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警营 铿锵玫瑰——肃州区公安局女警察二三事
在酒泉市肃州区活跃着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公安干警,在玫瑰花一样的岁月里,她们用女性柔弱的臂膀肩负起维护和平的历史重任,令逃犯闻风丧胆,让群众交口称赞。
盛晓玲有句口头禅——再狡猾的逃犯都别想逃脱我的手掌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脸上总带着甜甜的笑,当这个漂亮文静、略带羞涩的女警察站在你面前,你可能不会相信她是肃州区公安分局的抓逃冠军,这个名叫盛晓玲的社区女警察去年一年抓逃犯11名。
2006年从分局机关下沉到西城关派出所专署街社区担任社区民警,盛晓玲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人们的顾虑,把这条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付出才有回报。到社区工作以来,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情况,盛晓玲走遍了社区的每一条街巷胡同,走访了社区所有常住人口、流动暂住人口和企事业单位,她对辖区内的1047家商业网点逐一登记造册,制定并推行治安责任承包制、邻里守望制,让老百姓也承担起维护社区治安的责任,这些举措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社区的刑事发案逐年在下降。
抓逃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因素更多。辖区的20多家宾馆、招待所一直是盛晓玲关注的重点,她动员业主安装旅店业信息管理系统,并利用自己精通计算机的特长,手把手对业主和服务员进行操作培训,每天上门督促业主上传旅客信息。看她工作这么认真,业主也非常感动,每天按要求登记上传信息,还主动为她提供各类情报线索,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余起。
晁亚玲有句心里话——无论世界怎么改变,我永远都是敬老院里的“亲闺女”
“感谢你们培育出的好警察,13个年头了,就像我的亲闺女……”春节刚过,酒泉市公安局副局长、肃州分局局长李辉收到了肃州区金佛寺敬老院武旭国老人寄来的一封感谢信,老人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感谢分局民警晁亚玲对他13年来的看望照顾。
说来话长,那是1996年5月的一天上午,来自金佛寺乡的残疾老人武旭国要办户口迁移证。当时在东城关派出所户籍室工作的晁亚玲为老人办好手续后,老人抖抖索索从怀中掏出5块钱来。办迁移证的工本费和手续费要6块钱,一问,老人身上只有这5块钱,晁亚玲把自己的钱垫上给老人办了迁移手续。下班后,她才想起,没问一下老人回家的钱够不够。想到这儿,她顾不上到学校接女儿,就赶忙骑着自行车去了南关汽车站。在南关汽车站没有找到武旭国老人,但遇到了老人同村的村支书王国清。王国清说武旭国老人早年在修渠时被石头砸断了腿,因没有及时治疗,造成下肢终身残疾,一家三口三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老人一家的不幸牵动着晁亚玲的心。那个周末,她从家里收拾出几件衣服,打了个大包,又买了4瓶补血露来到金佛寺乡。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她来到武旭国老人家中。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老人家中的现状还是让她鼻子发酸,黑暗阴冷的房子,一家三口呆滞的目光。她把带来的衣服和补血露放下,并将身上的300多元钱全部留给老人。要走的时候,老人一家送她出来,她握着老人的手,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我每年都会来看你们的。”一诺千金。从此,每当逢年过节,她和丈夫都带着衣物、食品、钱,赶到几十公里以外看望这一家穷亲戚,13年来从未间断。
段小霞有个心愿——社区是个大家庭,我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服务员,您高兴了,我就快乐了
来到肃州区东关苑社区,刚进楼道,就能听到二楼“小霞警务室”里段小霞爽朗的笑声。来到“小霞警务室”,“你好!”这个带着满脸笑容的女警察爽快地向你伸出手来,感觉是那么淳朴,那么平易近人。现在“小霞警务室”已成为全市公安机关的一张名片,在肃州区提起段小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级领导、媒体记者来到酒泉,都会来看看这位警察“明星”。
说起职业的选择,小霞侃侃而谈,警察一直是她儿时的梦想,威严的大檐帽,神圣的警徽,英姿飒爽的风采,惩恶扬善的壮举都让她那么向往。可穿上警服,当上了一名社区民警时,她才知道工作不容易,1000个群众就有1000种性格脾气,群众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可适应群众就是适应工作,她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虽然每天东家进,西家出,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可她每一件事都认真对待。时间长了,群众也把她当自己人,平凡繁琐的社区工作还让她做出了名堂,社区越来越和谐,群众越来越满意,而小霞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