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民警的人生观--追记黑龙江省穆棱市河西派出所所长郭松
--追记黑龙江省穆棱市河西派出所所长郭松
郭松,1977年12月生人,大学本科,其父郭水生是穆棱市公安局副局长,在总人口只有32万的黑龙江省穆棱市,郭松该有怎样的人生呢?
郭水生是名震当地的刑警,郭松崇拜公安事业。1998年1月,郭松以优异成绩录警;2009年7月8日,郭松因患肝癌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郭松的幸福观
“只要群众满意,自己再累也快乐着”
郭松在八面通镇第一派出所担任片警时,家住在距离派出所十多里路的河西乡雷峰村。无论天寒地冻雪大路滑,还是酷暑炙烤顶风冒雨,只要工作需要,即使工作以外的时间,他都会骑摩托车迅速赶到。由于辖区的案件较多,郭松当片警的几年里,几乎没有休过双休日,民警们说他是铁打的,群众都叫他“铁警”。
2008年10月28日7时,河西乡红星村十六道沟屯村民崔兆贤发现拴在自家院内的一头价值6000余元的耕牛被盗。接到电话报警后,郭松立即组织全所民警兵分三路开展调查和堵截追缉。经过9个多小时的不断奔波,终于在距离派出所50多公里远通往林口县方向的路上,将犯罪嫌疑人和被盗耕牛发现并控制住。本以为没有啥希望的崔兆贤,面对失而复得的耕牛连连夸奖派出所民警和郭松:“你们真行,太感谢你们了!”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郭松侦破和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65起,抓获逃犯23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
郭松的荣辱观
“这是我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应该做到的”
郭松当片警七年,共主办各类治安案件300多起,相当于所在派出所查处治安案件数量的一半,且没有发生过上访案件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积极、及时、认真、合法、满意”郭松的十字工作法,后被穆棱市公安局命名为“郭松工作法”。“郭松工作法”成为2006年以后,穆棱市公安局民警办理治安案件学习参考的工具。这成为全局建局以来首位以名字命名的工作方法。
“郭松工作法”相继被牡丹江市公安局和黑龙江省公安厅在内部刊发,在全省公安机关进行推广使用。对此,郭松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应该做到的。”
作为一名执法者总少不了经受一些情与法的考验。
在大是大非面前,对待亲人,郭松把法律放在最神圣的位置。2008年12月25日深夜,穆棱市八面通镇月亮湾歌厅两名男青年,因点歌产生矛盾,一人用刀将他人捅伤后致死。后查明犯罪嫌疑人是郭某。案发后,郭某已经不知去向。郭某的爸爸即郭松的叔叔,找到郭松,请他找同事,把事儿解决了。郭松不但断然拒绝,还想办法联系到郭某,经过他苦口婆心地讲解法律政策和外逃后的不良后果,最终成功劝说郭某投案自首,使案件得到快速处理。
郭松的苦乐观
“最险最累最难的工作,请让我去”
“最险最累最难的工作,请让我去!”这是郭松一贯的工作作风。2008年2月19日,辖区发生系列盗窃手机案件。郭松指挥全所民警通过艰苦缜密的侦查工作,终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为辖区居民赵某。2008年3月4日夜晚,在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可能落脚点后,郭松将民警分成两组,由教导员带领一组在犯罪嫌疑人家中蹲守,而他则带领另一组驱车前往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百公里外的风月桥林场执行抓捕。当时正值严冬,天气非常寒冷,而且还下起了鹅毛大雪,但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尽快给被侵害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郭松决定深夜冒雪抓捕。车行到山林子里面已经不能走了,郭松带头顶着大雪进山林子,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大家在郭松带领下终于到达了林子中的土窝棚,将正在熟睡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赵某对郭松说:“我真服你了,这样的天气你也能找到我!”
郭松的生死观
“还是让我上班吧,这样我心里能更好受些”
2008年初,在穆棱市公安局组织民警体检时,医生就建议他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病情检查,可是他一直拖着没去,此时任河西派出所所长不到半年的郭松,考虑到派出所正在筹建盼望已久的办公楼,而且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等安保工作千头万绪,真的没有时间到大医院去检查。2008年下半年,郭松经常感到腹部疼痛,为了不影响工作,郭松悄悄找到诊所,开了鸡骨草丸和护肝片服用。这一耽搁就是一年多,就是这一年的耽搁,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错过一年的最佳治疗时机,换来的是派出所工作的显著成效。2008年,郭松带领全所民警,日夜工作,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实现全乡社会治安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派出所整体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全局目标管理考评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局党组和全局民警的充分肯定。2008年10月10日,经过125天的紧张施工建设,凝聚着郭松和全所民警心血的三层砖混结构的新办公楼竣工投入使用。
2009年5月8日晚,在所里工作的郭松,感到右腹部异常疼痛。5月9日早,在同事的劝说下,郭松才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一百多公里外的牡丹江市医院进行一次检查。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的诊断结果让郭松大吃一惊。“肝癌”,这个让自己最担心最不敢想的结论出来了。在医生的建议下,郭松前往全国最著名的北京肿瘤医院进行确诊检查。北京肿瘤医院的专家最后肯定了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的诊断,并且通过询问病史,认为郭松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经过针对性治疗,郭松向局主要领导讲了自己的想法:“这个病难治疗,时间长效果也不会太好。现在派出所人手少工作忙,回去吃点儿药,还能坚持工作。”
6月4日早晨,身体明显消瘦,说话有些气短的郭松从北京回到家调整一天后,早早地到河西乡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郭松又上班了。”知情的人们争相转告并不约而同地前往看望。郭松被确诊为肝癌的消息,让认识郭松的人们感到惊愕。这不仅因为郭松正值31岁风华正茂的年龄,也因为他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民警,还有他年轻有为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经过稍稍的调整,郭松觉着身体稍有好转,就不顾大家的劝说,拖着虚弱的病体返回了工作岗位。
7月7日上午,郭松病情突然加重,昏倒在办公室。领导和同志们立即将他送往穆棱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7月8日19时09分,弥留之际,郭松喃喃地叫着派出所教导员徐加友的名字,“……还有……一起案件……不放心,要办理好……没什么事了”。在说完这些话之后,郭松停止了呼吸。他把本该给家人最后的一点儿说话的力气和宝贵时间留给了工作。
从警10年来,郭松受到表彰奖励19次。五次被评为穆棱市公安局先进个人,三次被评为穆棱市街道党委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穆棱市委、市政府学创活动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牡丹江市公安局全熟民警,2006年被评为穆棱市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200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牡丹江市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被评为牡丹江市公安局消防工作优秀民警,2007年被评为牡丹江市首届“双十佳”先进个人候选人,2008年被评为穆棱市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并获得穆棱市政府嘉奖一次,2009年10月,被追授穆棱市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郭松说“如果说我一生中感到最高兴的,那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如果说我一生中感到最满意的,那就是为群众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就是郭松的人生观,一个70后民警的人生观。
专稿:“铁警”郭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