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视点:孩子们眼里的警察爸爸和警察妈妈
人民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他们不分昼夜,承担着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保一方平安是是他们神圣的职责,坚守岗位是他们庄严的承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将大部分的时间奉献给了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却经常顾不上照顾自己家庭,关心自己的孩子。今天我们走进四个警察家庭,讲述这些警察爸爸、警察妈妈与孩子们的故事,看看孩子们的眼里警察是什么样的一个职业。
沈俣小朋友今年7岁,爸爸妈妈都是公安民警。沈爸爸是一名刑警,天天奔波在侦查破案的第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一连几天都没办法回家。这天,刚结束手头工作的沈爸爸,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赶到同安看望思念已久的女儿。
湖里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沈长荣(吹哨)
记者:你就直接跟他吹口哨,她就能听出你的声音?
沈长荣:对,我们小时候都是用吹口哨的。
记者:您现在有多少天没看见你的女儿了?
沈长荣:三四天了。
记者:会不会想她?
沈长荣:想,肯定想。
记者:怎么会想到把他送同安?
沈长荣:现在他放假了,我和我爱人都是警察,也没时间,都要上班。(小孩)自己呆家里面 我们也不放心。
这段时间,由于沈俣的妈妈在公安干校接受培训,爸爸又经常加班熬夜,家中没人照顾小沈俣,所以她只好来到同安的姑姑家里寄宿,靠动画片来打发时间。
沈俣:有的时候会想,安静下来,睡觉的时候想。
见到突然出现的爸爸,沈俣还闹起了小别扭。原来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小沈俣喜欢听大人讲故事,特别是听爸爸讲警察抓坏蛋的故事。但是这么多天,沈爸爸忙着破案,都顾不上多给女儿打几个电话,沈俣不禁有些生气了。但很快,久别的思念让沈俣忘记了生气,童真的她又开心的赖在父亲怀里撒娇。
沈俣:我只喜欢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我喜欢听故事。
记者:那他们经常给你讲故事么?
沈俣:没有,他们很忙。
记者:想给他打个电话?
沈俣:有时候会,有时候很晚了,我奶奶叫我别打。
人民警察身穿警服,在群众看来是平安、正义的象征,但在7岁的孩子眼里,这身警服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沈俣:(警服)不好看。
记者:为什么啊?
沈俣:因为我感觉他们穿这样的衣服,就像又要去上班。
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沈俣渴望更多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够和他们撒娇说话。可这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愿望,对于一名常年工作在一线的刑警来说,却是对女儿最大的愧疚。每当沈爸爸晚上要出门办案时,小沈俣总是一脸的不舍。
记者:你会担心爸爸在上班的时候有危险吗?
沈俣: 会 (点头)。
记者:那有没有告诉他?
沈俣: 没有,这是一个秘密。
孩子将悄悄话埋在心里,不肯告诉自己的父亲,却将对妈妈的思念,一笔一划地画出来。画中,妈妈牵着小女孩的手,小女孩开心地在公园里玩耍,小沈俣说这是她现在最想要和妈妈一起做的事情。
沈俣: (出去玩)爸爸一般都没时间,妈妈有时间,可是有时候我看爸爸妈妈也很辛苦,星期六、星期天妈妈也很辛苦,所以我就不想去。
记者:你想让他们好好休息?
沈俣: 嗯,有时候看妈妈有生病,我也不想出去。
眼前这个弹吉他、略显羞涩的小男孩叫黄辰雨,今年9岁,他爸爸也是一位刑警。谈起爸爸的工作,辰雨用“早出晚归”来形容。
黄辰雨: 有时候一个礼拜看到一两天,平时都是很忙,都没回来,在那。有时候说要回来,打个电话突然说有不回来了。
工作时间没有规律,辰雨爸爸在单位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的时间。有时候遇上大案、要案,或是需要到外省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辰雨更是一连几天都见不到爸爸一面。父子之间全靠打电话来进行交流。
黄辰雨的父亲 黄木清:责怪是不会,但是会流露出一种遗憾啊什么的。有时候中午回家吃饭,他就问我,下午是不是不用上班。一听说下午还要上班,就有点……
记者:当你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黄木清:是啊,但是没办法,这种职业就是这样子。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愿望,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但身为湖里打黑除恶专业队的指导员,辰雨爸爸往往一工作起来就没完没了,甚至连自己孩子的教室一步也没有踏进过。说起这个,辰雨爸爸直说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
黄辰雨:爸爸从一年级就没有去过任何家长会,想让他看看开家长会是什么滋味。
黄辰雨的父亲 黄木清:小孩子学习这一块基本我爱人在辅导,我基本不辅导,也没时间。对小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我家人比较多。我主要还是给他一种男子汉的勇气。
不仅在学业上没办法对自己的儿子有所帮助,在生活中,黄爸爸也常常顾及不到,甚至有一次儿子自己走丢了,他都没办法及时赶回家。
黄辰雨的父亲 黄木清:忽然找不到他,跟同学出去了,找不到他会紧张,但工作放不下,没办法回来找,很紧张。很想自己回来找一找。
工作脱不开身的黄爸爸只好请朋友代为寻找儿子,但一个多小时过去后,依然没有儿子的下落。黄爸爸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又着急又无奈。
黄辰雨的父亲 黄木清:当时是很希望自己回来找,很急。我打电话让朋友帮我找,结果还是找不到,最后他自己回来的。回来才知道,到同学家里去,自己去找自行车。
虽然最后是有惊无险,但是这件事情给黄爸爸的触动很大。作为父亲,却一直没办法尽到父亲的责任,黄爸爸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补偿这份对儿子歉疚。
黄辰雨的父亲 黄木清:我不论几点回来都会去看一下他,习惯了。可能平时和他接触的时间不多,所以有时间就和他在一起,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在我身上蹭来蹭去的。
实际上,辰雨不仅没有责怪父亲没时间和自己在一起,相反的,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小男子汉,十分理解爸爸的工作。在他的心中,警察是个了不起的职业,他梦想以后也能成为一名警察,为社会多做一份贡献。
记者:爸爸是刑警,是不是破过很多案子?崇拜爸爸么?
黄辰雨:是啊,崇拜。
记者:你以后想不想当警察?
黄辰雨:想,当刑警。
今年暑假,辰雨在家中刻苦练习吉他,只为了在父亲节时,能弹一首曲子给父亲听。
黄辰雨:希望爸爸能多回来几次,再祝爸爸工作顺利。我要弹一首生日快乐送给我爸爸。
黄辰雨演奏《生日快乐》。
在公安队伍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这就是巡逻特警支队。而镜头中的这个正在讲故事的6岁小女孩,她的爸爸就是一位特警。
小杜麦的爸爸是特警队伍当中的一员。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厦门特警连夜赶赴灾区,参加灾后救援工作,时间长达五个多月。说起当时的离别,杜麦小大人般的口气让妈妈舒心地笑了,更让远在异地的父亲感到安慰。
记者:爸爸突然从厦门到四川,当时你会不会担心爸爸在那边遇到地震(余震)?
杜麦:虽然很担心,但是我相信他能做到。
今年5月,杜爸爸再次接受新的任务,现在还远在外地执勤。又是几个月的异地分离,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让杜爸爸格外的思念女儿,而这份思念也只能通过电话来传达。
虽然一年到头,真正能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没多少,但是小杜麦对爸爸的关心却丝毫也没有减少,在她眼里,只要爸爸能平平安安回家就好。
杜麦:去了好多天,那么久没回来,我就问他是不是要去四川那么久。我希望他在那里好好的工作,照顾好自己,帮助别人,然后身体健康,天天幸福。
在小杜麦心里,一直有一幅温馨的画面。她希望爸爸能早日完成任务,回到厦门,这样就能一家团聚,她可以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在小区里散步了。
记者:你最喜欢什么事情?
杜麦:最喜欢和他和妈妈一起去散步。
记者:为什么?
杜麦:因为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
记者:就是你觉得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很幸福?
杜麦:嗯 。
在警察队伍里,还有这样一支巾帼不让须眉的“娘子军”,她们白天在单位里,要承担和男同志一样繁重的工作任务,辛苦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男同胞;回到家后,她们还得尽到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多头的重担,压在这些母亲柔弱的肩上,但她们从未喊过苦叫过累。这一切让孩子们看在眼里,渐渐学会了心疼妈妈。
吴天琪(量米、放水、煮饭):我一般先煮好饭,蒸个馒头,老妈回来炒个菜,泡个汤,就可以吃饭了。
吴天琪小朋友今年只有10岁,妈妈是一名女警察。别看他小小年纪,煮饭可是有模有样的,在熟练地完成煮饭的一系列步骤后,他才回到房间里,等待妈妈回家。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小天祺是主动要求学习如何做饭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回到家就已经很晚了,还要忙活着给他做饭。他觉得妈妈实在太辛苦了。从这个暑假开始,家里煮饭的活,几乎都让天祺一手包办了。
吴天祺:如果老妈买菜,帮妈妈把菜放到冰箱里。中午嘛,如果与老妈做凉拌黄瓜,帮老妈削皮;如果炸土豆条,帮老妈削土豆皮。
虽说孩子做得很开心,但吴妈妈却感到一丝丝心酸,自己没有办法及时回家做饭给孩子吃,但让吴妈妈感到欣慰懂得是,天祺的适应能力很强,独立性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黄芳:虽然我们是在机关,不是基层,但工作量也是蛮大的,经常加班,所以孩子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休息,现在他自己也习惯了,开始动手尝试一些事情。
今年暑假期间,天祺独自在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鬼当家”。为了不让妈妈有后顾之忧,他还主动提出每天下午到图书馆去学习,等妈妈下班后再一起回家。孩子一连串的贴心举动,让妈妈很是感动。
记者:你眼中妈妈这个职业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吴天祺:很忙,为大家服务的。
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黄芳:会有非常欣慰的时候,他能够理解妈妈很忙的,还能够力所能及地帮我们一些,分担一些,感到很欣慰。
看到这群年纪不大却如此懂事的孩子,我们不由得感慨,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做一名警察的子女也不容易。在刚刚落幕的2009“加油宝贝”DV视频大赛中,许多警察爸爸、警察妈妈也纷纷拿起手中的DV,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影像,定格他们快乐的笑容,留给孩子更多美好的回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