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清明节前,太原市公安局推出追忆公安英烈活动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冯文战 发布时间:2008-03-29 16:20: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记者 张宝明/图

提起父亲,李莉就泪流满面

 

李太平副局长指出此次活动意义深远


本报新闻部杜文毅介绍本报新书《新亮剑》


本报特稿部任冬梅谈感受


现场人员关注本报


李莉为父亲献上鲜花


干警被深深打动

清明时节,春雨如泣。泣之者何?泣慰英魂。


素花一束,奠英魂以深情;深躬一鞠,寄英烈以仰慕。中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节前后祭奠亲人的习俗,3月27日,本报与太原市公安局联合推出 “追忆公安英烈”新闻访谈活动,缅怀为维护龙城社会稳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自1981年以来,太原市公安系统有40名民警牺牲,其中,12人被追认为烈士。他们分别是:太原市公安局原北城分局尖草坪派出所民警刘全保;太原市公安局原南城分局民警李翠波;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中队民警胡钱怀;太原市公安局二处民警周喜柱;太原市公安局原九处民警李希尧;太原市公安局原南城分局收审所所长孟替海;太原市公安局原河西分局罗城派出所民警闫福宝;太原市公安局原河西分局建矿派出所民警刘文英;太原市公安局防暴支队警务处副处长郭曾;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马头水乡派出所副所长杨新太;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张锡刚;太原市公安局原西山分局雁门派出所民警李兴国。


一、奋不顾身,危难之中显身手


特邀嘉宾:唐力(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郭曾生前战友)、马冀忠(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郭曾生前战友)、宗毅(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林端(山西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


郭曾烈士事迹回放


1995年6月29日18时40分,太原市北郊区农业银行新城营业所运钞车行至迎新街北三巷时,被驾驶汽车伺机作案的4名持枪歹徒(白法义、徐成吉、芦裕山、徐存科)拦截,他们将押运人员打伤,抢劫现金30.4万余元。


早在6月初,这伙歹徒就预谋抢劫该银行的运钞车,并由白法义、芦裕山事先踩点。6月29日12时,白法义、徐成吉、芦裕山、徐存科4人,携带“五四”式手枪一支、小口径手枪2支、小口径步枪一支以及匕首、手套等作案工具,驾驶桑塔纳轿车,在原河西区开城里路西侧一饭店门前,又盗窃一辆东风140卡车。下午6时40分,当运钞车行至迎新街北三巷拐弯处时,按事先约定的信号,白法义、徐成吉驾驶大卡车将银行运钞车撞坏,车内人员被撞伤。此时芦裕山、徐存科驾驶桑塔纳轿车赶到,白法义、徐成吉、芦裕山、徐存科4人相继开枪将银行两名工作人员击伤,抢劫人民币30.4万余元,而后,驾驶桑塔纳轿车逃离现场。


7月12日凌晨,太原市公安局防暴支队(今为特警支队)警务处副处长郭曾在抓捕徐存科时英勇牺牲。


战友回忆:牺牲时才32岁


三晋都市报:听说,每年清明,你们都要到安放郭曾骨灰的双塔寺烈士陵园给他扫墓?


唐力:郭曾生前工作积极,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对同志关怀备至,满腔热忱。他曾获得全国公安武术散打比赛第二、第三名,还立二等功一次,多次被省公安厅嘉奖。他牺牲时才32岁。


每年清明前后,我们都要去给他扫墓。平时,新警员入警,党员入党,我们也都用郭曾的事迹教育大家,作为一名特警,就是要在危难之中显身手。


三晋都市报:烈士的家人如今生活得怎么样?


马冀忠:逢年过节,我们都要去探望郭曾的母亲。老人家常说,郭曾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死得比泰山还重。


三晋都市报:作为一名新民警,你知道郭曾的事迹吗?


宗毅:知道。我是去年考入特警支队的。入队时,支队长给我们讲了郭曾的事迹。入队后,战友们也常常用郭曾的事迹教育我,鼓励我。郭曾是我学习的楷模。关键时刻,我也会不怕牺牲,去保卫社会的安宁。


读者感言:烈士的事迹让人感动


三晋都市报:通过参加缅怀英烈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林端:烈士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在选择警察这个职业的时候,也就选择了牺牲,小到牺牲节假日,大到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80后的大学生,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我情结,而缺乏奉献精神。从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偏好就可以看出,一般都选择那些安逸、稳定的工作,而很少有人主动选择那些需要牺牲精神的工作。所以,值此清明祭奠先烈之际,我们应该认真聆听英烈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二、挺身而出,为保平安献热血


特邀嘉宾:李莉(太原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三大队副大队长、李希尧的女儿)、孙博(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李希尧烈士事迹回放


1982年4月10日,太原第一热电厂保卫科抓获偷盗自行车嫌疑人郭永生。在审查过程中,郭永生撬开手铐,从保卫科办公室偷了一支老式手枪和6发子弹逃跑。


郭永生逃入省城二营盘新建的一幢宿舍楼内。太原市公安局刑警队民警立即前去围捕。监控民警只知道郭永生逃入最东边的一个单元,但不知进入哪一层,更不知在哪一户。为了避免伤及无辜,需要摸清郭潜入的准确位置。太原市公安局二处侦察员周喜柱自告奋勇担任搜索任务。当他从最上边的四层开始,逐户往下搜索,到达二层最东边一户时,被隐藏在此的郭永生开枪击中,光荣牺牲。


这时,武警战士用冲锋枪火力压制郭,进入了有利于监控的位置。刑警队侦察员李希尧随同武警战士还击时,击中罪犯的同时,也被罪犯开枪击中,光荣牺牲。


1982年5月7日,公安部授予周喜柱、李希尧二级英模称号。同年6月26日,省政府追认周喜柱、李希尧为革命烈士。


亲人追思:父亲就像在身边


三晋都市报:能讲讲父亲牺牲时的情况吗?


李莉: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牺牲那天是1982年4月10日,星期六。当年,我12岁。第二天,学校要组织我们去春游。当天中午,父亲煮了茶蛋,让我春游时带上。我嚷着要带面包。父亲说:“丫头,老爸晚上回来给你买面包。”所以,下午放学后,我就眼巴巴地盼着父亲给我带回面包来。


晚上,妈妈上班还没回来。我和弟弟在家里等爸爸。突然来了很多叔叔、阿姨,他们都是爸爸的同事,他们给我带来了好几袋面包。他们对我说:“你爸爸到外地执行任务去了,要走很多天,面包是你爸爸让我们送来的,给你春游时吃。”但他们放下面包后却不急着离开,一直问我们学习怎么样,并对我说,遇到困难一定要坚强,为弟弟做好表率。我隐隐约约感到爸爸出事了。(痛哭)


果然,过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了妈妈的哭声,我明白了,哭着嚷着要爸爸,被阿姨们抱住了。想不到,那天中午,竟是我们父女的最后一别。他走得太匆忙太匆忙了。(失声痛哭)


三晋都市报:在你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莉:父亲在世时,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与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我和弟弟都是姥姥带大的,只有星期日,才能和父母团聚,而父亲星期天也常常不在家。有时候,他刚睡下,接到通知就又走了。我很怀念父亲,也很想他。至现在,我们还保存着爸爸的两件大衣。一件是他在消防部队时穿过的绿大衣,一件是他当民警时穿过的蓝大衣。他是我们的好父亲,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三晋都市报:父亲的牺牲对你的影响大不大?


李莉:父亲牺牲后,我也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16岁就参加了工作,最开始当工人,后来通过自学考试,领取了大学本科文凭。1994年,我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在太原市收容教育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名人民警察。我始终觉得父亲没有死,他一直在我的身边,每天激励我奋进。1997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3年,我又在三大队担任副队长,虽然我与父亲工作的内容不一样,但每当我成功地挽救了失足人员时,心里就充满了喜悦。


读者感言:他们就像一盏明灯


三晋都市报:英雄是榜样,英雄是脊梁。听了李希尧女儿对父亲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孙博:李希尧为了保护战友,抓捕罪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生绚丽的篇章。李希尧这样的人民警察,就像一盏明灯,让我们再也不惧怕黑暗和恐怖。毕业后,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如果理想能实现,我会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进。


三、舍己救人,撒下一片片感动


特邀嘉宾:王继忠(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张锡刚生前战友)


张锡刚烈士事迹回放


2000年8月30日零时5分,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事故组办公室内,报警电话声惊醒了刚刚和衣躺下的事故组组长张锡刚。他立即拿起电话。“滨河东路发生两辆大货车碰撞事故,请速赶往事故现场。”张锡刚顾不得疲劳,披了件外衣就驾驶警车直奔事故现场。


现场一片狼藉,张锡刚立即勘查现场,绘制现场图,拍摄照片,对周围目击者逐一走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障队的4名工作人员也闻讯赶到,现场基本清理完毕。大部分人员撤离,张锡刚端着相机,准备拍最后一张照片。就在此时,一辆东风140自卸货车由南向北飞速而至。“快闪开、快闪开,有车,快……”张锡刚的同事在路边大声呼喊,然而,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惊呆了。只见张锡刚把和他站在一起的清障队员用力推开,自己却被大货车撞得高高抛起,摔落在50米外的马路上。当大家奔向张锡刚时,只见他脸朝下趴在地上,鲜血直流。大家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刚才还在工作、还在拍照的张锡刚,转眼间倒在了血泊之中,停止了呼吸。


战友缅怀:他做得很对


三晋都市报:2000年8月30日,是你和张锡刚同去勘查现场的吗?


王继忠:是的。当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算是学徒。那天,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去了现场后发现,是两辆大车互擦了一下,相距约80米。张锡刚已绘制完现场图。照相时,后面来了一辆大车,就在大车刹车刹不住的情况下,张锡刚推了身边的清障队员一把,清障队员翻了个跟头,没事,而张锡刚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三晋都市报:如果当时他不救人,自己是不是可以逃生?


王继忠:完全可以。车过来时,距他还很远,我叫了他一声,让他躲开。但那位清障队员还没有反应过来,依然在工作。张锡刚看到事态紧急,跨了一步猛力一推,把清障队员推出危险地带,他再躲闪时,被撞了出去。如果他不救人,自己先逃生,完全有可能脱险。但他是警察,关键时候,牺牲自己,救助他人,他做的是对的。每一个警察,都应该这样做。


又是一年清明节,张锡刚牺牲已经8个年头了,我们还是会时常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我们创作了一首诗:无悔,是你面对警徽的誓言;无泪,是我痛定思痛的长叹;无愧,是你英雄的光辉称号;无言,是我最深沉的思念。英雄的张锡刚,我们向你敬礼!


四、浴血擒匪,永远靓丽的22岁


特邀嘉宾:陈立新(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东社派出所刑警队队长)、张磊(中北大学学生)


刘文英烈士事迹回放


刘文英生前是太原公安局原河西分局建矿派出所民警。


1988年12月14日下午6时许,罪犯王彦青组织罪犯张德、宋智君从山西省第二监狱结伙逃跑,流窜到社会,先后杀死16人,杀伤7人,抢劫汽车7辆及现金、照相机、自行车等大量财物。


1989年12月15日上午,刘文英遵照领导指示,带领三名纠察队员,到西矿东巷11号监视守候劳改释放犯武双喜。13时30分,发现越狱逃跑并杀害10余人的罪犯王彦青也隐藏在武双喜家中。刘文英临危不惧,在向派出所领导汇报情况的同时,带领纠察队员直扑武双喜家,将企图逃跑的罪犯武双喜、王彦青堵在屋内。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自感难以逃脱,便向刘文英及纠察队员开枪射击。刘文英在头部、胸部、腿部多处中弹、身受重伤。直至壮烈牺牲的那一刻,她还是死死地抓住罪犯的腿不放。1990年8月30日,刘文英被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1991年3月21日,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战友怀念:她对每件事,都要做到最满意为止


三晋都市报:22岁,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刘文英在22岁的时候,为了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牺牲得是不是很壮烈?


陈立新:是的。我俩是1988年5月从警校毕业,同时分配到建矿派出所的。刘文英担任矿东街的户籍员,1989年11月15日刚转正。12月14日,她管辖的范围内有个叫武双喜的劳改释放人员,越狱逃跑并杀害10余人的罪犯王彦青经常出没在其家中。14日晚上,我和几位战友蹲守了一夜,没有发现情况。第二天8点,刘文英,还有三位联防队员,接替我们继续蹲守。中午,武双喜、王彦青突然出现在武双喜家中。刘文英和三名队员奋不顾身,直扑武家。她牺牲时,还紧紧抓着罪犯的腿。


那年,她才22岁,还没来得及体验恋爱的滋味,没有结婚,没有当母亲,就匆匆地离去了。在12位烈士中,她是惟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公安民警。


三晋都市报:平时,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立新:从上警校,我们就在一起,亲如兄妹。她活泼、开朗,像个男孩子。训练中,毫不认输。对每件事,都必须做到她最满意为止。当民警一年多,她和居民们相处得像一家人似的。直到现在,大家都很怀念她。


三晋都市报:听说,安葬刘文英时,许多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陈立新:1989年12月19日清晨,建矿派出所道路两旁,站满了悲伤的人群,身戴朵朵白花的群众伫立在晨风中,挥泪送别因勇斗歹徒而壮烈牺牲的人民的好警察——刘文英。人们排着长队徐徐走过刘文英身边,向英雄作最后的告别。她的亲人、朋友及战友痛哭失声。


读者感言: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三晋都市报:19年前的刘文英,也正是你这个年纪。19年之后,重温英烈的事迹,你最想说什么?


张磊:听了刘文英的事迹,我深深敬佩她的勇敢。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我们接受这样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我们更多地关心自己未来的前途。我们忽略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利益,靠谁来保护?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刘文英的事迹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人民警察是当今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3月27日上午,本报与太原市公安局联合推出“追忆公安英烈”新闻访谈活动,深情缅怀太原市公安烈士们用青春和生命维护人民警察荣誉、尊严的英勇事迹。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李太平,太原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办公室主任常丹飞,太原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任爱民,太原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史水鸿,本报新闻部主任杜文毅,本报特稿部主任任冬梅。访谈过程中,烈士郭曾的生前战友王晓东、王国栋讲述了郭曾烈士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过程中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李希尧烈士的女儿李莉,则含泪讲述了自己眼中亲切、伟大的父亲;烈士张锡刚的生前战友杜晓峰,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大家了解了张锡刚烈士“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作风。


整个新闻访谈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访谈活动结束后,现场30多名太原市公安局优秀青年团员和本报十多名热心读者,纷纷要求发言,畅谈感受。

张宝明/图

公安英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