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案件报道>详细内容

案件报道

高科技犯罪又出新花招 诱骗事主上钩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陈嘉 龚宣 发布时间:2005-09-06 10:31:37 浏览次数: 【字体:
   打着银行信用卡消费服务的幌子诈骗,偷换事主银行卡盗窃存款,利用网络技术破译邮箱密码盗取他人汇款……据8月25日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通报,近期该市警方破获系列重大团伙案,这些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的高智商犯罪,作案隐藏更深,作案手法更具欺骗性,不易被识破。

 “信用卡消费提示”盗走卡里的钱

  今年7月份以来,广州一些市民的手机收到内容为“您的××银行卡在××商场消费了××已成功,如有疑问请电020—××××××××”的短信息,这些短信息均以银行的名义发出,并留下咨询电话。

  7月17日,陈女士收到一条这样的手机短信后,觉得奇怪,自己的银行卡明明就在身上,根本没有消费呀,她拨通了短信息上的电话进行询问,对方说“经查询您的卡的确刚刚消费过,你的银行卡信息可能被盗用,请拨另外一个电话”。陈女士如是又拨通另外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银行林主任,你的银行卡被盗用了,需要尽快将卡锁起,以免被再次盗用。”陈女士来不及细想,拿着银行卡到银行柜员机,按照“林主任”所说的步骤进行操作“锁卡”。回到家中后,她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拿了存折去打本,这才发现卡上被转走了两万多元。

  警方侦查10多天,先后抓获五人,其中台湾人两名。这两名台湾人7月份来到广州后,雇了几名工仔,大量向外界发送手机短信,诱骗事主上钩,随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事主钱财。至8月13日,逃窜至上海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洪某终于落网。

  警方说,这类案件如果受骗的事主直接到开户银行去确认,骗术就会不攻自破。柜员机上偷换银行借记卡

  今年5月以来,广州市荔湾区连续发生了几宗单身女子在ATM柜员机存取款时,被人引开注意力,以偷换银行借记卡的手法盗窃卡内存款的案件。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刑警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撒网”,8月3日一举抓获四名现行作案嫌疑人。随后,专案组民警又在四名嫌疑人的住地缴获涉嫌被偷换的各种银行借记卡40多张。据初步交代,他们在广州市内疯狂作案30多宗,涉案金额达20多万元。

  这类案件,犯罪分子开着汽车在广州市内选择有柜员机的地方物色作案目标,发现有女事主单独一人在柜员机存取款时即围上去,通过拍事主手、其他案犯在后面阻碍其他人的视线,并乘机迅速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插入出卡口,让事主误以为是自己的银行卡已退出而持卡离去,然后修改事主银行卡密码并将事主卡内现金转入自己账户,随后到附近银行提走现款。网络破译密码窃取他人汇款

  今年5月份,广州市一公司与国外一客户谈成一笔生意,并商定对方汇款到后发货。6月10日,该公司将银行账号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国外的客户,几天过后见对方汇款一直未到,再与该客户沟通才知道,对方已将四万美元货款汇至广州市某银行,且货款已被提走。这才意识到有人窃取了自己的邮箱密码更改了汇款账号,公司马上向警方报案。

  8月11日夜,天河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在该市番禺区将一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存有赃款14.5万元的存折一本。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破译他人邮箱密码盗窃货款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此人大学毕业后兼职做单位的网管,常利用工作之便破译公司其他员工或公司外其他人员的邮箱密码,非法查看别人的信息。今年3月,他利用一张捡到的身份证在某银行开立了账户,到互联网上修改别人资料盗取钱财。6月,他在发现某公司与国外客户利用互联网洽谈生意后,遂从中做手脚,使得四万美元汇款存至自己的账号,得手后将其中大部分的钱财消费。

  上述几类案件,都反映了在现代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安全的脆弱性不容忽视,特别是网络的广泛应用,人防技防更不能停留在一句空话上。

银行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