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交管触角伸向边远山区 贵州省桐梓县交警驻村警务室纪事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阎志江 发布时间:2008-09-06 20:47:40 浏览次数: 【字体:

 

     胳膊肘弯一个接着一个。从贵州省遵义市的桐梓县城出来,在螺旋向上的盘山公路上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到达了距县城60公里的花秋镇花秋村。这里,有一块醒目的牌匾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桐梓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驻花秋村警务室。

  这个警务室是今年3月21日挂牌成立的。现有正式民警1人,协警两人,协管员48人。

  警务室民警胡天龙回忆说,成立那天,村民自发燃放的鞭炮震耳欲聋,其规模相当于当地办婚丧嫁娶的大事,丝毫不亚于春节。

  桐梓县是典型的山区县,举世闻名的娄山关就在这里。大山之中,交通条件的劣势使人们的出行受到了很多限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大的出行需求,于是,不准载客的农用车在一段时间成了载客拉人的主力军,交通事故频发,而发生了事故往往因现场距交管部门较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交警出警晚,没有交警管理的道路交通秩序差,一些涉及交通的手续、证件办起来极不方便,人民群众对此状况表示不满。怎么办?桐梓县公安局党委今年2月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决定本着地方交通管理和群众的需求,在全县偏远的乡镇建立交警驻村警务室,就近把乡村的道路管起来。

  目前,桐梓县交警已经建成了3个驻村警务室,两个在偏远乡镇,一个在工业园区。建在偏远乡镇的警务室虽然名称为驻村警务室,但实际上辖区为周边的若干乡镇。驻花秋村警务室的管辖范围就涉及附近的4个乡镇。而在距县城仅10多公里的工业园区设立警务室,则是考虑到这里路况差、车辆多,经常发生拥堵等因素。

  桐梓县公安局副局长何永刚说,以前道路交通的事宜多是委托派出所的驻村警务室代管,现在驻村的交警和驻村的派出所民警产生了极大的互动性,平时按各自业务范围工作,有紧急情况需要时可以整合警力,互相支援,交警民警一起上,形成更大的战斗力。

  花秋镇派出所所长成荣洪说,“派出所的工作很多很杂,警务室负担很重。以前,委托我们代管交通,出了交通事故都找派出所,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进行经常性的路检,所以管理交通的力度也不够。现在,我们可以专心搞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和侦查破案,效果好多了。”

  交警驻村警务室建立短短几个月,当地的交通秩序理顺了,违章违规现象明显减少,村民们赶场和婚丧嫁娶时超载的少了,临街道路车辆乱停乱放的没有了,基本上杜绝了农用车载客的现象。

  交通安全警务室协管员杨秋华是花秋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说,交警驻村警务室建立以后,加大了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鼓励片区群众坐小客运车平安出行,而百姓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显著增强,如今,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协管员就能够协调或调解解决。

  8月23日,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恰好遇到两位来警务室处理交通事故的村民。这两人都是花秋村的村民,一个叫王冬林,一个叫温永志。8月22日16时30分许,王冬林的儿子王宇驾驶的汽车被温永志追尾。第二天,两人相约到这里来处理事故。王冬林告诉记者,以前出了交通事故,如果等县交警大队来人得两个小时左右。而8月22日事故发生报警后不到15分钟,民警就赶到了现场。“交警驻村警务室太好了,大大地方便了我们。”两人不住地夸赞。

  按照规定,交警驻村警务室的职责一是管理交通秩序,二是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三是宣传交通安全,四是做好辖区交通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警务室桌上摆放的交通管理警务室辖区机动车登记表,交通管理警务室路检路查登记簿,交通管理警务室驾驶人登记表和交通管理警务室道路交通事故登记簿等说明了民警工作的战果:辖区内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从事运输的拖拉机、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的底数,机动车登记、检验和报废事项等均记录在基础工作台账里,交通管理各项工作数据一目了然,农村车辆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检验率和按期报废率也明显提高。

  

交警 驻村 警务室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