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原生态"刑警才真实 警察非常不易
年40岁的作家程琳,以其创作的24集电视剧《一针见血》而名声陡升。有着15年警界生涯的他,以一种难得的真诚直面文坛,4月末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程琳:非常刑警系列长篇小说》之《拘留》、《一针见血》、《香水》、《犯罪嫌疑人》四部作品。5月8日记者就他如何写出“原生态”刑警进行了采访。
记者:现在刑侦题材作品比比皆是,这些刑警形象一个个神情严峻、英勇无敌,但却让人觉得缺乏真实感。你笔下的刑警如何让人感到真实?
程琳:我所关注的是正邪较量中的智慧与惊心动魄,展示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们不是说“罪犯狠、流氓坏”吗,我就写警察比他们更“狠”更“坏”。流氓怕警察,就是因为警察比流氓更厉害!
记者:你让《一针见血》中的警察比流氓更“流氓”,《拘留》、《香水》、《犯罪嫌疑人》中也都是这样。把这种警察的“原生态”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什么根据吗?
程琳:我有根据,实际中的刑警确实只能是这样。人们对警察的理解并不是很多,其实警察生活在社会的阴暗面里,也比较复杂。我觉得警察非常不容易,因为他在人与鬼之间活动,免不了跟流氓打交道。特别是一线刑警,整天要接触流氓、地痞、犯罪嫌疑人,随着阅历的增长,警察也会越来越复杂,对付坏人的手段、套路谁都要有一套。为了工作,警察肯定要比坏人更狠才行。
记者:在生活中,刑警有没有害怕的事?程琳:当然有。为国为民,刑警们甚至可以用生命与罪犯一决高下。刑警手中都有枪,负担最大的恰恰就是手里的枪。公安部门有严格规定,枪一旦丢了,首先要把丢枪的刑警抓起来拘留。枪能找到,也会把你调离公安队伍;要是找不着,让坏人拿去枪响了,那责任就更大了。所以警察到哪儿去,最害怕的是枪出事,而且枪还不敢随便开。我在书中写的有些过了,差不多就要开几枪,其实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这样做的。
程琳最后对记者说:文学作品纪实不纪实并不重要,什么叫真实?可信就是真的,你信它就是真的,不信的话,真事也认为是假的。外国影视作品经常会写上“本剧纯属虚构”,但人们一看就是真的。我们有的作品虽然写上“这是真实的故事”,但怎么看都假。因此,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要把警察的真实生活全写出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