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维和警察第一人讲述在利比里亚特殊经历
一梭子弹差点要了他的命
一个警卫任务让他绷紧了神经
广西维和警察第一人讲述利比里亚特殊经历
在东帝汶维和,他患上夺命的“登革热”,但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在非洲面对匪徒迎面扫来的一梭子弹,他毫发无伤。在全国一百多万公安民警中,只有五六个人有他那样三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警察、出国维和的经历,在广西四万多公安民警中,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广西维和警察第一人。在历经一年的海外风云后,8月13日,他从非洲利比里亚回到南宁。这位幸运的中国警察就是广西区公安厅二十七处的文龙警官。8月14日,记者专访了文龙警官,他讲述了在非洲大陆的西海岸利比里亚鲜为人知的维和故事。
惊险:夜战武装歹徒
“在利比里亚,碰到武装抢劫分子是家常便饭的事。”文龙警官笑了笑,脸上透着刚毅无畏的神情。他开始向记者讲述在2006年8月份发生的惊险一幕。
由于长期的内战与叛乱,利比里亚整个国民经济都处于萧条时期,经济相当困难,社会治安也很紊乱,很多百姓手里都有枪,所以非法武装偷、抢案件频频发生。2006年8月2日,文龙警官从北京乘机起飞,经19小时的空中旅行到达利比里亚的首都———蒙罗维亚,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紧接着他就被分配到联合国联合特警执法巡逻队。
在第一个星期的一次夜巡时,巡逻队突然收到总部发来的紧急通报,称附近发生了一起武装抢劫案。文警官和另外一个来自约旦的维和警察马上赶赴现场,这时,几个贼胆包天的匪徒已经偷出了一台发电机,正在费力地搬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武器,当他们发现联合特警执法巡逻队赶来后,其中一名匪徒当即朝文龙警官等人迎面扫来一梭子弹,幸亏文警官反应迅速,立即卧倒,才躲过了一劫。在同伴的掩护下,他冷静地拿起话筒,马上向总部请求支援,最终将这伙歹徒绳之以法。
重任:给国家领导人当警卫
今年2月初,文龙警官所在的中国维和警察分队,接到我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的指示,说是国家领导人马上就要到达利比里亚进行友好访问,要求包括文警官在内的18个中国国际维和警察负责部分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是对国家领导人在利比里亚访问时所经路径进行部署。
文警官告诉记者,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都很兴奋,同时感觉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当时的利比里亚刚完成军警重建,基本上没有安全保卫人员,现场保安人员来自几十个国家,包括利比里亚特别安全局、国家警察、国安局、联利团防暴警察、民事警察、维和部队等等,光制服就有几十种,肤色各异,语言口音五花八门,如果不是在当地长期工作过,还真的分不清谁是谁。正因为如此,大使馆、中央警卫局先遣小组特别倚重经验丰富、熟悉情况的中国维和警察,要求警队派人在各重要活动场所担任联络员,协助观察控制现场。
面对挑战,维和警队担负起了安全保卫方面的重任,他们对国家领导人来访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到步步谨慎。文龙警官带领同伴迅速将工作做好了分配,一是在国家领导人出现的现场指派两名安保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二是制定了一份安保鉴定书,对具体的工作事项进行部署;三是处理情报信息。文警官还制定出了很详细的方案,并向我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提出许多相关建议。使馆人员对此很满意,并采纳了他提出的很多建议。“给国家领导人当警卫,还真是要绷紧一根弦才行啊!”文龙警官言语间透出一丝自豪。
凶险:战胜恶疾获新生
文龙警官在联合特警执法巡逻队巡逻期间,危险之一,来自三大疾病,当地有登革热、拉撒热、疟疾,这些都是可以致人死命的凶猛疾病。由于工作太紧张、太累,常常每天只能吃一餐饭,中午又没有休息时间,晚上一回到家,都会筋疲力尽地睡上一小时,才能爬起来做饭。半年来,文龙警官生了好几回病,还得了一次疟疾,所幸的是及时治好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