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驻科索沃维和女警江苏残酷现实中的艰辛与荣耀

来源:华声国际传媒网 作者:李海明 发布时间:2008-06-26 22:20:57 浏览次数: 【字体:



王隽永(前排左二)与在科索沃维和期间的同事们合影



王隽永(右一)在科索沃参加授勋仪式

2006年10月28日,包括王隽永在内的18名中国维和警察从北京出发飞往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作为中国派往科索沃的第四批维和警察,队员们都深感责任重大。王隽永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维和行动了,此时的她,平静盖过了焦虑。较顺利地通过了联合国严格的考试后,王隽永申请来到了FERIZAJ地区,接受了她在科索沃维和的第一任务——巡逻。

敏感动荡的日子在维和现场历练成长

王隽永与来自几十个国家的维和警察一起,每天从驻地开车40分钟,由山路到达巡逻地点。FERIZAJ的冬天,大雪遮盖了崎岖的山路,在路面上结了滑滑的冰,野兽也会在夜间不时出没。几个班下来,王隽永感到了异常的疲惫,她的体重明显下降,但她仍旧顽强地坚持着,坚持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也坚持在每个敏感动荡的日子里。

11月28日是阿族的国旗日,各种庆祝独立的活动集中举行,不仅所有的商店停业一天,每家每户还要挂上代表阿族人的“双头鹰”旗帜、张贴标语和海报。这个阿族人燃放烟花爆竹和按汽车喇叭的节日也是联合国工作人员的高度戒备日。在王隽永的记忆中,2006年的这一天非常紧张:在地面上,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装甲车满街跑;天空中,直升飞机时刻在飞。

王隽永从28日凌晨开始接班,她的任务是在山里巡逻,其中,包括在纪念碑广场上3个小时的定点巡逻。纪念碑属于阿族人,但却建在通往塞族人聚居的路口上。经过几次被毁和重建,纪念碑及周边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区域。维和警察们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24小时保护纪念碑。这一天,在科索沃的首都普里什蒂纳也发生了游行示威活动,联合国的大楼被人围攻,局势非常紧张。

穿着防弹背心的王隽永像往常一样熟练地开着车,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其实我只能尽量平静,祈祷不要出事。”王隽永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事后,她在电话里淡淡地对家人说:“没事,挺安全的。”

2007年1月21日是塞尔维亚举行议会大选的日子,当地塞族人都会参与,这让国际社会又紧张起来。这个时候的科索沃到处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和直升机,道路上设置了无数的检查站。但此时王隽永已经非常镇定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历练了她。

2007年2月10日,首都普里什蒂纳发生了大游行,局势更加不稳定。据媒体的报道,游行示威队伍和警察发生了冲突,造成2人死亡,80多人受伤,十几人被捕。后来,警察用催泪瓦斯驱散了人群。这一天是王隽永任职科索沃菲力寨警察局调查警务监督和联络官的第二天。新的工作内容,陌生的同事,动荡的时局,这些都让王隽永感到巨大的压力。

当晚20时15分,王隽永正在房间里写报告,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警察局局长语气紧张:“王,你用最快的速度开车出来,我在主路路口等你,别开到主路上来,以免危险。”原来,几十个人聚集在市政大楼前焚烧联合国的旗帜,维和警察们必须在断路之前赶到警察局。王隽永立刻换了警服,拿上枪,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警察局。王隽永与科索沃当地的警察局指挥官Kazim见面沟通后及时采取行动,很快疏散了人群,控制住了局势。这个时候的王隽永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维和警察。

体会压力和坚强 为后来者做出榜样

2007年3月,王隽永被任命为科索沃菲力寨警察局第二副局长,她的工作是负责监督指导警察局案件调查的部门主管。这个警察局由180名当地警察和15名当地雇员组成,菲力寨地区80%—90%的案件都发生在这个辖区内。王隽永每天都要和当地警察一起参与各种案件调查和侦破,还要撰写各种警务监督报告。对于一些大案、要案,或涉及少数民族、外国人的案件,王隽永要亲自参与及监督整个案件调查处理过程,并需要及时向上一级汇报案情和处理情况,同时,她还要随时准备回答联合国总部的问询。

从此,王隽永的工作异常紧张起来,针对辖区内涉枪案件、恐怖袭击、地雷爆炸等案件,王隽永要24小时值班备勤;凡辖区内的重要案件,王隽永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下班后也不敢脱警服,枪、车钥匙、手机都摆在枕头边上,随时准备出现场。”王隽永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2007年3月27日的日记里,她写道:时间过得挺快,但最近遇到了很多困难,工作很有受挫感,局势还是不太稳定。不久前,普里什蒂纳两家餐馆被扔了手榴弹。24日,警察局的同事刚刚离开20分钟,租住的四间屋子就被翻遍了,小偷将感兴趣的东西都偷了。当地的盗窃案件非常多,而维和警察被偷的案子已经发生好几起了,还有很多小偷选择在停电期间和深夜进行抢劫和盗窃。

不仅抢劫和盗窃威胁着维和警察的安全,一些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还到处安放汽车炸弹,袭击的目标大多是当地的官员和执法人员,有的则直接针对联合国的人员和车辆。2007年2月,就有多辆联合国的车辆被汽车炸弹炸毁。

在这样的日子里,王隽永常常在办公室里练习英语。她用“坚持就是胜利”鼓励自己。到了2007年5月中旬的时候,王隽永感到了自己在语言和心理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6月,菲力寨地区进行人事调整,王隽永被推荐为警察局第一副局长,并很快得到了地区司令的批准。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隽永全面负责整个警察局的行动及行政工作。

当时的科索沃任务区是一个欧洲任务区,来自欧盟和美国等国家的维和警察占据了所有的重要职位,而来自亚非拉国家的警察95%都在巡逻队工作,想要申请到职位非常困难,然而,王隽永做到了。在成为来自第三世界国家警察骄傲的同时,她也开始面临更多新的压力和挑战。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工作经历。王隽永深知,没有工作经验将很难开展工作。而现在,她每天要面对经验丰富的警察局局长和副局长,还要面对挑剔和怀疑的目光。王隽永用中国式的工作方法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她一方面据理力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一方面给予上司充分的尊重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上司态度发生了转变:从不理解、不信任,到完全信任和支持。

在之后的代理局长期间,王隽永总是认真处理好警察局的每一件事,没出过任何问题。同时,她还和当地警察、各级官员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面对来自科索沃联合国总部多次苛刻的检查,王隽永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她在菲力寨工作期间,共撰写了300多篇监督报告,参与处理十多种案件,出现场几十次。

从基层加强部门巡警到科索沃菲力寨警察局巡逻大队监督官、警察局案件调查警务监督和联络官,从警察局第二副局长到警察局第一副局长、代理局长,王隽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警队在科索沃任务区担任行政职务最高的警察。凭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王隽永为第三世界国家警察做出了榜样。

和男人们并肩战斗 为祖国赢得骄傲

“在科索沃维和,最大的感触就是女人和男人是完全平等的。”王隽永淡然地笑着。她告诉网络报记者,在那里工作的维和警察,几乎没有性别的概念。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工作流程,同样的工作内容,也同样面临着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最初,王隽永每天和搭档一起到山里巡逻,总是平分任务,共担风险,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警察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你身穿中国警服,很自然地就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因为你代表了中国维和警察的形象。”王隽永讲每句话的时候都非常平静自然。

王隽永和搭档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尽管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和王隽永搭档过的同事都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中国女警察”。曾经有一个来自土耳其的同事自豪地给自己国家的朋友打电话:“你相信吗?我在和一个中国女警察一起工作!”这些同事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也对这位并肩战斗的中国女警察充满了敬意。他们甚至强烈要求王隽永和他们拍照留念,为的是回国后向朋友和同事炫耀。因为王隽永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女警察的善良、正直和勇敢。这样的经历让王隽永记忆深刻又备受鼓舞,她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为国争光就是这样实在的事情。”

“在国外,你能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祖国的强大使来自中国的维和警察受到尊重,而王隽永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经历了苦与累、荣与辱、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后,王隽永用出色的任务和自信的笑容交上了一份关于和平与荣誉的完美答卷。

维和女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