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奉节刑警在打黑除恶中英勇牺牲: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2-22 11:15:55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26日,奉节县一座偏僻的小煤窑。

    老母亲拿起电话,听见儿子说:“妈妈,我很累,不想说了,我过两天打给你。”

    两天过去了,老母亲没有盼来儿子的声音。

    等到的,却是一个痛彻心扉的噩耗……

    风华正茂的年龄,本有无数幸福光阴等待着他。然而,他匆忙地走了,就像每次外出办案一样。

    “辉,我的儿啊!”母亲老泪横流。

    深冬的山城,又一位母亲失去了最最心爱的儿子,又一名人民警察倒在了打黑一线,又一个热血好男儿,为“平安重庆”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帅辉,奉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年仅39岁。

  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今天抓捕我恐怕去不成了……”

    6月23日,奉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上级命令,秘密侦查一起盘踞主城、涉案人员多达百人,聚赌、放水甚至实施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帅辉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动身前,告诉妻子有任务,要出去一段时间。这一去到底要多久,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进入专案组第二天,帅辉在笔记本上写道:政治上要更高,要绝对忠诚,严格做到五条禁令和内务条例;工作上要更实;生活上要更严。

    专案组从几百里外的奉节来到主城,人地生疏。帅辉担任情报信息组长,当务之急是先查清团伙的组织架构以及成员情况。

    如何打开突破口?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的时候,帅辉带领战友们日夜梳理情报信息,终于锁定一个“舌头”。

    专案组直扑四川邻水,蹲守了整整1周,关键人物刘某被秘密抓获。根据刘某交代的情况,该团伙头目之一陈某在云南被抓获并押解回渝。

    两条鱼儿落网之后,一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架构图赫然在目。

    “帅辉分析提供的情报线索,为案子取得重大进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奉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梁剑说。

    专案组继续侦查发现,该团伙骨干分子杨某藏身在四川峨眉一家宾馆,帅辉与战友们立即动身赶往峨眉。为避免打草惊蛇,帅辉假扮宾馆保安,利用杨某让服务员送方便面的机会,将背负命债的杨某生擒。

    经过20天苦战,专案组终于查实了该团伙的犯罪事实。“这么多单位、证人,这么短的时间,你们是怎么一个个找到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审卷时,惊讶不已。

    10月8日,专案划上句号,帅辉和战友们返回奉节,这是出差3个多月来,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

    妻子王芳记得,帅辉忙着在局里写材料,只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

    第二天,新的任务又来了,地点在开县。

    帅辉冲着妻子和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再次转身匆匆离去。

    这也是一起涉黑团伙案,一个团伙长期欺行霸市,采取暴力手段垄断砂石市场,将一名群众砍成重伤。

    一到开县,专案组便开始高速运转。帅辉继续担任情报信息组长,同时参与抓捕和审讯。

    接连10余天,帅辉和战友们天天昼夜奋战。“那段日子,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休息,经常刚睡下,电话又来了。”与帅辉同住一室的战友涂翔说:“有时一觉醒来,帅大队还在工作。”

    11月24日,与该团伙主犯来往密切的关键人物刘某落网。从下午6点到深夜11点,帅辉负责主审了5个小时,刘某终于交代了另外一名重要犯罪嫌疑人吴某的下落。

    当晚12点,吴某在当地一家歌城被抓获。次日,逃往四川南充的团伙头目毛某也被缉拿归案。

    27日,新一轮审讯结束时已是晚上7点,专案组召集帅辉等各组组长开会,部署第二天凌晨的抓捕行动。会议持续到凌晨2点才结束。

    凌晨5点,帅辉叫醒同屋的涂翔,让他通知其他战友准备出发。几分钟后,涂翔返回房间,看见帅辉脸色苍白,一手撑着床沿,一手紧捂着胸口,“我……右胸痛……”

    帅辉身体一向很好,战友们从没见过他这个样子。涂翔和梁剑急忙开车把他送往医院。

    凌晨5点38分,帅辉瞳孔放大,心跳停止。

    涂翔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他说,帅辉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抓捕行动。

    涂翔把帅辉推进病房时,帅辉吃力地对他说:“今天抓捕我恐怕去不成了,喊大家去工作,莫管我……”说完,便昏迷过去。

朋友提议找个煤老板搭干股,他义正言辞:

    “我宁愿生活过得紧点,做人也要光明磊落”

    帅辉去世后,涂翔把帅辉送给他的那双拖鞋珍藏起来,舍不得再穿。“辉哥家庭条件并不好,平时很节约,但处处都替我们着想。”

    帅辉,出生于奉节草堂镇段坪村一个普通农家。

    父亲所在厂子很早就倒闭了,体弱多病的老两口好不容易把4个孩子拉扯大,至今还在一家小煤窑帮人看门。帅辉的3个哥哥、弟弟都靠打工为生,收入都很低。

    从小,懂事的帅辉经常放学后上街卖冰糕挣钱,帮父母贴补家用。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警校,是所在中学当年成功升学的两名孩子之一。

    帅辉的妻子王芳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每月收入也不过1000余元。帅辉不忍心看见年迈的父母终日劳顿,劝二老搬过来一起住,可父母却始终不忍给他增加负担。

    几年前,一位好友的妻子想和王芳合伙开一间小店,每家出资1万元。帅辉和妻子对视一笑,婉拒了对方,因为他们拿不出这笔钱。

    对帅辉家庭状况非常了解的一位同学对他说:“你老家这么多小煤窑,你一个刑警队长还是有点权的,随便找个老板搭个干股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吧?”

    帅辉扭头看了同学一眼,义正言辞地说:“我宁愿生活过得紧点,也不愿意别人指着我的脊梁说东道西。做人要光明磊落,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老百姓。”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自己领到1000元破案能手先进个人奖金时,硬是把这1000元分成5份,塞给了手下的5名队员;在殉职前不久,他主动给小兄弟涂翔买了一双毛绒绒的保暖拖鞋,却把一双廉价的普通拖鞋留给了自己。

    6月底,草堂中学高87级开同学会,和大家一样,帅辉也对这次聚会充满了期待。可打黑除恶斗争进入关键阶段,他根本脱不开身。

    这几天,中学班主任龙占明一直难以入眠,眼前老是浮现出小帅辉憨憨的、胖胖的笑脸。“他一向嫉恶如仇。有一年,学校老师宿舍发现盗贼,我和几名老师跑出去抓贼,他也冲了出来。”

    “他太好了,很完美。”对于帅辉这样一个聚少离多、对家庭无暇照顾的刑警,妻子王芳竟然给出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回答。

    平时,帅辉加班加点、出差办案是常事,他一直对亲人深感歉疚,总是想方设法去弥补。出差在外,他总想着给妻儿和老人带点礼物。结婚十多年,夫妻俩从来都是手牵手进进出出,那份恩爱之情,王芳最能体会。

    悲恸之中,这位并没有多高学历的警嫂说:“两口子在一起,讲的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厚度,是质量。嫁给帅辉,我不后悔!”

    王芳说,帅辉走了后,儿子一下子长大了。看见奶奶成天以泪洗面,11岁的帅传文拉着奶奶的手安慰她:“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刑警 打黑除恶 英勇牺牲 警服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