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公安英烈家属:亲人牺牲后我为什么选择了“接班”

来源:法制网 作者:胡新桥 余飞 发布时间:2009-09-16 17:37:11 浏览次数: 【字体:

 

 “不管社会上如何议论我们警察,但这个社会和人民一天也离不开警察。紧要关头冲在一线的,是我们的民警;受苦受累没有节假日的是我们的民警;在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多的,是我们的民警。过去不会忘记,现在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大家!”近日,在湖北省慰问公安英模和英烈家属座谈会上,湖北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吴永文动情地说。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公安机关有300余名民警牺牲,其中95名民警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长期以来,对于公安英烈的优抚,最常见的是安排英烈亲属“接班”。湖北也不例外。在此次公安英模和英烈家属慰问活动中,记者看到了不少英烈家属身着警服的身影。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父辈、兄长的?又是如何看待“接班”的?记者采访了3名公安英烈家属,听他们讲述了关于“接班”、关于警察的故事。

  最大遗憾是没有一张全家福

  公安英烈:卢在武,湖北省恩施市公安局红土派出所所长。1996年8月28日,卢在武在对一起故意伤害案进行调查取证时,得知犯罪嫌疑人准备了一公斤炸药伺机报复。在制止过程中,遭到犯罪嫌疑人的负隅顽抗,被犯罪嫌疑人用羊角锄击中了头部……

  讲述人:卢州岚,卢在武烈士之子,恩施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

  那天早上,父亲对我说,有个案子要去办,叫我自己注意安全。没想到,父亲就再没回来。当时很难受,但也有心理准备。因为父亲一直说,他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可能是累死,另外一条就是牺牲。

  虽然父亲曾有过交待,但我还是没想到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

  从小我就受父亲的影响,想当一名警察。父亲走了,作为他的儿子,更应该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公安工作很苦很累,风险也大。父亲出事前,经常因为办案而被威胁。1993年,父亲因为办一个案子得罪了人,对方声称要报复。我在当地呆不下去,就被转到一个偏僻的农村上学。这以后,一直到父亲牺牲,我们一家人从没有在一起过春节,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0天。

  即便如此,公安工作还是得有人干。高考的时候,虽然可以读更好的学校,但我只报了湖北警官学院。

  我在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工作,主要做痕迹检验,必须非常细心。工作很累,有时候在案发现场,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累的时候,我就会想到父亲。

  虽然都说80后是物质主义者,但我只想把工作做好,对得起父亲,对得起这身警服。

  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张有父亲在的全家福合影。

  “不能让人说我是躺在功劳簿上”

  公安英烈:许庆,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1995年9月11日在同一群歹徒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讲述人:许红,许庆烈士妹妹,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分局民警

  我哥很少回家,有时候回家也不谈工作上的事。我还是在为他处理后事的时候,听他的战友说起他是如何办案、怎么服务群众的。当时就想,原来警察是这样的。

  1995年以前,我在医药公司当业务员。虽然哥哥是警察,但那时候我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理解还是很抽象,只是觉得一身制服很帅气、很威风。

  1995年9月,哥哥出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了解警察,也想到哥哥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那还是1994年,当时哥哥出差办案,在途中遭遇了车祸,他一直没有跟家里说,也不让他的战友告诉家里。因为一直没有哥哥的消息,我打了个电话,才知道他受伤了。我去看他时还责怪他说:怎么这么不注意,不要命了?他说,警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将来,我的骨灰要么撒进长江,要么就放在九峰山。

  给哥哥处理后事那几天,我很震撼。当时,组织上问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我父母没有提任何要求,我给组织写了个申请,要求当警察。我觉得,哥哥非常热爱公安事业,他是带着遗憾走的,我应该接替他继续从事公安工作。

  1996年,我到江夏公安分局工作。工作第一年,就碰到不少委屈的事。有时候处理治安问题,群众不理解,站在办公室门口骂。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把一个村民家的猪圈压塌了,两头猪都被压死了。可当事人就认定是邻居的孩子把猪圈弄坏的。那年春节还没过完,当事人就站在派出所外面破口大骂。最后我自己出钱把事情解决了,自己给自己擦眼泪。

  参警一年以后,我才理解哥哥说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警察,就要随时准备牺牲。我虽然是在派出所工作,不像刑警那样会面临刀光剑影,但是也面临另外一种牺牲,牺牲了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我现在最愧疚的是没有好好照顾多病的父母、孩子。

  从警十多年,面对工作的压力、受到的委屈,我也后悔过。每到不顺心的时候,我就到哥哥的墓前,陪他坐一会儿。

  哥哥从部队复员的时候,还有无线电修理的手艺,他完全可以从事其他工作,但是他选择了当警察,在工作中,他遇到的困难肯定比我大得多。

  我既然选择了当警察,就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因为我是接替哥哥进公安局的,所以别人评价我,不会说许红怎么样,而会说许庆的妹妹怎么样。我不能让别人说,我哥哥的妹妹是躺在功劳簿上的。

  “子承父业不敢有懈怠”

  公安英烈:杨信之,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民警。1962年8月2日,杨信之奉命对报废的雷管进行销毁。他知道危险很大,把其他人安置到安全地带,自己去销毁雷管,不幸牺牲,年仅29岁。

  讲述人:杨杰,杨信之烈士之子,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指挥部副主任

  父亲牺牲前一天,母亲对他说,能不能不去?父亲说,他是惟一懂易燃易爆物品的,必须去。那天一起去了十几个人,父亲把大家都安排在山下,只带了一名年轻人上去。到了现场,父亲对他说:这个事危险,你还年轻,我去。“我去”这两个字经常在电影里出现,但这确确实实是从我父亲嘴里说出来的。都过去47年了,我那时还小,但对当年的记忆还是很清晰。

  1973年,我从部队复员回来,市公安局考虑让我“接班”。“接班”这两个字很重,我知道这是子承父业的意思。母亲对我的要求是,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穿上警服,我不敢有懈怠。我对自己说,我是来“接班”的。工作这么多年,我没有请一天事假,没有因为私事耽误工作。对工作条件,我不提任何要求。我的办公桌还是很多年前的老桌子。我现在用的车,是老款富康,虽然单位说换车,但我觉得只要能用就行了。

  1999年,公安部委托省公安厅给我们家送了块匾,上面写着:共和国不会忘记。看着这几个字,我们全家都哭了,心里面觉着热血沸腾。这也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国家和人民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公安战线上的每一个战士,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

公安英烈家属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