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优秀乘警长陈辉
陈辉,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蚌埠乘警支队N401/2次,1621/2次列车乘警长。2009年以来,荣获个人三等功,公安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带领警组几乎包揽了支队所有的“先锋岗”。
他身体瘦弱却忘我工作;他乐于助人却不图回报;他年纪虽大却事事争先;他忠厚老实却明察秋毫。这就是同事们给他的评价。
“战斗”机------老陈的秘密武器
老陈平日乘务包总是塞的鼓鼓囊囊,里面装着他的“吉祥三宝”,即,喇叭、手电、小药箱。如今,包里又多了一个宝贝,他说,“这个可是宝贝中的宝贝,走哪都带着它”。原来,他口中的宝贝就是一款智能手机,500万像素、蓝牙、上网、地图、定位、导航、windows操作系统,一应俱全。老陈的宝贝用处可大呢!他在宝贝手机里输入了最新的列车时刻表、最新的电子地图、《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七法一律、《常用案件材料制作模板》等。工作中如有遇有旅客询问车次或者下车的路线,他在手机上轻轻点几下,旅客的问题便可顺利解决。此外,他每次出乘,都用手机拍下上级传达的文件,他说:“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拍下来能随身带着随时学,省了以前带笔记本的麻烦,年纪大了也得跟的上形式。等3G普及了,我还要换3G的手机呢!”
他的手机还被车班的同事戏称为“战斗”机。这里面可有故事了,因为他的手机里有很多经常在这条线上撺掇的扒手照片,他不藏着也不掖着,无私的把他搜集的扒手照片全部发给其他同车次7个警组的同志。托老陈的福,只要有扒窃上车,这趟车的乘警就会第一时间发现,将其清理下车,让扒窃无从下手。因此,他的这做法受到了公安处的表扬,并被乘警支队广泛采用。
2009年7月2日,旅客杨某来蚌埠乘警支队求助,说是自己14岁的女儿莉莉(化名)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受了家人责备而离家出走,通过同学才知道女儿上了N401次开往温州的列车,请求乘警帮助查找。老陈接到值班室的电话后,立即带领警组在车厢里展开工作。他一边通过列车广播查找,一边拿着喇叭在车厢里叫着莉莉的名字,一趟走下来,竟无一人答应。他哪知道莉莉正在气头上,压根不想回家。于是,他凭着杨某对莉莉外貌的描述,在车厢找到一个相似的。但被找到的女孩根本不承认自己叫莉莉,凭着多年的经验,老陈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应该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但又不能排除不是莉莉的可能,于是他灵机一动,用手机把莉莉的照片拍下来,用彩信发回支队值班室的手机上,让杨某辨认。经辨认,该女确实是杨某要找的女儿。后,老陈为保证莉莉的安全,亲自把莉莉送回杨某手中。为此,他给他的宝贝手机又记一功。他说:“今天可以用它拍照为旅客寻回家人,说不定哪天他还能帮我确定逃犯呢!哈哈!”原来,老乘警也可以这么“in”。
反应迅速,乐于助人,尽显铁警风采
老陈常说,“我只有一种快乐,那就是帮助别人的快乐,想到因为我微不足道的帮助而给旅客们带来莫大的方便,我比他们还要快乐。”于是,不管旅客有了什么困难,他都尽力的帮助排解,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民有所难,我必解之”。不管是车厢大超员时递给老人的一杯水,还是哄小朋友哭闹的纸折小青蛙,又或是给囊中羞涩的打工仔的一碗泡面,都是老陈的款款深情。
2009年6月22日,旅客倪某乘坐亳州至温州的N402次列车阜阳站下车时,不慎将一只装有17900元现金、身份证、若干水晶饰品、一张银行卡(内有人民币30多万元)等重要物品的皮包遗落在列车的铺位上,失主连忙通过派出所向蚌埠乘警支队求助,请求帮助查找。接到求助后,老陈很是了解失主迫切找回皮包的心情,迅速赶到失主所乘坐的15号车厢进行查找,但很可惜没有发现皮包。老陈不死心,心想:要是自己也丢了那么重要的东西这会儿该有多着急呀!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忙找到皮包。于是他又对终到站的保洁进行访问,排除了钱包被其他旅客捡拾的可能性。随即,他开始对车厢内所有铺位又进行了仔细的搜索,铺位上、被子里,枕头内、铺底下,翻遍寝具也没见着皮包的影子。就在他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老陈用手指下意识的深入每个铺位靠墙的夹缝里查找,终于在18号中铺夹缝手指尖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他拽出来一看,正是旅客要找的皮包!倪某得知自己的皮包失而复返,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我自己都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这位老民警却给了我希望,他反应迅速,不愧是铁道的卫士,乘警的楷模呀!”
老党员争做排头兵,查堵一线竟风流
老陈始终将“当警察就要尽好责任”牢记在心,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甘于平凡,他用最平凡的语言、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和老民警的执着和忠诚。
他所值乘的列车停靠站多,沿线治安情况复杂,旅客安全防范意识差,多年的乘务工作使老陈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巡视一节车厢,便用喇叭不失时机的向旅客进行宣传,他幽默的开场白和易记的防盗顺口溜不时逗的旅客哈哈之笑。旅客们在开怀大笑之时也提高了警惕,犯罪分子自然无机可乘,只好无功而返。不管车厢超员到什么程度,老陈始终坚持一站役巡视,通常一趟乘务下来,老陈大约要走10多公里的路,常常夏天冬天都是一身汗。老陈身体偏瘦,前些天天气炎热,他出乘前觉得有些不舒服,警组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没事,上车被火车轱辘颠颠就好了。我要是不被车轱辘颠颠,回家还睡不安稳呢!” 他就是这么一个忘我工作的人。
老陈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一名老同志、老党员,在有余之年要凭良心干活,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群众对你的信任,要让去群众安心,要让领导放心,在有余之年给群众和领导留个好印象,站好最后一班岗,奉献出自己的余热,让老民警在有余之年也能够闪闪发光!”
老陈年纪不小了,所以,08年春运广州抗击风雪支队没有批准他去,后来支援新疆,西藏他也知道自己铁定去不成,8月份北京,上海的奥运安保工作,人家只要年轻的、懂英语的,又把老陈给撇下了,老陈感到特别遗憾,总觉得没能在关键的时候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他说,2010年世博会他一定会跟支队申请支援上海!即使还是去不了,他也会为世博站好岗,当好班,誓死保卫列车安全,为世博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乘车环境!
别看老陈年纪不小了,但却比别人多了许多干劲,处处争先,丝毫不比年轻人差劲,他常说:“我可不能被年轻人比了下去!”,“宁在车厢查堵死,不屑病榻度余生”。他平日在车厢里没事就拿着警务宝典琢磨,看各个省市的逃犯情况,什么地区容易发生什么作案类型以及逃犯的流窜方向等,时间久了,竟也被他琢磨出些许门道来。查的多了,见的多了,经历也自然多了,老陈对犯罪分子也因此有了敏锐的嗅觉。光是09年上半年,老陈就查获公安部网上逃犯4名,查获进京上访人员6名,非法宗教人员3名,查获法轮功宣传品及非法政治出版物10余份。
2009年4月21日,在北京开往阜阳的1621次列车运行至聊城到郓城区间,老车和同事王伟在车厢巡视时,在餐车发现一名约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该男子穿着十分简朴,甚至有些破旧,但他却点里一桌子的菜,光是空啤酒瓶就摆了八、九个。老陈拿灵敏的鼻子又嗅到了犯罪的气味,众所周知,餐车的东西是比较贵的 ,他的消费与其身份及其不符。老陈就多了个心眼,便走过去和正在吃饭的中年人搭讪。当老陈和同事一起坐在中年男子的旁边和对面时,该男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但这仅仅是狠短暂的一刻,瞬间又有笑容堆在脸上。老陈和同事试探性的问了半天,他对答如流,丝毫没有破绽。眼前的这位男子和蔼可爱,侃侃而谈,老陈和同事甚至决定自己可能弄错了,就在他们正要起身离开餐桌的时候,突然中年男子的眼里露出一丝狡黠的目光。这分明就是有问题!而且是条老狐狸。老陈对同事使了个眼色,分别借着拿邻桌的烟灰缸和茶杯又顺势重新回到该男子的旁边,陪着他东拉西扯。凭着老陈的经验和同事的默契配合,终于套出了中年男子的真是姓名和地址。经比对,他们发现眼前这个不起眼的男人竟是公安部统计的在逃犯。名叫丁连全(男,1967年5月17日出生,山东郓城县人),曾经拐卖过儿童。2008年11月他委托李金柱中间介绍,以40000元的价格出卖其拐卖的大约一岁的男孩。岂料12月11日,事情败露,被河南台前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期间丁连全一直潜逃在外,直至2009年4月21日菜被老陈查获。那是,据公安部开展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开始菜不过短短几日时间,老陈便首战告捷,成功查获一名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连他的搭档都不禁感叹:老陈的鼻子真是比警犬还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