特警队里只有军人没有女人,刚刚加入女子特警队的新队员们就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天的训练强度就这么大,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这样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呢?其实这正是女子特警队对新队员们的一番良苦用心。作为一名特警队员,她们今后参加的将是严酷的战斗,为此她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过硬的军事技能,更需要具备勇猛顽强的精神。
这一天漫长的训练终于结束了,新队员们很快就摆脱了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和在训练场上的状态相比,她们在宿舍里显得格外轻松。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新队员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在这一天里所发生的事情,她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坚强和自信,那么第二天她们还会遇到什么课目的训练?又能不能咬紧牙关挺过去呢?
原来加入女子特警队的第三天,新队员们惊奇地发现,这一天要和自己对打对摔的,竟然都是些身强力壮的男兵。新队员们并不了解,和男兵合练是女子特警队惯常的训练方法。在女子特警队里的每一位女兵都会有一位男配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女兵的训练更加贴近实战,让她们在激烈地对抗中加快成长的步伐。初次见面,新队员们就要被她的男配手狠狠地摔在地上,此时她们还不具备对抗的能力,只能在教员的讲解下,尽量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减轻被摔疼的程度。
男队员一次次地把女队员摔倒在地上,而刚刚加入女子特警队的女兵们又一次次地爬起来,这一刻,她们似乎已经褪尽了新兵的生涩;这一刻, 她们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刚强。
第一次摔擒训练,新队员们多少会有些不适应,为了给她们放松身体,训练结束时,区队长陈丹梅教她们如何放松身体。
下午,新队员们接到通知要进行射击训练,而和前两天的训练不同,她们第一次穿上了女子特警队的队服。
这是新队员们入伍三个月以来第一次进行手枪射击,而在教员的指导下,不一会儿工夫,她们的射击动作就已经有模有样了。在红色贝雷帽和黑色特战服的衬托下,她们和老队员们一样英姿飒爽。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后她们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霸王花,在执行特殊作战任务中,她们也必将会捍卫特警的荣誉,忠诚地履行人民卫士的职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