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作家>详细内容

警察作家

张策的公安影视剧创作

来源:中国第一公安文化 作者:罗劲松 朱法宪 发布时间:2006-12-29 21:29:13 浏览次数: 【字体:

    张策,男,1956年生,北京人,历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人、北京公安局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法宣处处长、北京公安局《金盾》杂志副主编、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特邀编剧。现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血色风筝》,报告文学集《爆炸事件》、《“弄潮儿”翻船记》,小说集《情隐恩怨》、《警察生活录》等。小说《女民警的坎坷经历》获全国首届金盾文学奖,报告文学《追寻两行犯罪足迹的跳跃镜头》和《法制在沉思:周志远现象》分别获第二、三届《十月》文学奖、《大潮下的沉浮》和《颠狂的书潮》分别获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三等奖及全国首届公安期刊优秀作品奖,小说《无悔追踪》获全国第二届公安期刊优秀作品奖。
    对于采访张策的动机和意义不妨听听与他合作过的导演们的心里话:尹力说:“他是一个最不像公安编剧的公安人,他以一种平和谦虚的心态从事着文学创作和本职工作。我导演的《无悔追踪》的原著就是张策,他写的公安题材电视剧剧本跳出了题材本身,把人物的内心和人与人之间矛盾心理刻画得最真实。”导演滕华说:“从我们俩合作的《危情时刻》可以看出张策的剧本没有那种不真实的浪漫,又不是特写实的白描。他经常靠自己扎实的文学基础把警察们经历的奇人奇事写得让你一口气看完剧本。”
    搞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张策和海岩算得上是这个圈内的两位大腕。最近张策又担任编剧推出了一部国内百集悬疑推理剧《警探雷鸣》。对于新作,张策显得很兴奋:国内公安题材电视剧可分二类,一类是纪实性,以前火了一阵,如《九 一八大案》;第二类是公安加言情,代表作是海岩的电视剧,如《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永不瞑目》、《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便衣警察》等。“但《警探雷鸣》和这些都不同,”张策兴奋地说,“它重点放在推理上,首开我国推理侦探剧的先河。100集以推理为主的电视剧,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
    《警探雷鸣》反映的是我公安战线上一批高智商警探,运用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依靠严密的推理和现代手段侦破高智商犯罪及表现其生活与情感的电视作品。“如果说我创作的《欲望阻击》是公安题材嫁接青春偶像剧,那么《警探雷鸣》这部推理剧想塑造的是一个和以前不同的形象、一个有现代法律意识的公安形象。”张策介绍说,“不过,这个公安形象没有原型,在他身上还有些超前意识。”谈到和港台推理剧的区别,张策说主要是本土化,取材主要是内地本身的案件。这样观众的认同感会强一些。《警探雷鸣》采用的是系列剧形式,每个故事两集。张策说,原来也担心是否不够吸引人、人物分析案情过多会不会冲淡故事性。不过,前20集拍完后,这种担心少了许多,信心长了不少。
张策 公安影视剧创作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