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忆述海地维和经历
![]() |
应家文和战友在哨位上。
![]() |
七月十日,广东惠州公安边防支队有关领导给应家文父母亲送上了慰问金。
中新网韶关7月11日电 题:粤北好男儿海地维和尽显中国军人风采
二00七年七月十日,广东惠州公安边防支队有关领导冒着酷暑来到粤北新丰县,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来到马头镇罗陂村,慰问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防暴队队员应家文的家属。
现年二十六岁、已有近六年军龄的士官应家文是今年四月中国向海地派出的第五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
一直看着应家文成长的惠州公安边防支队领导说:“这次选送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有几千名优秀的战士报名参加,竞争十分激烈。而应家文有一股韧劲,做什么事都特认真,且上进心强,在部队里参加了大专函授学习并取得了毕业证;他不但体能好,而且射击技术也十分过硬。经过严格的考验,他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一员。”
在惠州公安边防支队的帮助下,记者通过互联网采访了远在海地的应家文。听说是家乡广东的记者,应家文很高兴,详细地把在海地的情况娓娓道来。
应家文称,今年四月十二日,他们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营区,他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装甲车驾驶。他们的营区是一个废弃的房顶由铁皮搭建的大仓库,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艰险。室外气温经常在摄氏三十九度左右,而室内通风透气性能非常差,温度更是高达四十五度。队员们带着重达五十多斤的全身装备,站岗、巡逻、执勤不到几分钟便已汗流浃背,乘坐在闷热的装甲车里更是汗流如注。
海地社会治安形势不太好,常常都能听见枪声。刚开始时,应家文和战友们每天要值勤十二个小时、出警十多次。他们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与巴西维和部队到“太阳城”武装巡逻,在海地国家一号公路十五号定点查车。这两个地方都是海地最为危险的地方之一,常常有游行示威的人通过,打架斗殴几乎每天都有,还经常发生枪战和绑架杀人案件。
海地非常贫穷,根本见不到一幢像样的楼房,小巷的路狭窄而弯曲;海地的卫生条件也非常差,白天、晚上,蚊子几乎无处不在;防暴队员们的娱乐方式也非常少,有空的时候只能去跑跑步、看看书。电视只能收看到中央台的国际频道。跑步时,旁边还必须有人持枪警戒……
种种困难并没有难倒这些经过严格选拔的中国优秀军人。在海地,中国防暴队员们毫不畏惧地与巴西维和部队一起巡逻,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应家文深有感触地说,身处这种贫穷与动乱的国家,才真正切身的感受到和平与发展的珍贵,也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和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记者问应家文苦不苦时,他说:“到了海地自己就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不管多辛苦,都必须维护祖国的荣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