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案件报道>详细内容

案件报道

利剑出鞘——常州警察第一次跨国追捕

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周逸敏 经政 发布时间:2009-02-10 11:09:18 浏览次数: 【字体:

 

 蛛丝马迹
        锁定逃匿行踪
    2000年11月11日深夜,非洲国家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一片寂静,在市中心的列宁街上也见不到几个行人。突然,一队莫桑比克警察包围了门牌号为37号的一幢小别墅,而停在路边的一辆轿车里,坐镇指挥的是三位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常州警官,他们是专程赶来抓捕一名潜逃到此的常州籍犯罪嫌疑人张俊良。
    别墅内灯光闪烁,人影晃动。张俊良的座车停放在院内。时任常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追捕组组长的沈树山,要求配合行动的我驻莫桑比克使馆的小张打电话找张俊良以确认张是否在家。
    “喂,谁呀?”是张俊良的声音。在门外守候的莫国首都第四警署警察得到我方指令后,立即用力敲门:“开门,开门!”室内有人迅速将窗帘拉下,刚才还人声嘈杂的别墅顿时鸦雀无声。
    “开门,我们是警察!”20分钟过去,终于有了动静,一个女声问:“什么事情?夜间开门要有搜查令!”又过了10分钟,门露出了一条缝,一个脑袋探出来,是张俊良!他大声嚷嚷,仍不肯让警察进门。第四警署副局长费尔南多当机立断,立即喊来第三警署警员,出具了搜查令,张俊良无奈地打开了大门。几个警察猛扑过去,一下按住了他,沈树山也从小车里冲出来擒住了张俊良。张俊良抬头一见呆若木鸡:“沈局,你也来了?”曾经担任过钟楼区公安局副局长的沈树山凛然一笑:“你就是逃到天边,也要把你抓回来!”
    常州警察第一次跨国追捕,就以这样的利剑出鞘划破夜空的凌厉一击,漂亮收官。
    而事情的开始却要追溯到1997年。当年5月初,常州人张俊良以常州金牛电子电讯厂的名义与金坛公墓办事处签订了联合兴建“茅山安乐园”的协议书,同年6月10日,省有关部门发文批复“同意金坛市公墓增设茅山安乐园”。该项目正式立项上马。但是张俊良在一期工程开工后,即在常州、苏州、上海、南京、湖州、南通等地成立了专门的销售代理点,采取伪造批文欺骗群众的手段,以非法传销的方式,自1997年5月到1998年7月间,共非法传销穴位48967个,销售金额达到1亿多元人民币,除掉一些开支后,1998年5月张俊良将7000万元余款席卷一空,潜逃国外。无数受骗群众十分愤怒,强烈要求司法机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精兵强将
        飞赴莫桑比克
    金坛和常州警方立即立案侦查,受命把犯罪嫌疑人抓拿归案。秘密侦查得知,张俊良已经逃往了莫桑比克共和国,化名张良,而且已成惊弓之鸟的张俊良,随时可能再次潜逃。
    “必须立即实施境外抓捕,不管张俊良逃到天涯海角,都决不能让他逃脱法律的惩罚!”自始至终在关心指导着追捕进展的市领导斩钉截铁地说。市公安局、金坛市和常州市有关领导多次赴京向公安部和外交部汇报,请求他们对抓捕犯罪嫌疑人给予支持和帮助。很快公安部经侦局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中国中心局向莫桑比克警方发出紧急协查通缉令,外交部领事司也向我驻莫桑比克共和国大使馆发出指令秘密调查张俊良在当地的具体情况,全力以赴协助常州警方追捕嫌犯。
    常州警方把张俊良的照片传真到我驻莫桑比克大使馆,信息很快反馈回来,根据他们将照片与嫌疑人的比对,再次确认了张俊良化名张良应是同一人,英文名:Chingling,任莫桑比克盈科国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持有柬埔寨护照,公司地址: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列宁街37号,电话:0025-82313373;张在莫桑比克的妻子史某,现年25岁,武进市潘家南宅人,持韩国护照赴莫桑比克。
    事不宜迟,常州警方在得到公安部、外交部的支持后,决定立即成立跨国追捕小组,由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沈树山任组长、金坛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朱建荣和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郭松元警官任组员的三人追捕小组,通过外交途径在合适的时机赴莫桑比克展开前期工作。
    这时,已有消息传来,由于莫桑比克还不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很难要求他们配合我们的行动,鉴于这种特殊情况,公安部和外交部商定追捕小组以经贸的名义出境,进行工作。
    2000年10月28日晚,一架波音客机从首都机场腾空而起,直刺夜空。

运筹帷幄
       夜擒诈骗疑犯
    11月1日,经过辗转5天的长途跋涉,追捕小组终于飞抵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追捕小组一到莫桑比克,来不及看一眼非洲的异国情调,直奔我驻莫桑比克大使馆。早已知道追捕小组使命的吴大使、武官和使馆办公室主任,立即与沈树山、朱建荣和郭松元一行研究抓捕方案。吴大使是一位资深外交官,也是一位“老非洲通”,对莫桑比克了如指掌。他说了这样几点:一、张良肯定就是张俊良;二、张在莫国但持有柬埔寨护照;三、在莫国近一年,任盈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但不做任何生意,花费较大;四、张在莫国有妻史某,在2000年生育一儿子,并在8月份回国一次;五、张目前仍在马普托,租用一幢二层别墅,有一辆汽车,很可能持有手枪。由此,沈树山心中的轮廓更加清晰了,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是通过使馆了解莫国警方对张的调查及措施情况,尽快给中国警方回应;二是进一步确认张目前的情况;三是做好内外保密工作,按照惯例不暴露追捕组成员的身份和有关情况,不以官方名义活动,由使馆出面与当地政府协调。随后,吴大使委派小张协助常州警方工作,他的任务是紧盯张俊良的行踪。
    机灵的小张雇了三个黑人,每天蹲守在张俊良的家门口,他的一举一动沈树山知道得清清楚楚:因为张俊良不会英语,每天就是去一趟菜场,回来就缩在家里不敢出门。出头露面的事都由史某挡在前面。
    其实这时他的日子已经很难过了:卷来的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逃到柬埔寨后,他觉得去公务和旅游的中国人很多,不安全,不久他就逃到了南非,在南非做生意,亏了好大一笔钱,又出了一次车祸,吓得胆战心惊,又逃到了莫桑比克,近期策划再次出逃,无奈囊中羞涩,光是租别墅每月就要花去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的钱,焦急地盼望着姐姐汇来钱款,好立即开溜。
         押解回国
        嫌犯受到严惩

    张俊良不会知道,姐姐的汇款永远也不会来了。而抓捕他的行动却悄无声息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1月3日,使馆同志拜访了莫国警方内务部,内务部官员客气地说,他们没有接到过国际刑警中心局的指令,这意味着已经难以从这条途径开展工作了。
    沈树山与吴大使商量,张俊良手中持有柬埔寨假护照,属非法移民进入莫国,能否从查假护照入手来抓获他呢?这是一条柳暗花明的路径。使馆向国内汇报请示后,外交部、公安部都同意这一方案。11月5日,使馆同志拜访了马普托第四警署副局长兼执行队长费尔南多,“帮助友好的中国兄弟,是我应该做的事。”费尔南多表示。
    11月6日,研究抓捕方案时,沈树山提出必须考虑时间的衔接,一旦抓获必须迅速撤离,而撤离的时间、路线都要合理、安全。抓获张俊良应该立即扣押他的柬埔寨护照,换上临时办的中国公民旅游护照。11月7日,工作全面展开,可选择的返回时间有两个:一是11月9日,莫国上午9点飞10点到南非的航班,从南非11点10分飞香港。这趟航班换乘机时间只有1小时,太仓促。二是11月12日,莫国上午6点30分飞,约8点到南非,下午1点30分飞香港,时间比较充足,最后确定此航班。
    经反复研究,大家决定把抓捕时间定在张临睡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张的反应时间,也为抓捕组留出简短的审讯教育时间。“张俊良有手枪,防止他反抗。”沈树山叮咛。
    11月11日晚9点,抓捕开始了,沈树山全面指挥抓捕行动。张的别墅地处沿街,外围均有2米高的铁栅栏,追捕组和使馆同志包围外围。马普托第四警署4名警察和2名便衣警察也悄悄进入早已察看好的位置,沈树山嘱咐他们如果发现张不在,切勿打草惊蛇,迅速撤出。小张开一辆面包车配合莫国警察行动,武官开一辆小车接应追捕组。而使馆办公室主任展开另一路工作,他凭着与机场的良好关系,已经衔接好,可以直达机场直接上飞机。大使坐镇使馆,以应不测。一切按照沈树山设定的方案进行。晚9时40分左右顺利抓获张俊良。现场审讯中,他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是只从他那里扣押到一辆丰田轿车和6000美金,其它基本上都给他挥霍一空,他表示不作任何顽抗,愿意配合追捕组,老老实实地回国。
    深夜,他妻子史某打听到了他的下落,找到沈树山要求见张一面,沈树山考虑到做好张的思想工作同意了这一要求。“你一个女人孤身一人还带一个8个月的孩子多么艰难,怎么在这里生活?我劝你还是尽快回国有个照应。”沈树山一番入情入理的话打动了她,她沉默不语。
    12日凌晨5点30分追捕组在使馆人员的陪同下护送机场,使馆把行程报告给了外交部和公安部。飞机迎着旭日飞向南非,又从南非飞向香港,13日下午1时30分安全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一场跨国追捕胜利凯旋。而张俊良也终于受到法律的严惩。
    半个月后,一个憔悴的女人回到了中国,她就是张俊良的妻子。
  

跨国追捕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