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故事>详细内容

警察故事

费兴耀:“百管部长”家管得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刚 发布时间:2007-12-29 21:42:52 浏览次数: 【字体:

“我这全国优秀警察的奖章,一多半是你妈的。”费兴耀对儿子说  陈扬

辖区里独居老人有困难,费兴耀总会主动上门照顾  陈扬

费兴耀喜欢收藏打火机。他说,打火机让他很放松  陈扬

休息天,很少做家务的费兴耀也给妻子打打下手  陈扬              

 
 
    本报记者  曹刚  文
    
    费兴耀,46岁,长宁公安分局新华路派出所民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劳动模范、“东方卫士”、上海首届十大“平安英雄”。
    
    工作之余,他酷爱打火机,十多年来收藏了各类打火机2000多个,却从不抽烟。
    
他家的“武器”,足够装备“海陆空”
    
    有个人收藏的“武器”能装备“海陆空”三军——你信吗?
    
    走进费兴耀家,不由你不信——书架上、大橱里、床底下,随处可见子弹、炮弹、手榴弹、卡宾枪、重机枪甚至航空母舰。这些“武器”其实全是打火机,是主人藏品的一小部分。
    
    更有好玩的——萨达姆玩偶手握冲锋枪,按动他的左手,右手的冲锋枪马上“喷火”;美国通缉恐怖分子的扑克牌问世不久,相同造型的打火机就摆上了费兴耀的床头;一颗桌球、一个盆景、一辆车模、一套微型红木家具,都暗藏机关,一碰就冒火。
    
    十多年前在城隍庙偶然看到一个手枪打火机后,费兴耀便如着了魔般,一发不可收拾。每到休息天,他便骑着“老坦克”,出门淘宝。他不抽烟,为啥酷爱打火机?他解释:“平时工作忙,蛮累的,玩打火机,我感到很放松。”
    
放弃出国“淘金”,扎根社区当片警
    
    当警察前,费兴耀是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的工人。小时候他想当兵,“经常梦见自己身穿军装,很威风”。
    
    1991年,上海向社会招聘民警,他报名,顺利收到录取通知。同时,赴新加坡工作的通知也来了。他选择当警察。“我想得很简单,出国‘淘金’虽然赚得多,但毕竟是暂时的,不是我的理想。”
    
    面试的日子,恰逢新婚。他已定好蜜月行程,如果改期,要损失100元订金。费兴耀当时的月工资才200多元,他心疼那笔钱,一度想放弃面试。但从“大世界”一路走到“大光明”……他掉转身,回旅行社调整了蜜月计划。
    
    理由是: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些。
    
居民们都讲,“小费”是阿拉自家人
    
    一头扎进社区,费兴耀当起了“百管部长”。张家阿婆煤气灶坏了,他帮忙联系修理;李家伯伯突发急病,他送去医院;王家阿姨儿子下岗、赵家爷叔住房纠纷,都会“拷”他,大家亲切地叫他“小费”。
    
    费兴耀向社区居民公开“拷机”和手机号码,24小时待命,随“拷”随到;他自己出钱组建社区夜间联防队;家境困难的居民用电,他掏电费……
    
    他有肾结石的老毛病,发作时痛得直打滚。实在挺不过去了,只能住院。消息传到社区,一个80岁的老奶奶,蹒跚着爬到医院6楼,非要看看小费;有居民四处打听治病土方;有的托外地亲戚找来独门草药;居民葛阿姨每天煎药送药,整整3个月,没有一天间断,风雨无阻。
    
妻子产房去过两回,儿子学校到过一次
    
    儿子费嘉文出生时,费兴耀不在妻子身边。后来,他抽空去了趟产房,第二回再去时,是接妻子出院。
    
    刚当民警时,费兴耀天天走访居民家。白天上班,晚上走访,儿子生病他也没空陪。费嘉文从小体弱多病,到小学毕业时,体重不足30公斤。儿子的家长会,费兴耀只去过一次,还是当特邀嘉宾演讲。
    
    去年,费兴耀十多年来第一次陪家人旅游。原计划出发那天,他突然接到新任务,只能让妻儿先走,自己推迟行程,赶去和他们会合。
    
    多年来,年迈的父母一直与费兴耀同住,更多的是在帮他,买菜、烧饭、带小孩。费兴耀晚上八九时回家吃饭,是惯例;吃两口又被电话“骚扰”出门,是常有的事。问二老对儿子有什么期望,两位“老宁波”摆摆手,乐呵呵地钻进厨房。没过多久,端出来两大碗热腾腾的宁波汤团。

费兴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