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云南警花加入维和部队 常遇危险枕着枪睡

来源:生活新报 作者:毛翠 余虹 发布时间:2008-04-01 14:52:59 浏览次数: 【字体:
尹亚菊与维和警监在受勋仪式上合影

英姿飒爽的尹亚菊

云南首位维和警察尹亚菊 在东帝汶执行任务19个月 曾被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

1米7左右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笑的时候酒窝浅现,她曾被很多人误认为空姐,但她做的却是射击、排雷、驾驶、抓捕等“凶险”的工作。近日,在“云南十大女杰”的颁奖现场,戴满功勋章的尹亚菊在获奖者中格外耀眼。不为人知的是,她还是全省第一位国际维和民事警察,在19个月的维和经历中,她因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维和勋章”。

火眼金睛

查获146名偷渡人员

21年前,尹亚菊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昆明边防检查站工作。她和战友担负着昆明至泰国、新加坡、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22条国际航线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主要工作就是打击偷渡、走私等,保持空港的安全稳定和快捷通关。

边防警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次,尹亚菊带领战友查获了17名持假证件准备偷渡出境的团伙。眼看精心设计的偷渡美梦败露,“蛇头”在隐蔽处悄悄拿出3万元人民币企图行贿,被尹亚菊严词拒绝后,“蛇头”仍不死心,立即把钱增加到10万元。按她当时的收入,10万元是尹亚菊5年工资的总和。“当时看着蛇头的那副嘴脸,只是觉得气愤。边防警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抵制物质上的诱惑。”尹亚菊说,她还曾在检查大厅捡到过一个装有现金、珠宝、相机的行李包,也及时与民航指挥中心联系找到了失主。

利用工作之余,尹亚菊还撰写了大批边防检查论著,完成了公安部“EDISON”(爱迪生)护照签证系统1000余种资料的翻译工作,整理创建了20多个国家真假证照识别资料库。几年来,尹亚菊参加检查出入境旅客共达12万人次,查获偷渡外逃嫌疑人146人,在控对象92人,维护了昆明空港口岸正常的出入境秩序。

生死淘汰

“警花”进维和部队

在尹亚菊几十年的军旅生活中,最难忘的还是参加东帝汶联合国国际维和的19个月。

2003年,公安部在全国选拔联合国国际维和民事警察,尹亚菊毅然报名接受挑战。要想成为国际维和人员,报考者要“过五关斩六将”。先要接受所在单位的英语、业务考查和政治审查,然后参加联合国组织的英语测试,接着还要在中国民事警察维和中心接受语言、驾驶等多方面培训,最后还要经过一轮选拔,一项不合格,马上就被淘汰出局。因此,维和警察的选拔过程被业内人士称为“生死淘汰”。那段时间,尹亚菊苦背英语单词,阅查东帝汶、波黑两个任务区的大量资料、苦练射击、勤学排雷等,这中间吃了多少苦,尹亚菊自己都记不清。特别是射击和抓捕,在练习过程中,尹亚菊必须经常和男同事对打,受伤流血的事情司空见惯。除了体力上的辛苦,学习英语也让她费尽了脑筋。厚厚的资料,尹亚菊总是成本成本去熟记。“那段时间真的是在拼命!”功夫不负有心人,尹亚菊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外语、驾驶、射击、抓捕、排雷等联合国组织的严格而残酷的考核,取得了国际维和民事警察资格,成为云南现役军人中取得该资格的第一人。

大显身手

维和19个月受表彰

2003年9月,尹亚菊的小女儿刚上一年级,10月她就接到了被联合国派往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的通知。“走的那天我都不敢跟我女儿讲,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和我说了再见就去上学了。直到19个月后,任务完成回国,女儿在机场接我,我们才见面。”同样为人妻为人母的尹亚菊,当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远赴东帝汶首都帝力移民局担任技术顾问的。

帝力移民局因为长期战乱,各项硬件、软件设施都不齐备,在管理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但它却是东帝汶唯一的国际机场。“到任的第一天,有两件事让我十分吃惊。”尹亚菊说,第一件是两名当地移民警察居然连70多张当次航班的出境卡片都数不清;第二件是移民局的队长,负责办理落地签证和收费事宜,会一点英语,傲慢无礼,还经常在签证费上做手脚。当时,作为移民局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维和女警察,尹亚菊以一名中国边防警察的正义和责任感,单枪匹马,大胆开展工作。先后撤换了8名屡教不改的移民警察;积极向当地警察部门等申请出入境检查所需的装备,很多时候,政府部门批不下钱来,尹亚菊就自掏腰包购置急需的用具、零件……

在东帝汶呆了整整19个月,尹亚菊的工作一直受到同事及当地政府的好评。2005年,她完成任务即将回国前,东帝汶国家移民局还特地为尹亚菊颁发了感谢证书。同年5月,联合国还授予她“维和勋章”。

常遇危险

“警花”枕着枪睡觉

东帝汶的19个月,是困难、凶险、孤独交织在一起的日子。尹亚菊说,有一次,离她住处不远的地区发生了部族冲突,要求维和部队增援,她第一个主动请缨,和几个同事赶到现场。冒着被打的危险,维和警察好不容易劝开双方,可等尹亚菊和同事刚回到移民局,又传来了双方打起来的消息;第二次制止后,维和警察正在归途中,斗殴再次发生;第三次赶去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尹亚菊淋得全身湿透,咬着牙在泥泞的路上一步一滑地前行,最后终于和同事一起将事态平息。尹亚菊说,“回到移民局已经是半夜了,我累得精疲力尽,刚想躺下休息,一名当地警察小声提醒我,一定得把枪上好膛,压在枕头下面,这里突发事件太多了!”

在东帝汶,对生命极限的考验无处不在。当时东帝汶正流行一种叫“登革热”的病,患病的症状是发高烧,如果3小时没退烧,人就会死亡。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而尹亚菊恰恰是0型血,最受蚊子“偏爱”。“那里蚊子成山,我经常被叮咬得全身浮肿,所幸的是我一直没被感染。”尹亚菊说,当时有一名男警察染上了“登革热”,等尹亚菊他们赶去看他时,42度的高烧已经在他身上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医生说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位同事手中紧紧攥着手机,尹亚菊想帮他取下来,让他静静地离去,却被医生制止了。医生说:“他清醒时再三叮嘱,什么都可以拿走,手机必须留在他身边。他要紧握着它离去,到天堂也要和祖国、和亲人保持联系!”

那句话给尹亚菊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因为在国外,慰藉思乡之苦的唯一方式就是与家里通电话。在帝力,手机的接收效果很差,常常听不清来自祖国,来自家人的声音。每当挂断电话时,尹亚菊就会望着天空发呆,想念刚上小学的孩子。

去年,尹亚菊又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今年,云南省举行首届“云南十大女杰”评选时,尹亚菊从全省妇女中脱颖而出并入选。

警花 维和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