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案件报道>详细内容

案件报道

洛阳警方联合多省警方破获跨国电信诈骗案

来源:大河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10-31 07:51:25 浏览次数: 【字体:

 

 

核心提示丨10月29日下午,在洛阳龙门高铁站,13名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被洛阳警方从柬埔寨押解回来。这些诈骗嫌疑人在境外对我省群众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虚假投资和冒充公检法机关。据统计,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中,冒充公检法诈骗最多,约占10.8%。

  现场

  山东、河南等地民警赴柬埔寨抓获电信诈骗嫌疑人

  据了解,此次行动是洛阳警方首次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历时46天,行程2万余公里,抓获涉案人员41名,缴获电脑、手机、银行卡等一批涉案物品,共冻结涉案资金1500余万元。

  今年6月5日,洛阳市老城区发生一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涉案资金达34.6万元。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发现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有上千人之多,案值累计达1300余万,且该犯罪窝点位于柬埔寨境内。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等“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统一部署,9月初,公安部派员率山东、河南、广东、重庆等地公安民警组成的工作组赴柬埔寨开展案件侦办工作。10月5日,工作组与柬埔寨警方联合开展第一次集中抓捕行动,捣毁诈骗窝点11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4名。10月29日下午,13名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被押回洛阳。

  揭秘

  常见六类诈骗手法中,冒充公检法诈骗最多

  今年1月份,河南省公安厅发布电信诈骗大数据,根据梳理我省老百姓最常遇到的六类诈骗手法中,冒充公检法诈骗最多,约占10.8%。

  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负责人刘彦东,解释了这一诈骗手法。

  他说,诈骗分子利用事主害怕的心理,采用改号软件技术,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工作人员,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为保证事主资金安全或配合调查证明资金合法而洗脱罪名等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该类诈骗案件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作案方式多样,作案手法隐蔽;二是犯罪手段迷惑性强,涉案金额较高。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恐吓受害人涉嫌犯罪,并利用非法购买的公民信息伪造通缉令迷惑受害人。受害人一旦上钩就会被“吃干榨净”,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的案件并不鲜见。 □记者邵可强

洛阳警方 跨国电信诈骗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